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可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培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思维能力是作为思维主体的人的最重要的能力,是思维发展的内在标志。思维能力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也居于主导地位,它主导并贯穿于写作的全程:从审题到立意到构思到选材到布局谋篇再到着手表达,无不需要思维,无不需要具备相当的思维能力。本文拟从审题立意和选材这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谈谈审题、立意方面的思维问题。审题和立意是写作的两个重要环节。审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意的正确、恰当与否;而立意也不可能脱离审题而单独进行,这两个环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故本文拟把审题立意结合起来阐述。审题偏差,立意偏颇是学生作文经常存在的失误,也是最让学生头疼和老师费尽心力指导的所在。归纳起来审题立意的思维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概念不清,近义词混同。相当数量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很多术语和概念的内涵把握不准,外延界定不清,因而在审题过程中常常发生用近义词(非同义词)替换作文题目和材料中的重要或核心词语。学生在词语式作文题目的审题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这样的失误。例如,有学生把以“理解”为话题的题目写成了“了解”,把“诚信”写成了“诚实”。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概念模糊,对词义的理解和掌握不准确造成的。针对此种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让这些学生加大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积累和辨析训练,使其准确地掌握常用的概念和术语,能比较严格地区分和界定一组近义词各自的外延,从而避免此类失误。
二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会抓住材料的个别语句,甚至是个别词语,并以此为依据立意,不会真正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方法论)来具体分析材料。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到野外去旅游,忽然遇到老虎。其中一个赶快蹲在地上,换上运动鞋。第二个人问他,老虎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啊?那人回答:“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于是换上运动鞋就跑了。第二个人迅速把鞋脱掉,爬到了树上去了……
关于这件事,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老虎总会吃掉一个,每个人都要有“只有我跑得比你快”的生存理念;有的更加欣赏第二个人遇难自救的应对策略。俗话说“发生地震,砸死的是腿快的”;也有的对这两个人均持否定的态度。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义范围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其余要求从略)
在批改此次作文过程中,我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拟定了下面的这些观点来作文。如:人在危机时应有自救对策;要学会自救,不要等别人来帮助;人不自救,无人能救;万事靠自己……这些立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为弄清其失误的原因,我找来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审题、立意时的所思所想,得知他们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依据的大都是材料第二段第三句中的“遇难自救”几个字。这些学生犯的就是断章取义的错误,没有全面去把握和分析材料。其实,“有的更加欣赏第二个人遇难自救的应对策略”这句话的重心应是“欣赏”和“应对策略”,意即赞赏他的处理危机的方法。他的方法好在哪里?好就好在他能扬己之长,避虎之短,策略得当。所以,如果我们从第三句话来立意,应该是自救(处理危机,解决困难)要有正确的方法、策略。再进一步思考,第二个人有自救策略,难道第一个人就没有自救策略吗?显然不是,而且也不能区分两个人做法的差异所在。两人做法的真正差异在于:从道德上剖析第一个人是损人来利己,是应批判的,从方法上剖析他只是一种惯常思维,是建立在第二个人跟着他跑的前提之上的;第二个人是利己却不损人(至少没有主观故意),道德上无可厚非,其方法是一种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对熊的弱点及对现实处境客观冷静的把握之上的。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句意,才能拟出恰切的观点。
这个教学个案反映出学生辨证思维的欠缺,全面的、联系的方法论的缺失。因此,语文老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各种渠道,来促进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要通过作文训练和讲评,依据各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循序渐进地训练和提高。只有提高了辨证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在作文中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
三是不恰当引申、发挥,没有限度地扩大立意范围,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这样一道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写下来后,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作文立意上大而空洞,不能紧扣材料含义。现列举几个观点:做事要处处留心;不要做一些愚蠢的事情;做事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认识;要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秘诀;做事要三思……这些观点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扣材料含意不紧,没有具体分析材料,找到绵羊失败的真正原因。材料中绵羊失败的真正原因应是做事只从主观意愿出发,没有了解和弄清工作对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它犯的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只有找到并抓住这个真正原因来立意才合乎题意。而上述观点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这个教学个案反映出学生对材料含义的正确把握能力不够,同时也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也只能通过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进行训练和提高。
四是逆向思维能力的欠缺。我曾布置过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一题让学生写作。但学生基本上都顺着感情的亲疏对人们对待事物认知的影响、作用这个方向去思考和立意,没有人能够逆向思考,从对事物的认知的深浅程度、正误,反过来对人的感情的影响和作用这个方向来立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因对事物前后认知的不同,导致对事物(人)的情感态度的转变,这样的事例是非常多的。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有新意而且选材丰富的立意方向。可惜学生往往不能达到这一思维层面。这也反映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缺失,有必要对其进行培养和训练。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地认识事物的此面,而忽视其彼面。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思维定势,从彼面去探索,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在作文中,应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写出有新见、有创意的文章。
下面再谈谈选材时学生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其对策。
在多次与学生进行写作体验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在选材上普遍存在困难。这其中大致又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平时不注重积累,作文时基本无材料可用。此种情形的人不多,多是不爱学习的人。对于此种人,重在督促其下功夫去阅读、识记材料,在此不再赘述;二是平时也阅读甚至背诵了大量材料,作文时却想不起来,或记忆不准确。于是在课堂或考场上,这些学生要不胡乱编造故事,要不张冠李戴,随意窜改,制造了不少笑话。如有学生用到屈原的例子,把他说成是跳崖而死;用到苏轼的例子,把他说成是大将军;说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第三种情形是平时储备了材料,作文时却不知用哪个材料,或者想到一个材料却不知怎样去用。而这第三种情形跟懒惰无关,而是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欠缺导致的,这种情形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地或轻或重地存在着,故本文重在谈论如何应对这三种情形。
学生之所以出现上面的问题,根源在于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思维上联想能力和发散能力及聚合能力不足。因而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找到与题目对应的材料,对材料也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和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这之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说的创立者美国著名的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无一定指向,在头脑里呈散发型。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的特性,因此很有可能从已知导向未知,获得创造结果。所以说,发散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主要结构成分。笔者以为,既然是作文中的思维问题,如果利用作文中的范例来进行思维训练,可能更贴近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学习过程中,很多方面和环节是触类旁通或相得益彰的。笔者在多次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和材料储备,开展材料运用的讲座和训练的基础上领悟到,在实践中完全可以把审题思维训练和运用材料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进而提高训练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笔者曾设计了这样一堂高三的复习备考公开课:我选用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寓言故事作为材料,先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立意,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把恰切的观点提炼分类写在黑板上;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这些观点,选择其一来加工利用“滥竽充数”这个材料。这堂课在设计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把审题训练和与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同时注重了发散思维训练和聚合思维训练并重。
笔者以为,只要多进行类似的训练并不断探索新的思维训练的方式、方法,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写出审题恰切,选材准确,内容丰实,文采斐然的佳作并非遥不可及。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作文中一定会激发出思维的璀璨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