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
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遵义地区西部,素有“中国酒都”之称。东邻遵义县与桐梓县,南接金沙县,西界四川省古蔺县,北连习水县。仁怀县始建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历史上的仁怀县,包括了今仁怀、习水、赤水三县市地域。当时,宋王朝对边远的少数民族推行怀柔政策,“仁怀”,即取布施仁爱之心,怀柔边远之民之意。历史上仁怀曾隶属四川,清雍正六年(1728年),仁怀县随遵义府由四川划归贵州版图。1995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仁怀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是整个北方方言区少数保留古入声的方言之一。按声韵的不同,内部可划分为中枢、怀南、怀北三片。本文的仁怀方言主要是指老县城中枢镇的土语。发音合作人崔政,男,58岁,初中文化,从小生活在中枢。
1.1 声母(1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
p巴奔编比p‘批铺跑盘m妈毛马妹f飞分虎胡
t多灯打大‘t他台抖太l拉年奶念
ts知主坐正t‘s吃才产菜s三时史四z热人忍软
tɕ家几今井tɕ‘千祥浅欠ɕ西徐小下
k街改个干k‘开考卡口ŋ我咬硬岸x花禾火汗
ø衣鹅儿外
说明:
[t、‘t、l]的实际发音部位较普通话靠前;零声母
发音时有轻微的摩擦。
1.2 韵母(35个)
ɿ知字此四i米地气意u步土苦书y女区鱼雨
a他吓沙怕ia瘪家下牙ua化花瓦抓
o波多罗落io脚药钥角
ə墨客黑额iə接结七切uə竹毒独骨yə局决曲缺
ε班反单难iε面天千野uε乱关万川yε全劝冤远
ɚ儿耳二而
ai拜排买来uai快外欢怪
ei飞去车惹uei雷内贵累
au毛刀好敲iau表条小要
ou褒头沟手iou刘旧有友
ən门论更生in平丁今英uən滚横绳问yn军群云永
aŋ胖堂项窗iaŋ两羊样央uaŋ光黄双网
iuŋ龚穷容用uŋ朋风东空
说明:
韵母[u]与零声母相拼时,其实际音质为[v],与其他声母相拼时实际音质介于[u]和[щ]之间;[y]的圆唇度较弱。
1.3 声调(5个)
调类调值调型例字
阴平44高平衣天工中
阳平21低降题爸罗寒
上声42中降椅本老水
去声13低升擦大夺夹
入声22低平接不福得
说明:入声调发音较其他四个声调发音短促。
2.1 声母特点
①古知组、庄组、章组合流为舌尖前音ts、ts‘、s。如:诛=朱[tsu44]、师=尸[sɿ44]、池=齿[ts‘ɿ42]
②古来母和泥母及大部分疑母字合流为边音l。如:黎=泥=疑[li21]
④古影母和疑母开口一等字除歌韵(举平以赅上去,下同)字外,其余的字声母今读ŋ,如:安(影母)[ŋε44],熬(疑母)[ŋau21],歌韵只有“我”的声母今读ŋ;古影母、疑母开口二等字中有一些口语色彩较浓的字今也读ŋ,如“樱(影母)[ŋən44]、崖(疑母)[ŋai21]”。
⑤古帮母极个别字今读p‘,如“遍[p‘iε13]”、鄙[p‘i42]。
2.2 韵母特点
①山咸两摄舒声字今读开尾韵,这两摄的古开口合口一、二、三、四等舒声字分别读成[ε]、[iε]、[uε]、[yε]。如:“单山搬反贪站凡”的韵母今都为[ε],“闲篇片监险谦”的韵母今都为[iε],“官幻穿”的韵母今都为[uε],“全悬”的韵母今都为[yε]。
②东韵见系三等字有部分今仍保留i介音,读[iuŋ],如“龚供[tɕiuŋ44]”。
③与知庄章组日母拼合的臻摄开口三等入声质(栉)韵字、曾摄开口三等入声职韵字、梗摄开口三等入声昔韵字、深摄开口三等入声缉韵字以及所有的梗摄开口二等陌韵麦韵字、曾摄开口一等入声德韵字,跟与知庄章日拼合的山摄开口三等入声薛韵字、咸摄开口三等叶韵字合流,韵母今读[ə]。如:质=职[tsə22]、日=热[zə22]、湿=色[sə22]。
④深摄开口三等入声缉韵、臻摄开口三等入声质(栉)韵迄韵、曾摄开口三等入声职韵、梗摄开口三等入声昔韵、梗摄开口四等入声锡韵(溪母的“吃”字除外)的非知庄章及日母字与咸摄开口三等入声叶韵、咸摄开口四等入声帖韵、山摄开口三等入声薛韵月韵、山摄开口四等入声屑韵的非知庄章日母字合流,韵母今读[iə]。如:笔=别[piə22]、七=切[tɕ‘iə22]、立=猎[liə22]、击=结[tɕiə22]。
⑤宕摄合口一等入声铎韵与臻摄合口一等入声没韵非唇音字、臻摄合口三等入声术韵知庄章组及来母字、通摄合口一等入声沃韵(除影母“沃”字)、通摄合口三等入声屋韵烛韵知庄章组及来日母字合流,韵母今读[uə]。如:肉=辱[zuə22]、骨=谷[kuə22]、律=六[luə22]。
⑥通摄合口一等入声屋韵精组字及三等入声屋韵(除唇音、知庄章及日来母字)、合口三等烛韵(除唇音、知庄章组及日来母字)与山摄合口三等入声薛韵精组及喻母字、月韵见组字、山摄合口四等入声屑韵见组晓组字、臻摄合口三等入声术韵物韵精组见组字合流,韵母今读[yə]。如:速=俗[ɕyə22]、肃=雪[ɕyə22]、曲=缺[tɕ‘yə22]、蓄=血[ɕyə22]。
⑦与精组影母喻母拼合的假摄开口三等字与蟹摄开口三等字(除与知庄章拼合的字外)、开口四等字、止摄开口三等字(除与知庄章精组声母拼合的字外)合流,韵母今读[i]。如:写=洗[ɕi42]、姐=挤[tɕi42]
⑧入声韵尾p、t、k消失。
2.3 声调特点
①古入声字除大部分仍为入声,个别转入阴平(如“喝摸”)、阳平(如“膜察”)、上声(如“撒抹(涂抹)”),其余转入去声(如“插拔弱索”)。
②古咸摄开口一等合韵(除“拉”外)、盍韵(溪母的“磕”除外)、咸摄开口二等洽韵狎韵、山摄开口二等黠韵鎋韵的入声字今全部分化到去声。
③入声调全部来源于古入声字,如“白鼻滴独国六律色肉惜竹叶”。
1.p、p‘、m和t、t‘、l能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p、p‘、m拼合口呼限于u),不与撮口呼相拼。
2.f,k、k‘、x和ts、ts‘、s、z只拼开口呼、合口呼、不拼齐齿呼、撮口呼(f拼合口呼只限于u)。
3.tɕ、tɕ‘、ɕ只拼齐齿呼、撮口呼,不与开口呼、合口呼拼合。
4.ŋ只与开口呼相拼,不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5.ø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1.声母的比较: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加上零声母共22个声母,仁怀方言共18个辅音声母,加上零声母共有19个声母。仁怀方言没有舌尖后音[tʂ]、[tʂ‘]、[ʂ]、[ʐ],普通话中属舌尖后音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发作舌尖前音[ts]、[ts‘]、[s]、[z];没有舌尖中浊鼻音[n],凡在普通话中读[n]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读为[l];仁怀方言比普通话多一个舌根浊鼻音[ŋ]。
2.韵母的比较:普通话的韵母,一般认为有39个,仁怀方言只有35个韵母。仁怀方言中没有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ʅ],凡普通话中韵母是[ʅ]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为[ɿ];没有复合元音韵母[uo],凡普通话中韵母是[uo]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为[o];没有前鼻韵母[an]、[ian]、[uan]、[yan],凡普通话中韵母发[an]的字仁怀方言中都发为[ε],发[ian]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发为[iε];发[uan]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都发为[uε],发[yan]的字仁怀方言中都发为[yε]。没有后鼻韵母[eŋ]和[iŋ],凡普通话中属后鼻韵的字仁怀方言都发为前鼻韵[ən]和[in];没有后鼻韵母[uəŋ],普通话中韵母为[uəŋ]的在仁怀方言中韵母都为[uŋ];仁怀方言中有韵母[io]。
3.声调的比较:仁怀方言有5个调类,比普通话多出一个入声,调值分别是44、21、42、13、22,并且音程都较普通话稍短。
4.声韵配合的比较:仁怀方言[x]不与[u]相拼,普通话中念[xu]的字在仁怀方言中念作[fu];普通话韵母[ei]与声母[l]相拼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韵母成了[uei],如“类”念作[luei13];普通话韵母[ou]与声母[m]相拼的字,在仁怀方言中韵母成了[uŋ],如“某”念作[muŋ42]。仁怀方言中[k]、[k‘]、[x]可以和[o]相拼,如:“果”读作[ko42]、,“科”读作[k‘o44]、“火”读作[xo42];普通话中[o]、[uŋ]不能和零声音相拼,在仁怀方言中却可以,如“窝”读作[øo44]、“鹅”读作[øo21],“翁”读作[øuŋ44];[ai]、[au]、[ou]、[an]、[ən]、[aŋ]在普通话中可以和零声母相拼,但在仁怀方言中它们都不能自成音节,声母都变成了[ŋ],如“哀”仁怀话中读作[ŋai44]、“傲”读作[ŋau13]、“欧”读作[ŋou44]、“恩”读作[ŋən44]、“按”读作[ŋε13]、“昂”读作[ŋaŋ21]。
[1] 贵州省仁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仁怀县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 穆升凡.仁怀方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3] 穆升凡.仁怀故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