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歆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其中蕴含着一个普适的教育观念:思维素养是学习能力的本质。
语文不是狭义的的语言文字,还有文学文化,还有逻辑推理。常听见数理化甚至英语老师对学生说,“题目都没读懂,你语文没学好”。我觉得要更正一点,不是文字上“没读懂”,是内在关系“没理解”,这就是分析推理的能力不够。而这种能力不是可以作为知识灌输的,它是在主动积极的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追索事物缘由,多方寻求答案,把握事物本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成学习经验的形成,进而依此经验完成对未知知识的学习甚至对未知领域的发现,这就是“探究性思维”的精义。
“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而布鲁纳提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将学习由“静态”结果转向“动态”过程,由“具体”转向“结构”(由对知识“量”的追求到重视个体知识结构的形成)。这是学习行为由“储存”到“思维”的先导,告诉我们大脑不是存放知识的仓库,而是发现创造的工厂。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崛起于50年代末,但在60年代末走入困境。究其原因,“发现教育”是精英教育,而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面向实际。
探究性思维是学习的最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实践和西方教育经验予以了充分证明。新课标也把“探究”能力的优先培养摆在我们面前,(这里讨论的“思维探究”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养成学习经验的培养训练,与研究性学习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对传统教学的过度矫正,对创新的急切追求,使得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现象。
谈及新课程,言必称探究,课必设探究,一堂课连生字词的查找也视为探究。其实对于高中课堂,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应该是相得益彰的。接受性教学提高了知识传播效率,掌握相应的知识是深入探究的起点和钥匙。
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召唤性文本结构,才是探究性阅读实践的有价值对象。作品中本没有争议的字词、背景、段落等进行探究就是舍弃捷径,使语文探究性学习浅层化。
有的教师担心课堂“出轨”,在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时设计得太细腻,用一个个琐细的问题严密控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的思维缺少张力。整个课堂有条不紊,学生就像皮影,在动,但是被牵着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引导误区。
例如,在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有教师这样设计探究的:
Ⅰ在参观时,作者有一处与集中营的气氛不 “和谐”的自然环境描写,请找出来。
【这样设计可能是为了防止有学生找到另一处不 “和谐”:“死亡长廊”里一张姑娘“温和地微笑着”的照片。】
Ⅱ“雏菊花“”为什么会开在这个地方?
【我很茫然,学生的回答倒是五花八门:菊花的特性、生存状态条件……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菊花很‘贱’,在哪儿都能长。”教师若能敏感地抓住这个闪光点稍加点拨,就能回到文本——生命是顽强的,扼杀不了的。可能教师太专注于预设的答案,错过了,只好生硬地提出第三个问题。】
Ⅲ“雏菊花”象征什么?
【这个问题总算回到了文本,勉强过得去,但同时猜想下一个会接着问“焚尸炉的废墟”象征什么。】
Ⅳ“焚尸炉的废墟”象征什么?
【如笔者预测】
Ⅴ“废墟”和“雏菊花”是什么关系?
【笔者只能出汗了】
Ⅵ这组对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这才是目标。】
整堂课学生一直在活动,课堂气氛很热烈,整堂课没有“意外”,一切都如教师预设的一样。可是,思维的特点是发散,岂是可以预设得来?一堂课下来,学生体会到了多少思维的快感?积累了多少思维经验?他们会有成就感吗?
而另一种极端,则走向反面。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讨论、发布讨论结果,整个过程看不到教师的作用,看不到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进步,造成低效课堂。我们要记住“学生主体”不是“学生独体”,“教师主导”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思维训练,是一种课堂培养思维的常态教学模式,以问题甚至专题为中心,脱离中学文本,求广求深,注定了它只能是一个花架子,至少不可能贯彻在高中语文的日常学习中。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规避思维培养的误区,真正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高效课堂?高中学生的阅历有限,知识储备不丰富,学生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条件(环境条件,内容条件,情感氛围、知识条件等)来发现目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首先,于“入口处”创设情境。
何为入口处?
一是有争议处。碰撞时最易产生火花,不要怕观点特异,不要强求统一认识,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在争论中打开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活跃了思想,这就是探究的经验。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火花,是极其可贵的,又是稍纵即逝的,是思维训练的经验,也是思考热情的保证,“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与之产生共振,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尊重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敏感捕捉恰当时机,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使其更丰富更深刻。
由于这一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学设计内容和方式也必须灵活机动。
二是有余地处。文本中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唤性结构,是最好的探究点,学生可以作出个性解读,有时每一个想法都那么闪亮,一堂课简直是“繁星满天”。
三是思维定式处。要挑战思维定式,要有更强的质疑精神和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但一旦成功,学生获得的锻炼和经验也是成倍的。
然后,指点“出口”方向。
教师教导学生获得的知识,然后通过一定方式帮助学生将其规律化、系统化,成为可以指导解决其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完成了思维训练的目标。这“一定方式”举例如下:
例一、广泛联系。人文学科,知识、文化、生活、情感的储备很重要,要完成课堂的思考探究,功夫须在平日。将课堂外的阅读经验参与到课堂内的探究,探究思维的发展又提供持久阅读前景。
例二、比较性分析。找到合适的比照物,在对比中发现异同,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
例三、深入追问。学生限于知识经验的欠缺,往往思维不能深入,逐层推进式提问能有效地将思维发散开来,深入下去。
例四、多角度探讨。问题的解答应是多元的,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均要积极思考。
总之,学生既对思考对象进行学习,同时也对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收获最大的不是知识而是思维能力。知识的教导交给他们探究的钥匙,探究让他们掌握获取更多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才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