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腾崇拜”到诗歌意象

2012-08-15 00:49张如意
中学语文 2012年30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比德仁者

张如意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原始社会后期产生的,它融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为一体,在世界原始民族中都曾普遍盛行。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狼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搏斗,富有灵性且凶猛异常,于是北方草原上的先民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

人们把图腾看成自己的祖先的标志,不仅认为图腾是自己的庇护者,而且幻想图腾能同自己交流,通过它们获得超人的力量。因此,便出现了一系列的膜拜图腾的仪式和习俗,把人类的期望或者恐惧敬畏的情感传递到这种自然的东西上去,正如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一样。这样人类的某种情绪第一次与自然景物有了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让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或社会功能。

有了这种人的原始想像与敬畏感和自然景物的对应关系之后,到了以政治哲学为主题的先秦,这种对应便从宗教和神话中脱身出来,过渡到了所谓的“比德”阶段。孔门儒学强调礼、乐、仁学,社会、宇宙和谐地融为一体,强调“天人合一”,因此许多自然景物或社会现象都被赋以人类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仅限在“道德”的范畴之内,人有善恶之分,自然、社会也具有了伦理的内容。孔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对自然的感受与伦理感情相交融。屈原的文章中“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世托君子”。山、水、星、辰都有着确定的伦理道德的含义。由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里陈最良把《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解释为咏“后妃之贤德”。现如今,“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成了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的象征;京剧脸谱的色彩也予以道德含义,“墨、白、红、蓝、黄、绿”分别代表“刚、奸、忠、凶、勇、残”。这些以不同方式将社会的伦理感情与自然形象特征对应起来文化习惯,将“图腾崇拜”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人与自然的联系结合得更紧,更全面,而且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更近了。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这种“比德”型的想象不占主要地位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使他们在对自然美的欣赏时,突破了“比德”的框框,他们不是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生机。情感的丰富使得许多的自然景物都渗透了人文的依恋和深情,“文以情生,情因物感”。陶渊明算是其中的一典型,他的作品《归园田居》中“羁鸟、池鱼、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等,哪一样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哪一样没有倾注深深的情感,把真率的性格、内心世界的种种活动和盘托出。“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中间流露出刻骨铭心的爱情;南朝诗人谢灵运更是不必说,以精工富丽的语言,十分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自然的景象,表现了它们的无限生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孤鸿、翔鸟”不正是孤独苦闷的诗人的写照,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精神的高度自由的时代,个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应目而至的自然几乎全部都成了文人们情感的对应物,喜、怒、哀、乐,脱离官场的快乐、个人才志不能抒展的悲哀、国家前途黯淡的忧虑等等,已经全然超出了“比德”的范畴。自然物被人的情感对象化,于是这种情与景相结合的特殊物象就成了我们今天的“意象”。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精神贵族”的开拓,唐人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了一个“诗歌王国”,诗人层出不穷,流派百花齐放,佳作源源不断,内容包罗万象。而“意象”在千百年的发展中,由于人们情感的注入,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内容。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草木的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鸿雁,引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意;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折柳表惜别;莲表达爱情;鹧鸪鸟表离愁别绪;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等等。这一传统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从“图腾崇拜”到“比德”再到意象的产生,中国文学走向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时代,中国文人走向了一个全面丰富自我的时代。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比德仁者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仁者爱人
季后赛高光时刻乔尔·恩比德没有遗憾
仁者
过程
大帝重生 乔尔·恩比德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慈善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