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

2012-08-15 00:49天津财经大学李厚学
中国商论 2012年36期
关键词:资本化公允盈余

天津财经大学 李厚学

北京交通大学 王春晓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

天津财经大学 李厚学

北京交通大学 王春晓

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对旧准则中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修正完善的成果。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选择权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

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遏制 新空间

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改变了旧会计准则中的一些会计处理方式,促进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然而也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

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

1.1 取消存货计价方法中的后进先出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核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时,允许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取消了旧会计准则中允许采用的后进先出法。对于一般的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既影响了企业当期营业成本和当期营业利润,也对库存存货账面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当存货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若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按照后进的材料价格核算,会提高企业当期营业成本,降低企业当期营业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按照先进的材料价格核算,会降低企业当期营业成本,提高企业当期营业利润。当存货价格水平持续下降时,则正好相反。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根据物价水平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原来的后进先出法,消除了企业通过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路径。

1.2 不得转回长期性资产减值准备

在旧会计准则下,企业可以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并且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恢复时可以转回。这样企业可以通过控制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具体来说,当上市公司当期业绩较好时,可以通过多计提、少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增加公司当期费用、减少公司当期利润。而当上市公司业绩较差时,可以通过少计提、多转回来减少公司当期费用、增加公司当期利润。而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长期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并规定长期性资产资产准备只能在资产处置时才能转出。新会计准则通过控制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1.3 合并报表范围的扩大

旧准则在规定合并范围时,以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作为是否纳入合并报表的划分标准。而新会计准则规定,只要是母公司能够实施实质性控制权的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在旧会计准则前提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控制持有子公司的股权比例来进行盈余管理。具体来说,当公司业绩较差时,可以通过减少亏损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亏损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之外,进而改善母公司合并报表。新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具有实质性控制权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报表,有效地遏制了上市公司通过控制合并报表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2 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

2.1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投资者的意愿。对于具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资产价值,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出于我国不发达市场经济的考虑,在公允价值的采用上给予企业很大的自由选择权。正是企业的这种自由选择权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2.1.1 通过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属性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初始确认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需计提折旧或摊销,只需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原账面价值,并将原账面价值与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上规定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例如,当公司业绩较差时,上市公司可以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价格从关联方企业购入投资性房地产,然后对其价值进行重估,进而增加上市公司利润。另外,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对某一土地、房屋在投资性房地产和一般性固定资产之间相互转换进行盈余管理。

2.1.2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量属性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若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同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则当公司业绩不佳时,公司可以通过利用优质资产换取关联方的劣质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优质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公司可以将优质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来增加当期利润,提高公司业绩。

2.1.3 通过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大类。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可以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和公司业绩需要,适当选择购买和出售时间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改善公司业绩的要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但当处置该金融资产时,之前计入的资本公积需要转入投资收益,影响当期损益。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控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时间进行盈余管理。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其认定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进行盈余管理。

2.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变更

新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由固定资产延伸为固定资产、生产周期较长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延伸为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针对以上变更,对于那些生产周期长、生产资金占用多、借款金额大的制造企业而言,当业绩较差时,可以通过将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提高存货的账面价值、降低当期财务费用、提高当期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由于增加利润将增加所得税支出而增加现金流量的流出。而当业绩较好时,可以减少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提高当期财务费用、降低当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亦可以通过操纵借款费用的费用化或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

2.3 无形资产资本化的变更

旧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应当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各项费用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各项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在实务操作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往往很难区分,这就使上市公司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当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时,可以通过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以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而当上市公司需要满足平滑公司利润的目标时,可以通过将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予以费用化,增加当期费用、减少当期利润,达到公司的盈余管理目标。

2.4 固定资产核算的变更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每年至少复核一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年限,当复核数与原估计数不一致时,应将差异予以调整。然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估计具有较大弹性,企业自由操作空间较大,上市公司可以据此进行盈余管理。而且,会计准则规定,以上变更在会计处理上采取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方式,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调整,不再追溯调整原来的会计处理。据此,当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时,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加速折旧法变更为直线折旧法或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此来调减当期折旧费用,进而提高当期利润总额,粉饰公司经营业绩。当上市公司业绩突出时,管理层可能处于平滑利润或降低政治成本的考虑进行盈余管理。据此,公司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折旧法变更为加速折旧法或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以此来调高当期折旧费用,进而降低当期利润总额。

3 如何控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3.1 权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决定了会计准则的方向。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应该把可靠性放在首位,防止盲目追求相关性,给市场经济带来巨大危害。

3.2 完善现有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产物,具有不完全性和可选择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及时完善现有会计准则。对于已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要根据实施效果、实施中发现的漏洞,需要进一步审查核实并及时进行修订,减少不确定性。而对于一些实施效果较好的会计政策,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完善。

3.3 加速制定新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等政策规定常常滞后于会计实践和经济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业务的发展,会计问题逐渐趋于复杂化,应该不断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会计准则,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此外,还应符合国际化的需要,保持准则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竭力减少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 黄宏.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

[3] 戴桂荣.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6.

[4] 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

[5] 任秀梅,赵晓华,任亮.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J].理论观察,2006.

[6] 刘宪书.刍议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问题[J].现代商业,2009.

F275

A

1005-5800(2012)12(c)-041-02

猜你喜欢
资本化公允盈余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R&D 资本化对地区GDP 的实际影响研究
——基于16 个地区GDP 历史调整数据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确定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