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协作学习的效能

2012-08-15 00:45马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16期
关键词:协作分组评价

马璇

(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江苏太仓215413)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普遍地运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组织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而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小组协作学习的意义也非常广泛。首先,它可以使学生在协作中提高能力,促进学习方法的选择,使学习达到1+1>2的效果;其次,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讨论、自我反思等形式获取知识;第三,它可以使学生在协作中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第四,通过协作学习,从一方面来说可以让教师做一个“懒老师”,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使其针对性更高。

一种实践必定会有多次的研究,笔者发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小组协作学习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限制其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小组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正因为小组协作学习的优势相当明显,特别是对于研究式、实验式的学科尤其有效,在信息课堂便开始广泛使用。但是在多次的课堂教学中却发现,教师在使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汇总如下。

1.走过场,演形式

有这样一节信息技术课,教授内容《画圆》,这是三年级的一节画图教学课,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椭圆”工具的使用,教师在让学生找到椭圆工具后,布置了小组协作学习任务:请小组协作,画出一个椭圆。接着,教师在第一次小组协作后,再次布置小组活动,在刚才椭圆的基础上,完成一个气球。紧接着,是第三次小组活动,画出多个气球。一节课中,教师一共运用了五次小组协作,整体课堂看似热闹,学生一会儿聚一会儿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可是,实际上荒废了大量的时间不说,每一次的小组协作根本未起到协作的作用,一人就可以完成的简单任务,被生硬地变成小组任务。

小组协作学习固然好,可是否就一定要生搬硬套呢?这样的形式主义不是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可怕?

2.小组协作忽略协作的意义

在一位教师执教的画图 《添加文字》一课中,学生尝试找到添加文字工具后,教师设计了“小试牛刀”环节,任务: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画图工具打开桌面上乱扔垃圾的图片,试着给它加上一句话,劝阻一下乱扔垃圾的行为,制作一张“文明”宣传海报。接着,让学生按照课前分好的小组进行活动。

此时,观察学生小组行为,四人一小组,围在一个电脑上,主操作者一人,有的人在围观,有的人在和旁边的同学说笑,还有个别同学跑回自己的座位上,打开电脑文件独自进行操作。

在这次小组活动中,教师布置了较为明确的任务,但是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协作,导致小组活动失去了有效性。

3.教师的作用与学生作用的严重分离

曾听过一节 《幻灯片链接》的公开课,在课上教师让学生根据一个问题“文字和文本框链接有什么问题?”进行小组协作学习,首先教师请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讨论出最终的答案进行汇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站在一边注视学生,在小组汇报时,学生的答案几次也没有回答到点子上,教师一次又一次地请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似的汇报,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答案,此时教师开始完全否定学生的讨论,重新讲解这部分问题。

教师的行为是对小组活动完全的否定,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忽略了自己的作用,才最终使得小组活动走向无效。

4.小组活动被“流产”

还是以《幻灯片链接》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最后的综合练习环节设计了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完成超链接。在比赛完成后,教师未做任何说明,接着开始总结,课程结束。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次课堂上都曾出现过,不禁让笔者质疑小组协作活动的意义在哪里,一次比赛没有任何的成果,也没有最终的评价,即使有评价,也只是给自己的小组打几颗星等等看上去毫无意义的行为,小组协作学习就此“流产”。

二、挖掘小组协作学习效能的思考

1.合理分组,巧妙分工

为了让小组协作学习更加科学有效,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而分组就是最初的准备工作。

(1)课前分组,确定组长,分工明确

小组协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一般控制在4-6人,因此,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笔者都会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方法如下:首先根据班级在上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分为A、B、C三个组,A组为能力相对强的学生,B组为相对弱的学生,C组为可灵活变动的学生,按照4人一小组分配,就实行2A+2B的方式组合为一个小组,如果班级总人数不是4的倍数,那么多余出的就是C组的人数,A组与B组人数相同,并为偶数。组长数在A组中选择。例举:班级人数为39人,那么首先确定小组数为9组,其中A组为18人,B组为18人,C组为3人。9位组长在A组中选择。在确定小组成员时,首先由C组的学生选择组长,接着由除组长外A组的成员选择组长,再由组长选择2位B组的同学。还以上述39人一班为例,最终分完小组后,有3组为5人,搭配方式2A+2B+1C,有6组为4人,搭配方式2A+2B。

通过这样的分组方式,首先可以保证小组的人员均衡,其次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分组自由,在范围内挑选组员,为后期的小组协作学习的凝聚性提供保证。

(2)循环流动,组长不变,分工改变

在学期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由于组长能力以及小组协调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小组的成长产生差距,因此,一成不变的小组形式显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出现此种情况时,教师就需要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循环流动,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找出差异较大的几组,请组长与组长间进行组员的调整,在调整的时候,依旧按照A、B组的模式调换,在这之后,组长需要对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的调整,让不同的人在小组学习中获得多样分工,以满足能力成长需求。

2.有效培训,引领学习

(1)对组长进行个别培训

为了让学生快速地适应小组协作学习,也让小组学习更加有效,当确定好组长后,首先需要对组长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告知如下内容:第一,教师实施小组活动时,组长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二,组长在实施小组活动中如何组织组员进行学习;第三,在小组活动过后,如何进行小组评价。经过培训后,课上组长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如何去组织自己的组员进行活动,在课上再对组长的行为进行个别纠正,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让老师真正做到了“懒老师”。

(2)在活动中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教师在进行小组活动时,需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指导小组其他成员该如何活动,比如在教授学生制作《电子小报》时,让学生讨论主题和小组分工,教师就需要走入讨论中引导,如何合理分工,谁适合做什么,再比如进行小组互助时,学生本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人,只知道帮助他(她)操作一下,或者告诉受助者点这个点那个,从表面上来看学生确实完成了任务,但是知识却没有学到。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在活动中,首先告诉学生“只许动口不许动手”,接着让学生通过讲解的方式告知受助者,学生在这样过程中学会了怎样协作,小组协作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3.学生有思,教师有导

在上述案例中提到过教师在处理小组讨论时和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时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首先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走入学生中间进行引导,就不会出现学生回答不到点的问题了。在汇报结果时,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让学生再次思考讨论,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或者重新讲解要有效果的多,一方面不会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反而会增加他们探索知识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教师作用的最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真正地达到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思维流动而不是局限学生的思维流动。

4.评价有效,反映成果

评价是巩固小组协作学习成果的最好手段,而评价也不能是简单的选择题就给予结束,需要有全面、客观对学生有后续影响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进行如下评价方式:

(1)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教师的评价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中,比如回答问题时的评价,以及在小组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主要起到鼓励与提示的作用,作为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引导学生思维变化的指南针。

(2)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成果性评价

在小组协作学习结束后,需要请小组的成员对自己的小组在一节课或者某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做一个评价,在这个评价中应该体现:小组的学习收获,小组中表现优秀的成员,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可以在一个学期建立小组评价本,为学生建立简单的成长档案。

(3)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激励性评价

小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比赛与竞争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一些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中进行优秀小组的评选,小组竞赛都是促进小组成长的很好的方法。

小组协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笔者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和总结。

猜你喜欢
协作分组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分组搭配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怎么分组
协作
分组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