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顾 敏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蕴涵着许多变量因素,有许多情况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只有通过成功的引导,才能使课堂呈现有张有弛、意趣盎然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引导的手段具有多样性,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教学语言是课堂上最主要、最常用的引导手段。我以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引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而动脑更应伴随始终。一旦失去学生思考的参与,所谓的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活动。但是,教学中学生思考停滞、一时“卡壳”是常见的现象,教师应迅速对个中原因作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因高度紧张而滞于思考,教师应该用亲切、幽默的话语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如,“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想到一点说一点,错了也不要紧。”“你能行!”等等。有时,学生因课文意蕴深远而无从思考,富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谆谆善诱:或将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或铺路搭桥,化难为易;或绕道迂回,旁敲侧击;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翠鸟》时,学生对“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个句子的含义一时领悟不出。于老师就给学生讲了一则典故:“读了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里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关公上阵前,曹操为他斟了一杯热酒壮威。关公说:‘等打完仗再喝。’关公斩了华雄回来,那杯酒还没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关公的武艺多么高强,行动多么……!”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知道了。这句话是说翠鸟的动作快,翠鸟早已飞远了,苇秆还在晃……”
小学生的模仿性较强,相对地说,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习惯于独立深入地思考问题。因此,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有不同意见时,教师若急于作出仲裁,既无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也失去言语交际训练的绝好机会。而应大胆放手,让他们各陈其由,各抒己见,让不同意见彼此交锋、碰撞、融合,在论争中辩明是非,求得共识。
我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问题:陈赓将军觉得对不起小红军是真的对不起小红军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里有学生认为对得起小红军,也有学生认为那为什么陈赓会觉得对不起小红军呢?这时,我并不是马上说自己的体会,而是因势利导,放手争议。让大家仔细研读课文,来深入讨论一下:是“对得起”还是“对不起”,要联系课文,说出根据来。经过争辩,学生统一了认识:陈赓将军是对得起小红军的,因为陈赓在极其饥饿疲劳的情况下要小红军上马,要给小红军青稞面。这说明了他对小红军的关爱,胜过关心自己。当他由于不明真相而“上当”后,又马上再找小红军。陈赓同志严以律己,自责“对不起小红军”,也正深刻地说明了他的“爱兵如子”,正是他对得起小红军的具体表现。
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当学生答问错误时,迫不及待地授予正确答案,充其量不过是“奉送真理”的平庸之辈。只有教师旁敲侧击,引而不发,待学生自我醒悟后获取的“真理”才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对于学生答问时的错误,有时,教师可以借助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暴露思维过程,从中自我发现错之所在,或从老师的追问中得到暗示,并在同学间讨论的启发下自我醒悟。有时,教师可以不予纠正,而以学生错误答案推出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其答案的错误。这种方法往往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学生很感兴趣。在笑声中,他们懂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有位老师教“冬眠”一词,师生之间就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师:(板书冬眠)“冬眠”是什么意思?
生:“冬眠”就是冬天睡觉。
师:照这么说,我们今天所讲的《冬眠》一课就是冬天睡觉了。我们冬天睡觉就叫“冬眠”了。
(“冬眠”两字加重语气,教室里发出笑声)
生:本课讲的是动物在冬天不吃不喝,只是睡觉。
师:噢——骑兵部队的战马到了冬天都不吃不喝睡觉去了,敌人来了怎么办?(笑声)
生:只有一部分动物在冬天不吃不喝睡觉去了。
师:加上一部分话就说得比较准确,比较严密了。
上述案例中,学生开始对“冬眠”一词没有很好的理解,教师没有用简单的否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在谈话中旁敲侧击,在愉快的对话中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感悟课文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或浮光掠影,或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不能作深入的探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寻微探幽,披文悟意,披文入情,从而走进文本的生命,走进作者的心灵。
有位老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对“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读,通过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含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入。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的“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6:蹭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生7:蹭出了友谊。
生8:蹭出了顽皮。
生9: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
生10:蹭出了乖巧。
生11: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外的问题,甚至荒诞不经,怪异可笑,教师若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将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若冷嘲热讽,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信口开河,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最好的办法是,静观其变,不急不躁,寻求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相机诱导,引向正题。
一位老师教《五彩池》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问那位学生。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五彩池的美?
(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美、读美、品美)
当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有了充分感受,由衷赞叹它的美丽,进而迸发出向往之情的时候,教师话锋一转,回到这个问题上去:“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谁不想去游一游呢?那个比菜碟大不了多少的池当然不能游了,然而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的那个池倒不妨试试。可是,同学们,那么美的池,那么干净的水,那么亮丽的自然风景区,你忍心去游泳吗?”“不忍心。”学生齐声回答。
就这样,这位老师凭着沉着和机智,巧引妙导,把棘手的、尴尬的问题转化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轨道上来。当然,对那些老师实在无法解答一时也无从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不妨如实相告,留待课后解决。
“风筝飞千尺,缘自绳在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引导艺术,是教师智慧的闪光。其运用的手法是十分灵活的,教师可以因时因势、因人因情去灵活地调整。但不管怎么运用,都应恰到好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