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600)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我国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从我国工业起步早、已基本实现工业化进程的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像马边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工业起步晚,经济底子薄,如何在这场深刻变革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确保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又要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
当前以至今后若干年内,马边将经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时期。就目前马边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言,还未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与东部沿海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相比,我们已落后了一大截,如果不能抓住当前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全面加快马边县工业化进程,我们不仅将落伍于时代,还将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后腿。因此,县委提出“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不仅符合马边的实际,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马边经济底子薄,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较差,制约性因素较多,全县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基本形成了依托磷化工、水电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
近年来,马边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42亿元,较2006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13.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0.61%,年均增长23.23%;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比2006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25.8元;磷矿年生产能力达150万吨,黄磷年生产能力达3.5万吨,煤炭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小水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91万元,比“十五”末净增4.68倍,实现利税1.92亿元,比“十五”末净增3.63倍。
纵观全县整体经济形势,近几年经过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的艰苦打拼,全县已基本实现了自“天保工程”实施以后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磷化工、水电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产业格局,为马边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全县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和人均收入等方面来看,经济落后的局面并未完全打破,经济结构性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状况并未完全改变,人民群众较低的生活水平并未完全提升,而且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全县面临的依然是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题,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马边县委、县政府提出依托资源、发展工业、走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这一思路是根据马边的实际提出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显著的。同时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显露出来:一是资源的低效利用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资源的低效利用,不仅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无法使经济规模得以快速扩张、经济水平得以快速提升。二是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从长期效果来看将使我们的发展得不偿失,也与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不符。当然,就全县经济发展的条件,在目前乃至于今后一定时期内,县内经济增长还不能完全摆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格局、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的格局、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磷、水电资源是县内的优势资源,是全县工业发展的依托,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状况也不可能很快消除。要使县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以资源节约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全县面临的将是加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当前我们需要亟待研究并解决的突出问题。
进入本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大力进行水力资源开发,一大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地方经济的进一步扩张,需要更多的电力作为支撑,需要更科学合理的电力运行管理作为保障。但目前全县电力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电力运行网络较为繁杂,电网缺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的机制,电力运行事实上是一种无序状态。这不仅降低用电质量,无法保证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安全用电,更有可能对马边县扩大工业规模,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是用电网络繁杂。全县已建成并投运水电站三十多座,总装机容量已有近四十万千瓦,分属四个不同的网络输电,即四川马边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网络、马边能源公司网络、马边长河电力公司(蜀南公司)网络、马边波罗等一批电站直接通过自己建设110千伏线路上国网。这种多网体制不仅造成重复建设电网,电网资源浪费大,运行成本增加,而且对地方用电造成影响。二是供电机制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多个电网供电机制不一,各自为政,有的专供县内,有的余容上网,有的全部输送大网售电,这种情况对县内生产生活保障供电有很大的局限。三是电价机制对工业经济产生影响。工业供电根据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对电力定价。与省内其他地区趸售电价比较,马边县居于中等水平。如果不能保证工业用电的价格优势,则会对马边县招商引资产生不利影响,对现有企业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带来损害。四是没有建立合理的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即实行地方留存部分电量的政策。地方对水电开发企业出让了水电资源开发权,却不能获得地方用电权利,这对地方合理分享资源权益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不公平的。上述原因所致,全县虽然水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开发量也较大,但地方供电却不足,甚至已对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
多年来,马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开发,这是工业经济起步期无法回避的现象,而发展资源型工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但无庸讳言,我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力度仍显不足。一是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对自然生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生物资源特别是渔业资源损失极大,且缺乏相关的政策和保护措施加以制约和恢复。二是磷矿资源开发和黄磷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监管约束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力度不够。
马边县内磷矿资源丰富,对磷矿的开发目前主要以原矿出售和黄磷生产为主,虽然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50万吨规模,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却不是十分明显,产品的初级化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扩大和企业内力的增强。磷化工产业发展方式落后,依然沿循着高消耗、高污染、低层次、低水平的生产方式,还没有走出资源利用的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路子。
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事关地方长远发展;强化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则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地方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加快完善电力管理体制。制定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对全县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逐步消除多网运行、多头管理的状态,实行“一县一网一公司”的管理模式,以便于整合电网资源,形成区域电力优势。
2.科学规划,加快电网建设。改善马边电网状况,建设坚强的、能够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电网,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必然要求。应依靠和利用已建的220千伏天宫庙输变电工程,将全县各电站纳入统一的电网中。尽快建设支撑马边磷化工和其它高耗能企业的变电站。
3.结合实际,确立科学的电价机制。为实现把马边县建成四川重要磷化工基地的目标,应积极推进磷矿资源的整合,形成以大型磷矿开采、磷矿洗选、磷矿深加工为主的磷化工生产链,加快电网和电源点建设步伐。要抓住省电力公司定点扶贫马边的契机,建设坚强电网,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符合马边县实际的电价优惠政策,通过统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吸纳电量满足高耗能企业生产的需求。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鼓励和吸引外来企业到马边投资。
4.建立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实行地方留存部分电量的政策。对规划和已建电站上网外送电量时,需按比例留存马边,以解决县内发电量高价外售、县内用电量高价外购的现状,切实保证地方工业的用电需求。对此,可以学习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建立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将地方留存部分电量作为扶贫措施加以实施;二是通过地方立法对地方留存部分电量加以确定;三是对全部输送大网售电的企业征收水资源开发补偿费作为县内购电差价。
客观上讲,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确实是一对矛盾,特别是像马边这样工业刚起步、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地区,矛盾更为突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都曾经历过环境遭到破坏的痛苦,待经济发展后又回过头来治理环境。这样无论是对人民生存环境的破坏还是造成的经济损失,代价都太大,我们不应该走这样的老路子。环境是发展的载体,离开了载体支撑的发展是脆弱的,牺牲环境也是与我们发展目的相悖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发展经济是时代的主题,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满足人民需要。因此,必须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依托资源开发,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节约型、效益型、环保型的资源开发路子,力争把环境破坏的程度降到最低。
1.强化政策引导,增强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首先要加大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舆论宣传与引导,增强产业升级的紧迫感。二是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纳入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通过制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县内实际的阶段性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高投资增长质量,降低无效投资和低效投资,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调整空间。三是根据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尽快制定和完善切合马边县实际的地方性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并形成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政策、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空间布局引导政策和科技创新引导政策等,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四是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2.运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手段来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支持,督促其整治;要改革环境执法监督体制,创新环境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提高环境执法监督能力;水电开发对马边县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应该研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测评估和整治力度。马边县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无专职的监测网点和监测设备。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环境保护监测网点,引进和培训专职环保人员;加快建成县内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治理公共环境的污染,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尽快打破磷化工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高耗低效的局面,努力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延伸产业链,向资源利用的纵深发展,充分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在价值。加快对现有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力求上规模、上档次、要效益,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的需要。
在马边工业结构中,磷化工占很大比重。工业结构单一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来说风险很大,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很大。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的资源优势,增加对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投入,扩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规模。马边旅游资源丰富,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建设,尽快形成旅游市场。要使绿色产业成为马边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