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2-08-15 00:49:31胡中华
中学语文 2012年21期
关键词:创造性课外阅读语文

胡中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更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摆在首要位置。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因为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使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与教学观念的创新

新课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预期效果,有两个关键的制约因素,一是教材,二是教师。在教材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毫无疑问,高中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基本内容,都要靠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落实。因此,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大语文”观,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转变成多样化的潜移默化;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多质疑,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贯彻“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的渗透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努力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课堂延伸到阅览室和社会生活中去。

二、阅读指导的创新与写作思维的创新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对于写作过程,古今中外学者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双重转化。刘锡庆解释说:“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诞生,都要完成这样一种‘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这“双重转化”中,第一重“转化”是根本,是基础。生活贫乏,认识低下,缺少发现,是写作的致命伤。第二重“转化”是手段,是关键。思维紊乱,文字功底差,如何写得好文章?

高中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这些作品中存在着许多鲜活的文学素养,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绝好范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对重点段、重点句进行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让他们学以致用,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语文教学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有创造性的指导: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分门别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如默读深思、朗诵吟咏、精读提炼等,以达到开卷有益;指导学生阅读后及时写出体会、心得。课外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系统的课外阅读中能自觉获得丰富的写作素养,包括构思、素材、语言、技巧等等,这比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得的要多得多,有了广泛的课外阅读为依托,学生的写作就有了“活水”,思维就会创新,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更新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认为,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新的形势要求语文教师尽快更新教学手段,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教学,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创造余地,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根据已有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从“设疑”开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地从游戏入手,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思考空间。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创新在“巧思”中发展。创造始于设疑,产于构思。巧思是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坚实基础。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产生极高的学习热情,在具有相当思维含义的讨论中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两个巧字。一巧:教师设计联系方法得当,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练习的关键处。设计问题有层次,具渐进性。二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发思考,巧妙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创新在评价中延伸。评价是教学手段创新的延伸,可以促使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完善。比如新课采用竞赛方式,在巩固课中,采用交流互评的方式等,让学生对课堂保持极大的热情,为继续进行创造性学习铺平道路。

总之,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以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把语文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关怀,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造性课外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