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明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中心校,吉林伊通 130700)
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集形、声、色、像为一体的信息,为教学和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审美对象,优化巩固练习环节,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小学语文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直接关系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学段、其他学科学习的质量,也就是说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情况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语文知识枯燥乏味,直接影响学习质量。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优化教学情境,创设一种新颖独特、学生喜闻乐见的氛围,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教师首先上网搜集有关双龙洞的一些资料,自制成适合本课教学需要的资料片,课上给学生播放,学生收看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之后学习课文、分析讲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和顺序描写双龙洞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谈看录像画面和教师讲读之后的感想,学生由于听觉、视觉共同参与到学习之中,促进大脑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发言积极踊跃,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这样教学,课堂结构得到优化,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抽象的语文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学生顺利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美是一种可以感觉到、看得见的事物,它生动形象,引人注目。美的这种表现形式,说明学生的审美活动不是运用逻辑思维而是采用形象思维获得的,这也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恰恰能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提高其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草原》一课是写景讲读课,它描写的景色美令人回味,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自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优美动人的景色,加上文章的朗读录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草原景色幽静的自然美。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对重点段落、重点语句也用投影呈现在屏幕上,那种蓝天、白云、绿地相互映照,羊群、鲜花点缀相间的优美场景映入学生眼帘,学生产生了愿学乐学之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理解文章内容后草原暮色。教师再点拨总结:“在那蓝色的天底下,那茫茫的草原就像漫无边际的绿毯。”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在感受到自然形象美的同时,感受到了语言美。如:教学《林海》一课时,运用现代化手段创设特定情境,学生由生动形象的画面到课本文字,又由文字到画面,心思脑想口说,品词嚼句,深入体会文意。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感知到理解,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均获得美的感受,从外表形象美中感受到文字语言美,这种综合美的感受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
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习惯作法是新课结束之后教师口述、板写练习题,形式呆板,千篇一律,学生感受乏味且费时费力。不能利用课内有效时间,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极为不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后情况大不一样,教师备课期间就把课后巩固练习题分层次制成课件,新课结束后进入巩固练习阶段,点击鼠标立刻将练习题呈现在屏幕上,学生按老师要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练习,一步一步进行下去,不仅改变了练习手段,而且省时省力,引发兴趣,收到了明显的练习效果,巩固了所学知识。
实际证明,恰当合理选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以生动、形象、具体的感知材料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文结合的形象画面优化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