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范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华建忠
注重课堂导入艺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江苏省宝应范水镇中心初级中学 华建忠
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源泉.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设计,使数学课堂的导入变得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数学课堂导入的必要性、数学课堂导入设计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就数学的专业内容来讲,课堂教学是乏味无趣的,很多学生都不大感兴趣,只是高考升学的需要.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们的数学教师就要提前设计好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方法开始新课程的教学,这是中学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数学课教学中深有感触,一个好的导课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课堂导入的体会.
现行数学教学中存在重教学内容而忽视导入的现象.一个原因是出自教师方面,即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及班级之间互相比较分数来评估教学,再加上升学考评机制的压力,迫使教师们继续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重视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认为导入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如抓紧时间把书本知识传输下去,然后进行强化练习,这样显得效果比较好点.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旧有的教育模式已经被时代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通过探索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导入的艺术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课堂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在课堂讲授内容的开始,要创设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情景问题或导学问题,以利于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适宜的导入情景,则可以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基本的设计方法有如下几个思路:
温固而知新的方法,即承上启下的导入方法.在讲解一节新的内容之前,先根据所要讲的新课内容和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系统而又有机地结合联系起来,可以这样使得学生从复习旧的知识中自然而然地过度到新知识中来.
例如,在讲分式方程时,先复习分式的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等例题,从而联系到我们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分式方程.这样学生就能较容易地理解分式方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分式方程的知识.这样的引入,使得我们的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的知识点,从而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在上课刚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给出一些矛盾,就像破案一样,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去把本节课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还可以在一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叫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我思考,然后把学习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而后由教师给予肯定或纠正错误后引入新课.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本节课的学习,而且学生也锻炼了自我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利用我们手里的教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老师在教具上的生动演示,就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而且形象、直观、具体、生动.所以我们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要讲究一些策略,就好像将军在战场上打仗一样,要具有一定的谋略.
例如,利用尺规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呢?教师可以利用圆规和直尺进行如下操作:①用直径确定圆:设已知线段AB是圆的直径,那么AB的中点O为圆心,线段AB的一半为圆的半径,以AB为直径的圆也就确定了;②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圆:如果点A、B、C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分别连接线段AB、AC,分别作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O就是圆心,而OA(或OB、OC)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③用圆上的一段弧来确定圆,此时,只要在圆弧上任意取三点,就可以转化为“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圆”.
还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采用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时,可以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和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还有,函数知识是整个数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而初中是函数学习的起始阶段,则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函数中的二次函数则是初中函数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将来学习的基础.因此,下面请大家抖擞精神,我们来一起共同研究新的知识:二次函数.从而进入新课内容讲授的开始.
总之,数学的课堂引入方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亢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1.张浩懿.浅谈数学课的导入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
2.陈永强.论如何在数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J].数理化学习,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