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波
(西安市青少年宫)
服务成长: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宫的发展方向
◆杨清波
(西安市青少年宫)
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也必然要求青少年宫加快发展、加速改革。在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中,呼唤青少年宫及时改革并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转型 青少年宫 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传统的青少年宫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泛文化时期来到了,青少年成长的多向性需求对我们教育内容单一性状态的挑战;二是全方位信息空间形成了,青少年选择的多变性对我们教育方式固化性状态的挑战;三是多能型人才求需出现了,青少年成才的复合性对我们育才评价的片面性的挑战。
在青少年成长的需求中,呼唤青少年宫及时改革并发挥更大作用。青少年文化品质养成和文化产品消费中主体文化精神的弱化趋势,需要青少年宫发挥强化作用;青少年文化活动自主行为方式的出现,需要青少年宫予以适时服务;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需要青少年宫的有力帮助。
应社会发展之需,青少年成长之求,青少年宫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在更新育人观念(培养高尚情操、突出非智力因素)方面、在创新育才方式(加强科技教育、强化文化精神)方面、在开放经营模式(搭建活动平台、开发文化产品)方面、在强化服务能力(研讨教育科学、提升师资水平)方面下功夫,以服务青少年成长为核心,再塑青少年宫的新形象。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态,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也随之发展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状态和人才培养方式等现实文化形态及深层文化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因而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我们青少年宫这样的社会教育事业,在建国后的六十年中有长足的发展,在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目前,我们如何应时代的要求,继续发挥作用并且超越自我,则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值得我们予以严重关注和认真讨论。
首先,主题文化时代渐行渐远,泛文化时代扑面而来。我们曾经的时代,都是具有着鲜明时代主题的,且均以政治主题为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不同形态、多种理念并存共生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所以目前既是和谐稳定的、又是富于变化的。青少年群体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成长,也相对失去了往日所依赖的社会主题的共同性和持续性,进入了多种选择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状态。青少年关注的社会热点多向化了,不再是单一的政治主题,更多地投向了金融经济、实用技术、处世经验等;青少年文化活动的方式多样化了,组织行为、自组织行为、兴趣族群、网络交流、追星赶潮等丰富多采;青少年所涉及的文化内容也多元化了,政治学、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宗教学、空间科学等和传统的文化学、文艺学、工程学相伴共存;青少年所处的文化氛围多变化了,尤其文化产业化的成熟,使生活的视角波动、逆向型变化更为多姿,信息海量潮涌是前所未有的。因而,这是一个需要分析思考才能认真把握的文化场。青少年成才的多向性需求已经成为现实,同时青少年群体的包容力和适应性又在形成过程中,急需帮助。而我们青少年宫的对青少年的教育内容却没有改变,仍然在单一地培养兴趣特长、间歇性地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这种多向性需求,向我们的单一性便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其次,媒体科技发展愈烈愈强,全方位信息时代浮出水面。我们以前成长所需的文化知识技能的信息源基本依赖课堂、老师的传授,还有就是漫长生活中的阅历。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信息媒体空前发达,已然形成了立体化、即时化的状态。全方位媒体空间,尤其是电视、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青少年成长所需的文化信息已经更多地来自于生活环境,甚或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与教师同时获得,课堂、老师的主导作用迅速弱化,他们主动选择越来越强,多变性越来越突出。在文化生活中,青少年原来的依赖组织参与转化成了现在的自主自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精心运作的效果,常常不抵社会上各类文化的营销影响;社会主流媒体(政府、学校)的文化精神宣传,常常不抵“超女、快男”的轰动效应的冲击。因而,这是一个具有抵制诱惑的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判断力的信息场,而青少年则恰恰处在形成世界观和人生标准理念的时期,容易盲从。而我们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依然保持着以教师为主、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状态,这种固化性的方式在青少年尚需及时引导的人格成熟过程中,就显得苍白无力。这种矛盾,就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再次,传统育才理念脱离现实,多能型人才概念呼之欲出。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持续稳定和缓慢的过程,而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现实则刻不容缓地呼唤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构成的专门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各类行业的发展和迅疾升级,又使合格人才成为断档的紧俏品。各个行业因不合格冗员的过剩而发愁,又为缺乏合格人才而焦虑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个矛盾,便直接导致了各种快速培养人才的方式产生,并同时衍生了即时实用性的人才理念。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懂外语、会开车、能用电脑”为现代人才标准。随后,又出现了“懂几国语言、能上互联网、需要亲和力”等人才标准,目前再加之创新能力的砝码。显而易见,一个复合型的人才理念逐渐清晰。我们已经认识到,做为一个当前和未来社会中的生存的自然人,要能立稳脚跟,发展事业、创造财富,所需要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现教育机构的培养能力。我们还看到,在当下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无法拥有融洽的人际关际,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面对逆境、攻克难关,没有足够的知识就不能创业理财,没有符合理想职业需求的技能就不能正常就业,没有抗击风险的胆魄就无法给自己创造有尊严感的业绩,这是一个多能型人才的现实。而我们的校内外教育机构,包括青少年宫还在用单一的知识标尺和单项的专业水平来培养青少年,这就是人才理念和教育模式片面性带来的窘境。所以,如何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成为我们正在摸索走出片面人才模式的重大挑战。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严谨的命题,假以时日方有作为。而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又刻不容缓,尤其青少年文化价值取向的水平的提升、文化参与行为方式的变化、面临成长逆境所产生的问题,又集中地呈现了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而这些问题,更多地表现在社会上而并非校园内,所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责任便尤为重要。
首先,青少年文化消费中,因文化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主体文化精神的弱化,也就是应有的审美高度和文化精神水平的模糊。市场经济的成熟,大量催生了商业文化行为,以追逐经济效益的营销,产生了大量的眼球经济,导致了快感文化和物欲文化。这必然使青少年在享受刺激的同时接受了背离人的本质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从而缺失了高尚的审美情操的养成。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映在媒体中如电视事业的全方位出击则是以收视率为标准(产业化行为),其深层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标准,却是迎合了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娱乐口味,这也必然使青少年在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低级趣味、甚至腐朽文化的观念。经济社会中,还有大量迅速暴富的故事的渲染,鼓动了青少年浮躁空想的情绪,从而对踏实做事、诚实为人的优秀文化精神产生质疑。面对诸多现象,必须有社会教育机构和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坚持始终地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高尚审美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明辨是非的主导力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对社会文化而言,我们坚持主流文化——倡导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达到真正的民族复兴(这个复兴不是经济实力的复兴,而是人文精神的复兴);对青少年而言,就是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这是一个泛文化时代的新的青少年文化运动。这方面的工作,非青少年宫这样的社会文化教育场所莫属。
其二,青少年们的自组织行为,常常自在不成熟的自我操作之中,其中所需的生活经验、基本技能、安全意识,他们都是相对幼稚的,提供专业性、保障性的服务,则是青少年宫这样的专门机构所长,也是本职所在。因而,面对这种自发、自主、自选、自为、自理的自组织,面对各种兴趣族群、驴友、网友的活动,青少年宫不应该隔岸观火,理应负起责任,为他们提供适时恰当的服务,让他们在自选、自为的活动中,得到人生的历炼,成为现时代的合格人才。
其三,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震荡,青少年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无法克服的困难,尤其是心理问题,值得我们严重关注并热心帮助。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心理成熟规律告诉我们,关于成长的困惑和问题从来都是必然发生的。但是,当社会发展速度超乎青少年心智成熟速度时候,问题就尤为严重了。我们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迅速进入百姓生活之中,首先受到冲击而出现问题的便是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导致了无数个家长头疼和家庭矛盾;因为教育升学体制的程序化,导致出了成长的负面效应,那就是青少年的厌学症,书包太重、作业太多、压力太大,已不是少数人的唉叹;因为父母离异、家庭破裂,青少年无助地承受着无奈的孤独,出现了难以排遣和消除的抑郁症;受电视剧的情爱情节影响,好奇而摹仿的心理促使小小年龄便“早熟”,早恋故事在校园内层出不穷;还有令更多孩子们心悸、不能正常上学的校园暴力,敲诈勒索、群架群殴,甚至还有凶杀、自杀等极端事件;还有家长们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老人们的陪伴下,性格变得木讷寡言、胆怯懦弱、乖张暴戾等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这一切关于成长的问题,都急需社会能够提供一个专业性职业化的帮助和服务。这目前还是一种缺失。青少年宫是一个政府设办的公益性青少年成长服务机构,提供持久的、专业的帮助,则是一个重要而全新的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使青少年宫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基本模式受到了挑战,青少年的成长现实需求,更将这个挑战推到风口浪尖。青少年宫这样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场所,虽然随着时代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过突破自我的偿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尚未走出传统的格局,不能满足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工作理念,全方位地重新审视自身现状,谋求创新发展,再塑青少年宫的辉煌。
首先,我们要更新育人观念,在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和强化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青少年宫的育人观念,曾经历了“三好学生”、“四有新人”、“四好少年”等不同时期的不同模式,大多尚在政治主题指导下而为之。目前以及未来,弘扬主流文化精神,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水平和人文情怀这样的主导文化,依然是我们育人的基本核心,在继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现代人素质教育的品质教育的理念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一是要坚持智商与情商并举的人才理念,把优秀的道德品德、正确的生态意识、扎实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体能胆魄的人才素质,成为更新观念的基本内容;二是要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成长意识,健全的心智与强壮的体格、勇敢的胆魄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因素,唯其如此,才有完整的人格;三是要坚持培养精英(优秀生)与帮助弱势群体并举的教育理念,关注帮助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普世地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服务。从而,彻底改变片面人才理念指导下的培养培训模式,创建综合性地、多样式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超越自我。
其二,我们要改革育才方式,在加强科技教育和文化精神上下功夫。新的时代是科技信息时代,科学思维、科技意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是未来社会中合格人才必须的基本素质。在青少年宫,提到科技,大多会想到传统的“三模一电”,显然这里说的不是这样的具体技术。我们应时代的需求,改革育才方式,主要是为了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来满足培育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需求。一是改变对科技的理解,我们以前更多的是让孩子学技术,那是从培育孩子能力的角度出发,现在更要为培养科学精神而创造技术环境。计算机的创新思维大赛活动,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对思维、意识的开发与操作技术相统一,让计算机还原本质成为培养心智的工具;二是加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怀与帮助,遵循心理学规律青少年进行针对性帮助服务,很多宫已经取得了很好成绩,似乎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服务深度和辐射面;三是加大对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养成的环境、条件、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已经被社会上的拓展训练营搞滥了的素质训练,需要更进一步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偿试;四是要有用文化精神来引导文化活动,我们之前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常常只具备文化形式而缺乏文化内涵,各类文化活动的文化内涵或只有一个,那就是竞争(各类活动多数都是在比赛),文化精神的审美评价、人文关怀都是非常值得强化的重要因素。
其三,我们要开放经营模式,在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和开发文化产品上下功夫。青少年的文化活动,在传统意义上,给予青少年才艺养成励志磨炼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目前社会文化态势和未来文化趋势中,这样的作用会越来越难以发挥了。主要因为:一是我们的指导教师是有限的,只能提供我们已有的、已懂的有限的服务,而青少年成长需求所涉及的范围和数量是近乎无限的;二是我们的场所也是有限的,无法随时满足青少年对丰富多彩的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我们要转变思维,改主导为服务。与其不断地扩充人员或场地,还不如让青少年自己来做主,我们搭建青少年文化活动平台,让青少年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甘为人梯、乐于服务。同时,用开放的方式,吸引各类青少年自组织、兴趣族群参予,和他们共同开发新的青少年喜爱的文化产品,体验文化实践并营建新型的文化活动模式。这样,我们对各类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就能给予帮助和服务,让青少年宫真正成为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热点文化、焦点文化的聚发地。
其四,我们要强化服务能力,在研讨教育科学、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上下功夫。面对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和富于变化的文化行为,目前青少年宫的社会教育服务能力显然是不足的。我们首先要坚持教育科学的研究,创新发展更为开放的工作模式,现在已有流动少年宫、空中少年宫、校内外互联互动的多种工作模式,还需在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新的技术工具支持形成更为广泛的服务体系。同时,我们还要着力改革自身的用人机制,建立师资人员轮流轮训、升级评价体系、克服现行机制中人才难以吸纳、难以流动的问题,使我们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支持下保证强大持续的服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也必然要求青少年宫加快发展、加速改革。在新的时代中,我们青少年宫人坚持服务青少年成长为发展基点,转变理念,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必然能超越自我、与青少年共成长,取得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