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大德
(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中心小学)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之我见
◆脱大德
(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中心小学)
长久以来,农村小学“集体备课”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很多差异,对集体备课的内涵认识不足,学校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集体和自主备课的关系。阐述了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有待思考和改进的一些问题。
集体备课 内涵 教案 自主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1.对集体备课的内涵认识不足,学校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误认为“集体备课”就是简单的算术相加,把备课的各个环节分给不同的教师,通过分工包干式的方法,一人备一个环节,最后合起来就是集体备课。这一做法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宗旨,脱离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没有教师的心灵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无效的形式。
2.对集体备课理解上有偏差。有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同唱一首歌,同样的进度,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连上课环节都一摸一样。
3.很难做到完全统一。集体备课一般来讲,往往是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集体备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集体备课有共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一重要环节,但要做到完全统一还是有困难的,所有意见也不可能都被采纳,最后还是组长说了算。久而久之,集体备课形成了一言堂。
4.依赖组长的思想严重。有的教师不认真自主备课,到交流研讨时人云亦云,成了听众,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知道集体备课是在自主备课基础之上进行的。
5.图形式,走过场。有的学校集体备课讨论时不认真组织,讨论会上说些与此无关的话,或是敷衍了事,看似非常热闹,其实成了名副其实的漫无边际的聊天。
6.存在着保护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讨论会上避重就轻,不说对这一问题的心里话,真实话。
7.拿来主义思想严重。很多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把它当成了一个任务而已。于是,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教学实际,没有取舍,不加选择,鼠标一点,教案即到,把网上的东西全盘吸收,窃为己有。
1.正确把握集体备课的内涵。实践证明,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应该是相互说课,集体研讨,集众人智慧于一课。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做好前期工作(自主备课)的同时,通过集体备课,把其他人有用的意见、记录在自己手中的教案修改栏内,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主备人教案的基础上修改充实成适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的个性化教案。
2.正确认识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教案不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他要求在教学思想、目标、重难点的处理和关键的突破等方面基本做到统一,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要高度一致。对于个体而言,在集体备课中拿来的思想、精神、理念的东西,至于到教学的具体细节中应该是丰富而变化的,应该以实际而定,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加工,适当修改,使之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
3.正确处理集体和自主备课的关系。集体备课的前提是自主备课,如果没有个体的先行钻研或备课,没有个体的思想存在,拿什么去交流呢?岂不成了一个人备课结果的展示了吗?集体备课应以个体的自主备课为基础,通过集体的交流与讨论、合作与互补,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案。因此,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应依据课标,统揽教材,对所教内容进行初备,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困惑与反思。只有组织者与参与者从思想到内容两个方面均做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才有内容可备,才能有效而顺利进行,才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准。
4.克服消极思想,使集体备课真实有效。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因此,知识私有、文人相轻的意识比比皆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思想,必须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真正参与到集体备课当中来,说实话,说真话,唯有如此,方能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取长补短。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5.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众所周知,集体备课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学校往往只注重形式,做做样子,积累书面材料,应付上级检查。鉴于此,学校必须加强领导,突出集体备课的运作机制构建,建立科学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把集体备课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否则集体备课就沦为空谈。
6.集体备课的探试
(1)集体备课前,在教研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定课题。
(2)召开集体备课组会议,经过充分讨论,把握教材,统一思想,统一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和突破的关键,基本的教学方法等,然后教师分头自主备课。
(3)确定主备人。主备人要精心地自主备课。
(4)研讨。由主备人先说课,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方法、资源等(主备人的教案发至人手一份)。参与备课的人员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持自主备课教案),全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要求每一位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教师敢于对别人的不足提出问题,在思想上真正地进行交锋碰撞,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最后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定,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最佳的教学方案。
(5)执教。小组内推荐或轮流一位教师执教,执教人不一定就是主备人。
(6)再讨论。在小组全体教师听课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即说课评课,总结本堂课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进一步相互切磋,让教师真正掌握教材处理的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等。
(7)写反思。教师根据实施集体备课教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现场验证,对其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归纳,整理写出反思总结。
总之,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个人自主备课而言的,它发挥群体的智慧和经验,经过教师间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确定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及思路等而形成的最佳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