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方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国家法定假日为114天,工作人口休息时间较九十年代有显著增加,生活消费由传统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与此同时,消费方向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休闲成为了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之后的一种客观产物。国家政策对集中休闲的激励,刺激了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引导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休闲相关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休闲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进一步增加。
中国在经历了十年多“假日经济”发展,“假日消费”效应产生,人们休闲消费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消费行为趋于成熟和理性,各种五花八门的休闲方式悄然兴起,为休闲消费拓宽了选择面,也为休闲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咸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发展休闲产业的天然综合优势。地方政府确立了以旅游
为龙头带动咸宁经济发展的目标。近几年来,咸宁城市建设加快,休闲设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城市因休闲而充满活力。然而在咸宁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升咸宁休闲产业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
咸宁素有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苎麻之乡的美誉,发展休闲产业具有天然优势。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气候宜人,适于休闲娱乐。咸宁也是一座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52.3%的森林覆盖率造就“天然氧吧”,知名的旅游景区有九宫山、陆水湖、三国古赤壁战场、太乙洞、隐水洞、星星竹海、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特别是丰富的硫磺温泉资源名扬全国,咸宁已基本形成“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温、洞奇”的风景格局。碧桂园、三江航天、中旅集团、华彬集团等大型企业在旅游业的投资将进一步促进咸宁休闲产业的发展。
作为湖北南大门的咸宁处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地,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是武汉“8+1”城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境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6和107国道、城际铁路穿市而过,武汉到咸宁仅需15分钟,广州到咸宁也只需3小时左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给咸宁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咸宁的休闲产业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客源,促进休闲产业的顺利发展。
咸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商代青铜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赤壁三国文化、通山闯王文化、咸宁北伐文化、向阳湖文化、九宫佛道文化、明清古民居文化等历史文化名扬海外,温泉旅游文化、山水桂竹文化、地方戏曲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休闲产业的发展平添了人文内涵。
根据休闲产业结构来看,咸宁休闲产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研究部门对于时尚休闲经济热点不敏感,缺乏休闲产业理论和政策上的关注与研究。休闲观念陈旧化、庸俗化,认为休闲只是旅游观光、消遣娱乐、购物闲逛,没有将休闲同大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更看不到现代休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大众素养的提高。因此,不论是休闲生产还是服务,都没有打开新思路,缺乏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休闲产业教育几乎是空白,缺乏休闲服务人才的培育。
地方部门和机构对于新型休闲产业发展需求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陈旧的观念还在认为休闲就是旅游、娱乐、购物,对于“假日经济”重视过度,节假日的集中出游与购物消费,短期满足经营者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却忽视长远发展休闲产业经济的需要,这些情形都不利于休闲产业的形成与良性发展。
休闲产业是产业链式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产业环节,比如:酒店、餐饮、娱乐、医疗、交通、旅游、商业、文化艺术等各产业部门必须协同发展,休闲产业才能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逐步上升,人们的消费意识也逐步趋于理性化,很多人不随意花钱,发展休闲经济迫切需要休闲产业链的系统建设。休闲产业的技术开发力量薄弱,新产品研发能力弱,消费者选择范围狭窄,而且从业人员大多素质较低,使得“朝阳产业,缺乏活力”。休闲产业链的缺失成将为制约休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咸宁的休闲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没有打造独立的休闲品牌。作为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来说,咸宁位于“8+1”城市圈后花园,交通便利,与孝感、黄冈等地同处城市圈内,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人们可以在这些城市旅游过程中欣赏到相似的风景,咸宁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人文景观不多,单一的温泉旅游都能在其他城市找到替代品。旅游产业特色不鲜明根本在于咸宁旅游还没有将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休闲产业没有达到集中、深度开发,休闲项目过于趋同,休闲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这将严重制约咸宁休闲城市的打造。
休闲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和调配,还是单打独斗的格局,地方政府没有统一规划管理,不利于长远发展。虽为旅游城市但缺乏具有规模、地方特色的餐饮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地方艺术品一条街。虽然现在正在改造修复一些仿古建筑和特色景点,重点打造了南川水库、刘家桥等一些近代民居特色的景点,面对日益增长的休闲文化需要,这些建设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也仅于停留在技能层面,缺乏对休闲项目投资与经营方向人才的培养,休闲产业的发展缺乏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针对休闲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身发展的要求,应着力从几方面着手,提升咸宁休闲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集群是一组相互关联或地域靠近的公司,同处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具有共同性或互补性而联结在一起,休闲产业集群围绕旅游资源而形成联合体,是今后咸宁休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资源组织角度看,休闲产业集群主要是从扩大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发挥其竞争优势,其扩大需求的方式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以同业竞争,减少行业垄断。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提供相同类似产品和服务,避免垄断弊端的滋生。其次,满足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多层次需求,形成休闲产业链全面系统发展,使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全方位的满足。最后,休闲产业以丰富的特色个性化产品吸引消费者。在倡导个性和多元化的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常规的观光旅游活动,转向追求个性体验的旅游,因此,休闲产业集群也要突出地域生态休闲特色,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需求。
我国休闲文化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关于休闲产业研究理论体系尚不成熟,理论与实践应用联系较少。咸宁应从地方实情出发,引进休闲管理、服务等专业人才,强化人才储备。把休闲产业专业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纳入政府人才培养规划,组织建立休闲服务培训相关的教育机构,提高休闲服务人员素质,注重休闲文化理念的传播。倡导本地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技术学校设立休闲产业相关专业,培养休闲产业人才,为咸宁的休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休闲产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培育。咸宁市政府应当将休闲产业建设纳入政府长期工作计划中,对休闲产业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中心辐射、轴线扩展,优化组合,以休闲市场为导向,遵循整体性、协调性、特色性的整合原则开展休闲资源整合战略。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投资监管,给予项目审批、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促进休闲产业的迅速、有序、良性发展。政府还应加大外部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对公园、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休闲产业服务质量。
社会经济发达,人们休闲时间增多,休闲经济即将来临之际,发展城市休闲产业具有长远的眼光。现阶段咸宁发展休闲产业应当扬长避短,避免产业的趋同化,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基于旅游休闲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行产业调整,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也应当推出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和推动休闲产业发展,完善休闲产业链建设。
[1]吴相利.关于休闲城市建设的五点基本认识[N].华东旅游报,2007-6-5.
[2]姜春红.国外休闲经济对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启示[J].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3]马野.跨学科对话:休闲·福祉·和谐——国际休闲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暨2009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年会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4]刘滨,周帅.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集群[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5]王 佩 良,张 茜.长沙休闲产业发展战略[J].文史博览(理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