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有效教学初探

2012-08-15 00:49宫玉萍
中学语文 2012年6期
关键词:项脊轩枇杷树窗户

宫玉萍

现在的中学生不愿意学文言文,中学老师也觉得文言文难教。而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落实工具性的同时,要兼顾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文言文教学观念,在教学策略与方法上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结合自己教学《项脊轩志》时的具体做法,试图探究一种合理的有效的文言散文教学形式,以求教于方家。

一、扣词解文,正确把握内容

目前文言文字词教学方面比较成功的做法是 “随文解义”和“一读正音,二读释义,三读解析内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随文解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解释某一个字词的时候,分析其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如此,我们便可由字义到达文学,字词教学和内容教学完美统一。将字词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功效。如我在教《项脊轩志》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北向”指的是“窗”还是“门”呢?引发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把“北向”理解为“窗户朝北。向,窗户”。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首先它和“前辟四窗”的“前”解释相矛盾。“向”的本意是 “朝北的窗户”, 如 “塞向墐户”(《诗经·国风·豳》)。“向”字又引申为“朝向”义,“又北向”的“向”就是“朝向”的意思。“北向”训为“门朝北开。向,动词,朝向”。原来项脊轩只有朝北开的门,没有窗户。正因为如此,下文才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否则,朝北既然有了窗户,为何还要开四个窗户呢?项脊轩“室仅方丈”啊!这样扣住关键字词,在貌似无疑处进行探究,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二、扣词辨文,明晰思想内容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很值得引导学生去推敲,以便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质疑,进而明辨思想内容。如文中“借书满架”的“借”字,学生很容易解释成“借来”。我在教学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项脊轩中的满架图书,果真都是借来的吗?立刻引起一片议论。有学生认为是“借来”的,从前文可以看出他家里比较穷,百年老屋还在翻修使用;有学生说这个人不一定很有学问,只是借来书充充门面;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不能理解成“借来”,应该是作者自己的书,说“借”可能是谦虚的说法。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有关内容,特别是从祖母临轩勉慰之语,可推知归有光为世代书香门第,虽家道中落但不至小孙无书可读,可见对“借”理解为“借来”的解释不妥。那么,“借”字如何解释呢?根据资料,句中“借”古籍排为“藉”,课本排印为“借”,是推行简化字后相应改动的。 “藉”,《辞海》《中华大字典》均释为“荐”。 “荐”就是“陈列”,照此解释,全句可理解为“陈列的书堆满了书架”。另外,中华书局出版的《震川先生文集》和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都作“积书满架”讲,积者,存也,室内存书摆满书架。通过对这一字的质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也就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扣词品文,感受美的形象

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通过朗读或品味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使学生从具体的描写中去寻求和感受形象美,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灵美。教学时应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在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象。我在教《项脊轩志》时,就是从文中的几个叠字来进行引导的。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运用迭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而是“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总之,文章用叠字来摹声、绘景、状物,增加了文章形象性和音乐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可以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四、扣词探文,领悟艺术魅力

《项脊轩志》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个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中的“手”字属于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此处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庭院中的这棵枇杷树,到底是是“我”亲手种的还是妻子亲手种的?

问题一出,学生先是疑惑,稍加思考后议论纷纷。最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归有光种的,是在妻子死后用以纪念的;另一种认为是妻子种在庭院中的,是为了美化庭院,因为前文提到了“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学生们希望得到我的答案。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哪种观点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种观点认为,作者对爱妻的逝世,情深难当,因而种树怀人,每每看到此树就能想起妻子,树越来越繁茂,而思念之情却越久越浓厚。第二种观点认为,妻子死之年种下的这棵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得枝繁叶茂,使作者忍不住“睹物思人”;另外,无法预测的妻子的病逝可以令人产生一种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沧桑之感,这更符合作者因家道衰落、人事更替而心生感伤的悲凉心境。于是,我在学生都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说:一棵枇杷树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静物,但作者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可见,树,不管是谁种的,效果都是触景生情!这种抒情手法就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由一个“手”字,引发一场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领悟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项脊轩枇杷树窗户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校园里的枇杷树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擦窗户
庭有枇杷树,已亭亭玉立
窗户知多少
院子里的枇杷树
贴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