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今年的冬小麦在河北清河县呈现出喜人的丰收局面。特别是两万多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小麦,成方连片,整齐划一。这是记者前不久在“2012沃夫特冬小麦清河县万亩示范田观摩会现场”看到的情景。
记者了解到,这样长势良好、色泽深绿、株高秆壮的小麦田原来是“农企合作”的结果。早在2009年,清河县农业局就联合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谢炉镇、油坊镇等多个乡镇实施“农企合作”村级战略,整体推进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清河县农业局副局长安文海介绍了“农企合作”模式。首先县农业局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以上两个乡镇土壤结构、地力水平、农民习惯施肥等各方面的调查结果,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作物产量的各种因素,制定适宜上述两个乡镇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种植作物的肥料配方后,联系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生产后直接配送到各种植户;其次,在技术服务方面,农业局专门抽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员,分片包干到村,实施“一村一技术、多村多方位服务”工程;再其次,在施肥技术传输的过程中,还制定了配套田间管理技术的 “统防统治”;最后,为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服务市场的能力,还不定期地分期组织粮作区与棉区的有关科技代表学习相关农业科学栽培知识。
通过“农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最终受益的是农民。在肥料方面,用到的是适合自己土地和作物生长的优质肥料,大大降低了施肥投入成本。技术方面,定期有专人负责指导,还能不定期接受技术培训。金正大公司华北大区总监李玉晓表示,项目实施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种地变成简单快乐的事。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王贺军在谈到这种模式时说,农企对接模式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关键在于要把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在农企对接的实践过程中,也体现在技术的推广过程当中。
到了一年丰收时,“农企合作”的效果如何呢?在这次观摩会上的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单位面积平均穗数48.88万,平均穗粒数31.8粒,按照与传统施肥千粒重相同计算,测得理论产量平均为568.08公斤,对照田测得平均产量是476公斤,单位面积增产92.07公斤,单位面积增产19.3%;按小麦市场价每公斤2.1元计算,增效193.3元,在不计算节肥的情况下,可增效190多元。
中国农资2012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