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祎 袁 野
循序渐进式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刘 祎 袁 野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速度加快,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在生活上存在着各种困难。要彻底解决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问题,需采取远、中、近期三步规划,循序渐进式推进。
(一)在政策层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就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当地政府要摸清辖区内留守老人的具体人数、基本生活状况,建立留守老人信息数据库。实行领导联村、干部包村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每个乡村干部负责帮助老人的生产生活,并将其帮扶结果纳入年终个人绩效考核。同时把各村留守老人的资料分发给乡村卫生室,要求卫生室为留守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保障老人们有病能得到及时诊断、医治。卫生部门要协助大病住院老人的合作医疗报销能在现场及时结算,避免入院老人遭遇无力往返奔波的困扰。民政部门把大病事后救助,改为事前、事中救助,切实解决留守老人大病不能医,病中无人照料,家庭生活困难等应急之需。
(二)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在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中,尤其要对青年农民强化孝道教育。司法部门要把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纳入工作重点,对老年人优待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保障各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三)政府要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社区书屋建设、数字电视入户工程进度。成立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改善农村枯燥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由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逐步建立老年人自愿者义工服务组织。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环境卫生治理、房屋修缮、陪老人聊天等日常服务。教育系统动员在校学生组成义工服务队,利用周末时间走访慰问农村老人,陪他们聊天、做家务,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五)兴办农村养老福利机构,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路子。在集中收养五保老人基础上,调剂适当床位对留守老人提供代养服务。地方政府从转移支付的可用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留守老人养老补助金,为这部分特别困难的留守老人入院代养提供经费支持。
(六)尽快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助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随着城乡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农民生育子女数的减少,对高龄老人提供生活补助势在必行。近两年来,全国很多省市进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行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三结合”新型农保模式,农村老人满60岁以后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在满70或80岁后可以再领取一份国家补助养老金,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陕西省旬阳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