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 张乐 李海芹
今年以来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让全社会以一种最直接而深刻的方式感受到了环境与经济的尖锐矛盾,减排与治污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需求。作为连接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的纽带,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已成为社会监督企业环境活动、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和工具。
国内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相关研究,从社会责任、组织合法性、信息经济学、经济后果这四个视角进行综述。之后,分析了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并通过与国外研究相对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我国深入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的研究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本文尝试从社会责任、信息经济学、组织合法性、经济后果四个视角对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企业-人道主义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卡认为企业应该负责任地创造财富,并使之造福于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对股东负有责任。因此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现代企业必须要承担起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
Bowen于上世纪50年代最先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在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应当包含对环境的责任,这点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如:社会责任层级理论、企业公民理论中都有所涉及。真正将社会责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是源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提出。美国会计学家戴维(1968)在《社会经济会计》一文,首次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重要分支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在早期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中并没有单独提及,只是将环境问题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学者的研究兴趣明显转向了环境会计方面。有研究者将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两者统称为“社会责任与环境会计”(如Owen2000, Guthrie2008)。环境会计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传统会计的目标产生了质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会计围绕会计目标形成了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Gray在20世纪80~90年代里用一系列的研究阐明了一个观点:环境会计的目标应该是受托责任。环境会计研究者Lehman(1995)认为现实情况是决策有用性几乎包含了受托责任,会计抛弃了道德责任,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完全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基础的决策有用观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众多学者开始从受托责任的思想和理论出发来研究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Gray(1992)分析了受托责任观背后的两个目的:一是建立更紧密的社会关系并将权力交回大众,二是增加组织的透明度,使得更多组织内部的东西变得可以看得见,也有更多的方式可以看得见。Lehman(1995)也指出会计报告实际是传递建立受托责任关系的信息,环境报告是满足受托责任关系的根本所在,它改变了公司的观念。从决策有用观向受托责任观转变的实质是股东利益至上向相关者利益至上的转变。U llmann ( 1985)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解释上, 他认为公开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提供了一个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的基础。“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观”概念的提出(Fraser,Brown2006),则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责任理论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应对社会所赋予它的财务、人力、社会等资源负有受托责任。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通过要求企业披露信息来保证其不滥用职权,侵犯他们的利益。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所针对的信息使用者即公司负有环境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合法性理论建立在“社会契约”概念之上,根据社会契约理论,公司和社会之间存在一个“社会契约”。社会赋予公司法律地位、拥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以及雇佣劳动力等权利,公司通过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向社会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并向外部环境排放废弃物。当社会认为公司的经营模式不可接受、“不合法”时,公司的生存将受到威胁。合法性被认为是公司赖以生存的一种“资源”,也是公司能够影响或控制的资源。为了确保这种资源的持续供应,公司需要对外披露企业环境信息,从而为公司的“合法性”辩护。根据合法性理论,企业试图体现出社会对它们的期望( Dowling&Pfeffer,1975;Patten,2000) ,即企业希望通过披露环境信息,让公众认为它的活动是合法的,以减轻企业的公共压力。合法性理论是学者们探索公司社会环境报告理论的最普遍的途径( Deegan et al.2000,) ,Patten&Cho Chang(2007)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合法性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公司在社会政治环境中所承受公共压力的一个函数。
从合法性理论出发,国内外学者更多的是从公共压力方面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由于企业的组织合法性是被公共政策领域所监控而不是市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更多地和公共压力变量相联系(Patten,1992 )。公共压力主要来自环境事故的发生、相关监管规定的出台以及媒体的监督报道三个方面。Walden和Schwarz (1997) 以 1989 年阿拉斯加石油泄漏事件中相关重污染行业的5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共压力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环境信息披露显著增加。他们认为,环境信息披露是因时、因事而定,并且是公司为了应对公共压力而进行的一种自利行为。Frost(2007)发现,澳大利亚1988年公司法中与环境有关的强制报告指引出台后,澳大利亚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数量明显增加,信息的质量也明显提高。Rown&Deegan(1998)对澳大利亚企业的研究发现,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程度明显与媒体关注度有关,并且企业正面的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与负面的媒体报道较多有关;Aerts&Cormier(2007)的研究证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与环境有关的媒体报道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的经济学。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它会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使得委托代理关系效率低下。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近年来随着环境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开始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些学者依据信息经济学的自愿披露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环境表现之间的关系。自愿披露理论认为,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环境表现好的企业出于经济目的,会通过披露环境信息向外部传递其环境表现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多个学者的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Verrecchia(1983)和Dye(1985)通过研究发现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具有“好消息”的企业有动力披露信息,从而将自己与具有“坏消息”的企业相区分。Bebbington(1999)对丹麦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义务使环境和公司均大大受益。P.M.Clarkson等(2008)以美国5个污染最严重的行业的191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绩效表现好的企业被假定利用客观的和“硬”的计量信息揭示其环境表现,这些信息很难为业绩差的企业所模仿。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硬”披露还是“软”披露,与企业环境绩效间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自愿性信息披露不等于信息披露的随意性。除了从总体上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还从印象管理理论的角度,研究不同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质量。印象管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Leary &Kowalski( 1990) 认为印象管理是指人们用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形象的过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印象管理成为可能。Schlenker(1990)的实验结果表明,信息披露中的大篇幅语言陈述为公司经营者进行印象管理提供了空间。Patten( 1992) 选择了显著性、量化性和时间性 三个质量维度评判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质量。企业更愿意披露一些正面的、非货币性的信息,而对于负面信息和货币信息则较少披露。Dee&Alciatore (2006)等发现美国公司对环境负债的披露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企业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
经济后果一词最先由Stephen Zeff于1978年在《经济后果的产生》一文中提出,Zeff将经济后果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和债权人的决策制定行为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和对投资者决策价值的影响。
在传统的企业信息披露与企业资本成本关系的研究中,主要关注财务信息披露的作用,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披露环境及社会责任信息,研究者对有关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与资本成本的关系开始产生兴趣。Cornell和Shapiro (1987)简单地论述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资本成本的机制,认为社会责任信息(包含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消除投资者产生市场恐惧的疑虑,避免因风险溢价的提高而导致更高的融资成本。Richardson (1999)认为,环境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投资者对企业预期现金流量不确定的评估,可以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从理论上讲,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可以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投资者的预测风险,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然而实证研究的结论与理论不完全相一致。Richardson和welker(2001)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包含环境信息) 水平与资本成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larkson 等(2010)考察了235 家向美国环境保护部报告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污染行业企业,在加入了企业环境表现后,他们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Frédérique DÉJEAN(2008)以法国SBF1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环境披露不能明显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而Plumlee等(2009)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越低。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面临财务风险,还面临着环境风险。理性的投资者在投资时会考虑环境风险因素,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Milne & Chane(1999)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被调查者中有一小部分因为社会和环境披露而改变了其投资决策。Claus Holm & Pall Rikhardsson(2008)通过进行试验考察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投资期限以及投资者的经验水平会影响投资决策,但环境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更加明显。
除了从以上四个视角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研究,部分学者还探讨了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如:Weidman( 2002) 根据Ajzen ( 1991) 的计划行为理论,采用应用决策模型,从个体决策者的角度研究产生和披露环境负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报告和披露环境负债的目的明显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Romi ( 2010)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28个不同国家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差异程度,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国家的财政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相关,而法律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无关。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1992年葛家澍教授和李若山教授发表《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以来,我国即有一大批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相继涉足环境会计领域进行开拓和研究。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动因和经济后果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披露模式。如:在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朱学义(1999)认为,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耿建新、刘长翠(2003)认为,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括环保引发的成本费用、与环境有关的收益以及环境负债。在披露模式上,肖序(2003)建议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表作为三张主表的附表,一并对外披露。许家林、蔡传里(2004)认为独立环境会计报告包括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损益表、环境成本费用明细表、环境污染报告、环境绩效报告和企业年度环境保护计划等。蔡海静、汪祥耀等(2011)则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整合报告的创意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和层次分析的方法,构建整合了财务、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的FESG 四维报告。对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动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如:沈洪涛等(2012)通过对206 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09 年度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媒体对其环境表现报道以及当地政府对环境信息公开监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报道的倾向性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当地政府部门对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增强舆论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唐国平(2011)以我国深沪市A股中的湖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心、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投资者信息微弱正相关,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水平越高,投资者的市场信息越强;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价值微弱正相关,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近年来,部分研究还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如:汤亚莉等(2006)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企业规模与经营绩效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李晚金等(2008)研究了财务杠杆、公司治理状况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国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多从企业自身出发,没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等考虑在内。其次,我国还未形成统一的环境绩效指标,阻碍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环境绩效关系的研究。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差异,并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提出未来几点研究方向:
(1)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应用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中。(2)探索适合我国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以便更加系统规范的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环境绩效之间的关系。(3)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整合报告委员会试图推动全球建立统一的整合报告框架,“整合报告”旨在将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信息加以整合,集中反映在一张综合报告中,以提高企业报告的有用性并能够满足新兴的、可持续的、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国内部分学者也做了初步的探索,因此从整合报告视角出发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将会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1]沈洪涛,冯杰.舆论监督、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
[2]沈洪涛,刘江宏.国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动因和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Vol.20No.3.
[3]孟晓俊,肖作平,曲佳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的互动关系——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一个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10(9).
[4]唐国平,李龙会.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信心与公司价值——来自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6).
[5]蔡海静,汪祥耀,许慧.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整合报告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6]汤亚莉,陈自力,刘星,李文红.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27).
[7]李晚金,匡小兰,龚光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市201 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Vol.29 No.153.
[8]沈洪涛,苏亮德.企业信息披露中的模仿行为研究—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2,Vol.15 No.3.
[9]LehmanG, A legitimate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6(5):393—412, 1995.
[10]Brown J, Fraser M,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i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ual landscape.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15(2):103—117, 2006.
[11]Peter M.Clarkson, 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An empirical analysi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33:303—327, 2008.
[12]Kothari S P,Shu S,Wysocki,P D, Do Managers Withhold Bad Ne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241 -276, 2009.
[13]Cornell and Shapir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16:5-14, 1987.
[14]Richardson, Welker, Hutchinson, Managing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1 (1):17~43,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