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丁树英
国家精品课程计划自实施起,截止到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然而就其推广现实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国家精品课程推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分析其对省级精品课程推广效率的影响,从而探索省级精品课程提高推广效率的途径及方法。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中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是对其他几个方面最直观的反映,因此,我们从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网络资源中有些视频清晰度不够,音效不好,声音与图像不一致,拍摄技术参差不齐,有些课程的视频不完整,只有一个或几个视频,连接速度慢,视频不流畅,有些链接已失效或部分内容无法浏览;其次,网络精品课程资源与课程本身不适应,如“视听说”课程用PPT、WORD文档等形式呈现;再次,网络资源共享限制条件重重,如当课程使用者要下载课程资源时需要注册,且需要一定积分,而获取积分又需要种种条件,这些无一例外地会限制用户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
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出有效的奖励机制。因此,精品课教师在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已付出劳动及努力,要继续进行推广,有关教育部门及学校如果不从物质、精神奖励以及时间上予以支持,课程传播者是很难进行课程推广的。
开发团队在宣传方式及力度上有所欠缺,对使用者的支持不够,所谓“互动交流”——“只动不互”,纵观课程使用者长期以来的留言,满眼竟是“0回复”,即使个别留言偶有回复,更多的是课程使用者之间的问答。这本应该是一个吸引课程使用者的因素,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的背道而驰。
课程使用者方面,因为网络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有调查表明,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其他课程学习者,80%以上都不曾有规律地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而潜在的课程使用者也因为推广模式和力度方面的原因成为推广效率不高的一个表现,如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国家精品课程不甚了解。
由于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需要很多条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推广的效率,虽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推广效率,但客观上却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即: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网站提供的国外知名院校开放课程OCW(open course ware)与此形成对比,国外网络课程资源图像清晰,声音清楚,网络流畅,并且可以提供transcript,audio,low bandwidth video,high bandwidth video四种形式下载相关资源。因此,大可不必用注册用户以及赚取积分的方式来留住用户从而达到提高推广效率的目的,而是用易用度更高的方式来衡量推广效率,例如:通过网站的点击率、下载率,提问及回复率等互动形式进行判断。
要提高省级精品课程推广效率,必须解决阻碍精品课程推广的因素,充分利用促进课程推广的有利条件。
1.政策机制方面的支持。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如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在岗前培训阶段即对其进行介绍、宣传,对新入学的学生在新生手册或新生大会上进行学前教育时加以宣传;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如在时间上为课程开发者设定相关规定,在物质上设立相应奖励机制,从客观上为课程开发者提供支持。
2.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要提高推广效率,硬件配置应予以支持,要改变不同高校不同课程的视频效果迥异的情况;统一对视频拍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投入使用前,须经过多次调试;并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使其跟上发展的节奏;真正放开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限制,设定VIDEO、PPT及WORD等资源可供下载,适应一大部分课程使用者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这必将促进精品课程推广效率的提高。
3.以精品课程建设或者各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为主题,定期举行全国性及各省内的研讨会,甚至可以选定某个时间段为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月,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将其制度化,可以首先进行各省内的竞课,经过选拔后参加全国的研讨会。经过这些活动,一般学科教师可以和精品课主讲教师进行交流,获取研讨会等的第一手资料,进而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可能性。
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广对省级精品课程的推广具有指导意义,同时,省级精品课程推广效率、质量高对国家精品课程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深入进行省级精品课程推广,优化推广方式,提高推广效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及内容,将是提高各省内高校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与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2】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
【3】徐恩芹,张景生,仁立春.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精品课程推广应用研究 [J].中国电化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