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梅,刘桂娟,王小丽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在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教师任务和角色转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Oklahoma大学Michaelsen等正式提出。TBL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2],即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及参与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提炼,TBL的应用由自然科学和商务领域已拓展到医学领域,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被广泛接受和采用[3]。
(一)TBL的设计原则。
1.小组必须合理组织,合理管理。每组5-7人,注重组员之间的异质性和多样化。团队成员一旦确定则固定不变,以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组员生要有责任意识。通过预习认定测试(Readiness Assurance Test)来量化课前准备的效果。
3.学生必须经常、即时反馈。传统的测试是学生答题,教师批改。学生得到的反馈只是分数的高低,教师通过分数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深入评估。IF-AT(Immediate Feedback Assessment Technique)是一种新的测试系统,通过刮涂卡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获得即时反馈。学生回答正确刮开后则显示标志,而回答错误时,学生需重新分析题目,直至得到正确的答案,答案刮开的越多,说明知识掌握的越不理想,有助于教师动态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4]。
4.团队任务必须能够促进团队学习和团队发展。为了最佳发挥团队功能,小组作业必须有“4S”特征,即作业必须对课程内容有指导意义(Significant);每个人和各小组之间的作业是相同的(Same problem);能够做出具体的选择(Specific choice);最好能同步阐述问题的答案(Simultaneously report)。
(二)TBL课堂设计步骤。
包括准备阶段、个人预习认定测试(Individual Readiness AssessmentTests,iRAT)、团队预习认定测试(Group Readiness Assessment Tests,tRAT)、综合应用及学生评价。
(三)TBL的应用技巧。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以利于学生拓开思维,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的力量,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摈弃个人抵触情绪;挖掘自身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使用RAT来适时地评估学生,它可告知学生及整个团队目前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式学习。
(一)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比较。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无分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其教学模式是预习—听课—复习—考试。传统教学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为了有效地传播教学知识,必须精选后把最重要的内容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集中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教学方法忽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许多“高分低能”现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信息的传递主要是单向的,学生参与程度较弱,被动接受知识,因而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TBL相比,TBL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学习代替大班教学,学生以主动学习代替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转变为引导者,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5]。
(二)与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比较。
与PBL相比,两者均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代替传统授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6],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第一,知识的系统性。TBL时学生的预习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参考资料等,而PBL时学生根据案例自行整理的知识缺乏规律性和完整性,与现存的考试制度不匹配。第二,分组的合理性。TBL的分组是根据性格、成绩、年龄、性别、特长等因素,且重视团队的发展和管理,而PBL没有强调分组的原则,在某种程度上PBL只是小组学习,而不是团队学习。第三,评价的合理性。TBL时课堂需进行RAT,能对每一位学生及其团队的预习进行动态测评,同时TBL教学注重学生互评,即组间互评和组内互评,且不记名,但PBL则不强调这一环节,难免会引起学生学习的侥幸心理[7]。此外,TBL与PBL的教学组织、课堂设计及教师角色均有差异,TBL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自主运行的小组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教师比高,容易操作(适合任何阶段的医学生),有学者提出TBL教学可作为PBL前期训练[7]。
(三)与合作教学法(Cooperative Learning,CL)比较。
合作教学法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的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合作教学模式为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果评价,教学过程中注重如何合理分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的知识,但对小组成果没有客观的评价系统[8],而TBL注重课程概念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并客观评价小组成绩,同时重视同辈评价(学生互评)。据文献报道,护理教育者在护理实训教学中[9]实施了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学设计主要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结合情景模拟实训,但文献中对分组没有严格限制或者没有重视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且没有个人测试和小组测试这一环节来量化课前准备,从而使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发挥潜能。
团队(Team)与小组(Group)有着本质的区别。团队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资源共享,有共同目标。团队之间必须高度信任,这是小组发展为团队的必要条件。团队的学习效率远比小组要高[4],TBL的过程中,学生先以小组形式学习,再逐渐发展成了的团队。
国外研究指出,TBL通过预习认定测试和应用性练习促使学生学习相关概念及应用,因此课堂笔记比传统教学的要少,部分学生可能会困惑课堂上究竟学了多少知识而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作为引导者,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要将预习认定测试、应用性练习及期末考核的相关性、重要性告诉学生。此外,教师通过清单的形式将关键概念列出,要求学生对不懂的概念进行自学,通过课堂上分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用程度,并对重要概念进行回顾[4]。
国内TBL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搭配不当,造成组间成绩相差较大;课前准备时间不足,影响了作业的质量;没有统一的评分系统;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得分较低;平时练习比较刻苦但技能考核时却因紧张而影响发挥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TBL教学目的和目标的实现[10]。
总之,TBL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而国内TBL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开展效果良好。TBL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优点,又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因此,依据我国国情,不断改革完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姜安丽,王建荣,朱京慈,等.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1-4.
[2]钱 荣,苏 琳,叶 红,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7-149.
[3]Parmelee DX.Team-based learning?:moving forward in curriculum innovation:a commentary[J].Medical Teacher,2010,32:105-107.
[4]Michaelsen LK,Sweet M.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eam-based learning[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8,116:7-25.
[5]Kelly PA,Haidet P,Schneider V,etal.A comparison of in-class learner engagement across lecture,problem-based learning,and team learning using the strobe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2004,17(2):112-118.
[6]代 颖,张 波.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
[7]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8]孟庆男.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6-139.
[9]昊世芬,李春坚,黄 煦.合作学习对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效果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16-1018.
[10]胡兆华,郑霞霞,方仙桃.TBL教学法的学生反馈意见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4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