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庆,郑全军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系,海南琼海 5714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实施案例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一组案例提供高度拟真的情景,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管理教育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如今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各类组织中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是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从管理内容上、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的有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科学。因此,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只有把管理理论同具体的管理实践(管理案例)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符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也符合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实践创造者[2]。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不加思考地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具体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典型的管理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的管理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环境,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看法,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强调学员的积极参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及思维的创造性。具体而言,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从一个典型案例中,引申出许多与案例相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管理案例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面对和解决案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具有创新思维,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路。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广泛交流与讨论,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由于“管理学”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授抽象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消极厌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从而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手段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由发挥,通过案例引入,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实施案例教学,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水平
在“管理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大多是一个演讲者,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教师的主要任务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案例,课中要做到有效引导和分析总结。对于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教育教学经验,教师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而从事“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没有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马克思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认识”的过程。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教学和科研互相促进,不仅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使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发挥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案例教学的“导演”,在案例教学中起引导作用,要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参与广泛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案例剖析,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如案例《该由谁骑驴》:父子俩进城赶集,他们准备骑着驴去。父亲先骑着驴,儿子牵着驴走。一位当了母亲的女子看见了便说:“这个当父亲的真狠心,自己骑驴,却让儿子在地上走。”父亲一听这话,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驴,他牵着驴走。没走多远,又碰见一位和尚,和尚责怪道:“这个当儿子的真不孝顺,老爹年纪大了,不让老爹骑驴,自己却骑着驴。”儿子一听,心中惭愧,连忙让父亲也上来。俩人共同骑驴往前走。结果,走了不远,碰到了一个外国人,这位外国人责怪他们虐待动物![3]13问题:1)到底该由谁骑驴?2)故事对你有何启发?学生读了这则故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导演”的教师引导学生:父子俩骑驴的目的是什么?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进城赶集。既然目的是进城赶集,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去、怎么去看来并不重要,到达目的地才是最重要的。经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自己的计划、主见,对待别人的意见,要用心思考、分析,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经过这样的引导,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传统教学法主要侧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与学习,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应用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在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学习,我们应该使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
如在讲授“管理环境”这一概念时,首先向学生简单讲述管理环境的定义,为了帮助学生对管理环境的理解与掌握,选取一个典型案例《所长无用》: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们说:“你们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你们的长处在越国无用武之地。”[3]7问题:根据所学管理环境理论,思考一下环境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所学管理环境的理论,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理解环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具体的典型案例展开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作铺垫,案例分析与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
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声音、图像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挑选好管理案例之后,可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相关案例的视频材料在课件上播放,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5]。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比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如在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诺基亚“人性化”管理的案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感性认识,在电子课件上插播关于诺基亚“人性化”管理的相关视频,通过课件的展示和视频的播放,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及管理方法,增强学生对“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理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6]。
案例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无疑大大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课堂的效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听课更积极,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显著。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管理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发挥引导作用,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的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以保证案例教学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武亚军,孙轶.中国情境下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1):12-25.
[2]王竹园.管理学科课堂中案例教学法探析[J].管理观察,2011(437):2-13.
[3]史忠健.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余凯成.管理案例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3-19.
[5]关辉.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0(5):73-77.
[6]顾静.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0(1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