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书乘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扈书乘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对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略,即文化强国战略,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强国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前,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要把握五个基本原则。
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是这个民族在独特而漫长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是这个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内在活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立身之本。社会发展,根不能断,传统不能忽视。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对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略——文化强国,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把文化强国确定为国家战略,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空前凸显。有海外媒体说,它的历史意义,不亚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是一次中国命运的大转折。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应该可以成为中国命运的又一次转折。
人不能没有灵魂,社会不能没有文化。一个人,分解开来不过一堆骨骼、皮肉、毛发和血液,而一旦组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精微奥妙、生动活泼、极其复杂的生命。原因就在于,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的灵魂在,有了它的统摄,人就成了万物之灵。国家、民族和社会也是一样,没有文化这个灵魂的统领,地盘再大,人口再多,资源再丰富,国库再充裕,也无异于一盘散沙,百无一用。庄子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这个道理儒家更为明了。《中庸》中记载了一个“子路问强”的故事:“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1]大意是:子路请教孔子什么是强。孔子说:“你说的是南方人的强,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自己所谓的强?懂得用宽容柔和的品德去教化人,遇到不讲道义的人也不针锋相对,这是南方人的强,有修养的人选择这种强。铺着铠甲枕着刀枪就可以睡觉,死了也不觉得遗憾,这是北方人的强,勇武的人选择这种强。所以有修养的人待人随和而不丧失原则,是真正的强;处事合理而不走极端,是真正的强;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不因受挫而改变志向,是真正的强;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至死不改变自己的道德操守,是真正的强。”离开先进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再强,也会变得不堪一击,这也是千百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
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权力控制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后,根据法家先驱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立郡、县,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一统天下的秦朝,除了政治上的高度集权,还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秦国从中国西部一个边陲小国最后一统天下,军事力量可想而知。秦统一以后,吸取了列国纷争的教训,也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实行了两个严格的军事管制措施,一项叫“销锋镝”,第二项叫“弛武备”,把所有的武装力量全部集中在始皇帝手里,百姓是名副其实的手无寸铁。政治上严密控制,军事上强大无比,却“弹指间灰飞烟灭”,秦朝却只传了两代15年便草草收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文化建设的薄弱。秦朝文化建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文化专制,重刑治轻德教,知强不知柔。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2]一个温润的社会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强大。这种温润,只有文化可以提供。秦始皇和他重用的法家不懂这个道理,造成了速亡的下场。
另外一个例子即是晚清。1860年,从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制造业来看,晚清的中国占了世界总量的19.7%,位居第二,与占比最高19.9%的英国几乎不相上下,远高于美国的7.2%和日本的2.6%。1870年,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占比高达17.3%,排名第二的是英国,占9.1%,第三是日本,占2.3%,此时的美国仅占0.9%。即便到了清王朝行将就木、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中国的GDP占比依然达到11%,位居世界第二,领先于英国的9.0%和日本的2.6%。当然,此时美国上升到15.8%,成为世界第一。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晚清身为经济大国却屡遭欺凌,让“蕞尔小国”打得满目疮痍,中央政府狼狈逃窜,原因何在?表面的原因是制度,根本的原因在文化,正因为文化的封闭、落后和腐朽,导致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政府腐朽、民风凋敝。教育家严复先生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时说:“华夏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
统观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已经引发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坦诚地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3]从近期媒体披露的情况看,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不仅经济领域,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一些混乱现象,追根求源,都与文化建设的滞后有直接关系,加强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的强,不是勇武剽悍,而是有坚定不移的道德操守,这种道德操守就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国家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民族长足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枢机所在,是国家的真正实力。必须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恰在于此。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塑造核心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是迫在眉睫的筑魂行动、强基工程、固本战略。如果仅从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来理解文化强国,无疑是曲解和矮化了中央的决策,也就失去了这个战略的意义。现在看来,各个层面对于这个战略的理解还不够精准,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有些人一强调文化就排斥经济,一强调道德就排斥利益,这是片面的。客观而言,从生到死,没有一个人离得开利益,追求利益是人之常情,古来如此。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南京金山寺与住持法磐和尚有一个对话,他指着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问:“江中有舟几许?”法磐说:“有舟两只,一舟为‘名’,一舟为‘利’”。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便以传承文化价值为己任的孔子也从不否认这一点,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人一生努力,读书学习、辛苦劳作,说到底,用佛教的话说,都是一个共同的目的:离苦得乐——自己离苦得乐,帮人离苦得乐。《易经》全部道理也是一个目的:教人“趋吉避凶”,都是教人如何求利。
但求利应该遵循两个前提:一是是非判断,二是手段选择。哪些利可以求,哪些利不能求,什么样的手段可用,什么样的手段不可用,这个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就叫做价值观。由于社会经验的不同,人与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判断做事,利益冲突时就会发生矛盾,社会就会混乱。乱的结果是不仅得不到利益,还会互相伤害。为了防止这样的结果,人们在长期的磨合中就会形成一些共识。按照这些共识去做事,大家就能避免伤害,得到各自该得的利益。这些共识,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道德规范,古人称之为“义”或“道”,就是人应该走的道路,人生正道。按这个正道走,所得就是大利、真利、长远之利,所以《易经》说:“利者,义之和也”。否则即便眼前得利,必定招致后患,“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人家必有余殃”。可见,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是喊口号,既是修养境界,也是人生智慧。
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伟大的实业家、“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精到地领会了孔子的智慧,把《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他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为:既讲精打细算的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即讲求义利统一。日本经营四圣中惟一在世者稻盛和夫把自己的经营哲学总结为“敬天爱人”,即敬奉天道、关爱世人。利他,是他经营企业的首要理念。他把自己的成功总结为一个方程式:成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思维方式亦即哲学,包括理想、价值观。价值观错误即为负数,热情和能力数值越高,得到的负数越大。经商办企业如此,社会发展也是如此。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干劲越足、越能干,造成的危害越大。做任何事情,方向永远比速度更优先。
很多人看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总习惯于看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其实这些国家的强大,首先在于文化的强大,在于他们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笃定坚守。
比如美国,几乎每一件文化产品,都是弘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美国精神为己任。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就是一个美国精神的宣传员,而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比如一部大片又常常能够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样一来,全球的财富就顺着这样一个个链条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人们消费的不仅是美国产品,更是美国文化,天长日久,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价值观甚至生活方式。
日本的核心精神,有人归结为“集体本位主义”,对这一核心价值的集体认同是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人的团结、秩序和敬业在国际社会是久负盛名的。去年的大地震,面对严重的灾难,日本民众表现出的镇静和秩序,让全世界为之感慨。“集体本位主义”也叫“和文化”,是日本的主体民族大和民族借鉴中国传统的“和”观念形成的文化价值观。隋末唐初,日本第30位天皇敏达天皇在做太子时,制定了治国纲领《十七条宪法》,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意即“和谐最重要,随顺是根本”。“和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千年不变,堪称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典范。
韩国也有着和我们同宗同源的文化,其国旗就直接取自中国的太极八卦图,其中的太极寓意阴阳和合、生生不息、协调运转;乾卦代表天、父、男,坤卦代表地、母、女,坎卦代表水、月,离卦代表火、日,都是两两相对、和谐运行的关系,象征着民族融合与和谐发展。韩国人从中汲取了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精神,形成了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韩国人是以团结一致、奋勇拼搏而自豪的民族。这几年国内引进的韩剧很多,我们看到,韩国的宫廷戏少有戏说、打斗和勾心斗角,宣扬的都是这样一些精神:团结协作、自律爱国、邪不压正。韩国的娱乐圈也有不少乱象,但文化产品的价值承载责任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文化产品的责任就在于,激励人们向往阳光、消除阴暗。而我们的很多文化产品,既缺乏这样的责任感,也没有这样的表现力。谈到《阿凡达》的全球火爆,导演陆川曾经感慨地说:“电影是讲一个民族精神的信仰,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中华民族的信仰。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要孝顺,我们对小动物要有爱,对地球要爱。我们的信仰在哪里?这个是电影人要不断地去深化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为什么《阿凡达》能那么火,原因就在于它传达的是一种对人性、对环境的信仰。你看美国人内心的纯净,像孩子那样面对这个世界的状态。电影只有做到这个份上,你才能跨越自己的国界去影响全世界其他人的感受。因为电影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电影和电影PK的时候,真的不是钱而是你的精神力量,你有没有这样的精神和感召力,这个其实是一个挺可怕的事情。”[4]
正因为深知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有的国家在强力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地打击其它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抑制对方、壮大自己的目的。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位国务卿,也是中央情报局的缔造者叫杜勒斯,提出了一个非暴力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动战略,叫做“和平演变”,主张通过文化、经济等方式的交流进行思想渗透,达到瓦解对手的目的。根据这个战略,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形成了一个对华外交“行事手册”,内部代号叫做《十条诫令》,其中有四条都是直接针对中国赖以发展的精神价值,如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青年,尽一切可能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破坏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等等。当然,这样的计划不仅针对中国,俄罗斯的亚·季诺维耶夫《俄罗斯的实验》中披露了杜勒斯一段关于和平颠覆苏联的讲话,是《十条诫令》的最佳诠释,令人警醒。杜勒斯说:“我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用错误的价值观去转换他们的价值观,并使他们相信这些错误的价值观。我们要在俄罗斯内部找到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的盟友和帮手。这样一幕接着一幕,我们要演出一场大型悲剧,让地球上一个最难驾驭的民族走向毁灭,并最终让它的自我意识不可逆转地归于泯灭。例如,我们要逐渐把文献和文化中的社会内容的精髓抽掉。……所有这一切我们都要娴熟地、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之培养出来,让它们花繁叶茂,蓬勃发展。而且,只有很少一些人能够猜得到,或者懂得其中的奥妙。但是,我们要使这些人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化作人们的笑料,并找机会诬蔑他们,把他们说成是社会的渣滓。我们要把道德的基础铲除和摧毁。我们要永远把年轻一代作为主要依靠。我们要让他们丧失斗志,腐败堕落,溃烂变质。”[5]苏共下台、苏联解体,原因很复杂,但各种资料证明,对核心价值观的有计划打击起了巨大作用。有学者说:“前苏联的颠覆,说到底是文化上的失败,失掉民心,今天的复苏也得益于文化整体的复兴”。[6]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六中全会《公报》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表态。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中都有进步和落后的东西,只有合理地借鉴和传承,才能塑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当代进步文化。尤为重要的是,西方文化只能借鉴,传统文化才是根本。因为传统是根植于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是无法断除的,任何一个民族,应该学习外国人,但永远变不成外国人。一味自卑与崇外,最终结果一定是如庄子所言“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所以,塑造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理性而必然的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这就要追溯到中华文化的源头,古老而又神秘的《易经》。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学生们做了一场《论君子》的演讲,希望中华学子能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其引用了《易经》中的两句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这八个字就被写进了清华校规,并最终成为清华校训。这两句话就是《易经》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出自乾卦,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坤卦,原文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时”与“位”。“时”是时机、时间,“位”是位置、角色。《易经》各卦都是针对不同的“时”与“位”,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演绎,告诉人们,当处于什么时间、什么位置的时候应该如何自强、如何修德。把握了这个精髓,再去研究《易经》,就会感到豁然开朗,不会误入歧途。而后世无论朝代如何更迭,都没有离开这个核心精神,所有的文化经典,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人们处于什么时间、什么位置的时候如何自强、如何修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北大教授、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称它为“中华民族精神”。所以《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不仅因为它年代最早,更因为它文化精神的根本性。
有了这个源头活水,中华文化就开始了它生生不息的伟大传承。春秋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第一次系统化和大繁荣的阶段,诸子百家相继登场,“自强、厚德”的乾坤精神也第一次被具体化,早期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是齐国宰相管仲。众所周知,他对经济建设非常重视,曾说过:“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很多人由此误认为他重视经济建设,忽视文化道德,其实不然,在文化道德建设上,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四维说”,认为礼、义、廉、耻是治理国家的四个根本、四大支柱,缺一不可。“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个治国理念,贯穿了管仲治政的终始。可见,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不但是经济、军事上的强大,更有文化教育上的保障。“四维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民国时期,蒋介石据此提出了“四维主义”,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认为只有“礼、义、廉、耻”,才能“挽救堕落的民德与人心”。
管仲之后近百年,孔子出现。孔子在道德文化建设上的贡献可归结为“仁本礼用恕行”。理论上,提出了一个“仁”的概念,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这个概念包含了人在社会不同领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道德,比如孝、悌、谨、信、智、勇、忠、恕、恭、宽、敏、惠等等。《论语》所记载的,都是这些道德标准的具体化。实践上,倡导一个“礼”的规范。仁是内在的道德修养,礼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有仁德必能行礼。而仁和礼都必须通过与人交往才能表现出来,这就要做到以同理心待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与人相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才能把修养的仁德外化为适当的礼节,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这是行仁的方法和关键,孔子称之为“恕”,具体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了恕,就是自觉在按照仁的要求践行礼的规范,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克”在先秦时期更多的含义是“能够”,而不是“克制”,“己”是自觉。“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北宋五子”之一的大儒程颐,研究儒家思想得出了一个观点:“灭私欲则天理明”。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人看不清真实的道理往往是物欲熏心、利令智昏,只有努力减少物欲,才能逐渐看清道理,所以老子强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再如孔子眼中的君臣关系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当领导的要礼待下属,做下属的要尽职尽责。这样的思想在今天也不落后。当领导的如果不能礼待下属,甚至胡作非为,那就该辞职,隐身而去,“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甚至有几分道家的味道了。孟子没这么好脾气,主张做下属的可以根据领导的表现,选择适当的对策,叫做“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甚至有几分现代民主的意味了,而且孟子还明确说过,对一个国家而言,君王不是最重要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生于战国时期,提出了“四心说”(或称“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性之中本有与生俱来的四样东西,叫做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人美德的发端,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扩充四心。四心扩充起来,就能够具备仁、义、礼、智等美德,可以治国安邦。四心得不到扩充,美德就会丧失,连孝敬父母都不可能做到。“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但孟子说,由于外在的影响,稍有不慎,四心很容易丧失。学习修养就是要把丧失的四心找回来,叫做“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但可悲之处在于,人丢了东西后会赶快去寻找,心丢了却常常不知道找,以至于迷失了自我。“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这就要有人教育引导,“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努力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防止私欲膨胀。《孟子》和《礼记》都谈到一个观点,叫“君子远庖厨”。远离这些杀生之地,是保有人心善性的一个重要智慧。
孟子和梁惠王有一段对话,非常生动地表明了原始儒家在人性问题上的鲜明主张。孟子建议梁惠王实行仁政,梁惠王说做不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喜欢逞强斗勇。勇是人欲,谁都希望自己勇敢。孟子告诉他,好勇没错,但勇有大小之分,要逞大勇,要像文王那样,“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梁惠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喜欢财货。孟子说,喜欢财货也没有错,要懂得别人也会喜欢财货,要“与百姓同之”,帮着老百姓都发财。梁惠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喜欢美色。孟子说喜欢美色也没有错,要懂得别人也会喜欢,要想办法让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让你的国家“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这才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有私欲不可怕,关键是能否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便是仁爱,只求自足便是私欲,圣人之道在于推人欲而灭私欲。
西汉时期,董仲舒把“信”与孟子的“仁、义、礼、智”并称,提出了“五常”的概念。“常”是“长久”、“恒常”、“不变”。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人立身处世应该遵守的五大不变法则,叫作“五常之道”,是治国为政者必须切实维护的道德准则。
到了宋朝,有人在综合历代修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八德”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主张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孝”和“悌”,把家庭道德置于首位,体现了儒家关于孝悌之道是一切修养出发点和根本点的主张。这是很有道理的,也非常务实,修德要抓住根本,从身边做起。最为切近重要的关系首先就是父母兄弟。《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能够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弟,就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好公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清末民初,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一批进步思想家开始探索继承传统道德、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华、建构中国新道德,最终由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一个新的“八德”说,叫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的突出特点,一是把“忠”置于了首位,突出了“国家至上”的现代理念。二是增加了“平”,引入了现代的平等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于是就有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八荣八耻”,以及以“八荣八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无论如何变更损益,都没有也不可能离开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客观地说,新时期的价值观建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内容过于繁杂、传统继承不够、示范引导不力等,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提升。当前尤为突出的,是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内生动力。
几千年的历史洪流,中华文化传承至今,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而且时代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应该做到“五要五不要”。
传统文化中有道有术,道是根本的道理,术是落实的方法。道理具有根本性和宏观性,是不变的,方法具有适用性和操作性,是应该根据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的。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注重把握道,不要过分纠缠于术,这就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传统文化学习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专门研究术的东西,甚至拿着放大镜从中寻找所谓谋略,牵强附会地应用于职场、商场甚至生活,美其名曰“国学成功学”,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无益于德行修养和成就事业。做事必须讲究方法,但方向永远比方法更重要。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以方向,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参悟道理。
现在“技”和“术”经常连用,但“技”和“术”是有区别的,“术”强调的是方法,“技”侧重的是能力。道的落实,既要靠方法,更要靠能力。比如实行仁政,不能只讲道理,更要能够通过经济建设改善百姓生活,通过军事建设保障国家安全,通过文化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这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能力做基础。传统文化当然首先传播的是价值观念,但从不轻视从事具体事务的能力。
比如孔子教学,主要的内容是“五经”(《诗》《书》《礼》《乐》《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经”教的是道理,“六艺”教的是能力。孔子从30几岁就开始办学,是因为他在两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孔子不是一个只会讲道理的迂腐书生,他有着十分卓越的治世才能。他年轻时曾在鲁国大夫季孙氏家中做过委吏,相当于仓库保管员,来往账目十分清楚(“会计当”)。后来又做了管理畜牧的小官乘田,牛羊都饲养得很好(“茁壮长”)。51岁时做了中都宰,史书记载,“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一年时间干成了全国典型,继而被提拔为小司空、大司寇直至“摄行相事”,结果“三月,鲁国大治”。
孟子也很懂得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行仁政必须从划分土地界限、发展生产开始,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他曾给梁惠王提出过十分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叫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孔孟不是书呆子,继承传统文化要全面把握这种精神,不要一提文化就轻视经济,一提道德就否定利益。要两手抓两手硬,像温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所说的那样,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
与时俱进就是前面所说《易经》中“时”的精神,《易经·损卦》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卦》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是随着阴阳二气的消长发展变化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把握时势,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行动。中华文化的源头就有了这样可贵的精神,所以不能简单说传统文化是保守文化。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人。孔子自己也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8]“义”就是合宜,即放在当下境况做适当的调整。“时”的精神贯穿了他的全部思想和一生实践。《礼记·礼器》中说:“礼,时为大。”孟子与齐宣王关于“寡人有疾”的对话,足见他持经达变的功夫。
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如此,要放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继承核心精神,做到持经达变,而不要以古非今、泥古不化。比如有人主张学习传统文化,就要恢复过去的衣着服饰、礼仪节度,甚至有人为了宣扬悌道精神,抨击独生子女政策,这显然是开历史倒车,不是弘扬而是糟蹋了传统文化。
要处理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当代先进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历代各民族甚至外来的先进文化(比如佛教),所以才能够历经时代变迁始终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当今时代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正是互相借鉴、浴火重生的大好时机,要以开放的胸怀,取众家之长,繁荣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多年来很多人犯了妄自菲薄的毛病。中华文化不是一无是处,现在也应注意不要妄自尊大,中华文化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中提出了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明治维新有“和魂洋才”的说法,值得借鉴。守住传统才能保持民族特性,兼容并蓄才能汇聚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共同使命。
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道德修养,而提升道德修养的最有效方法是反求诸己,也就是时时对照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进行反观自省、改正提升。儒家认为,这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先要正己,才能正人。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庸》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修养君子道德,就像射箭一样,不中靶心必须检讨自己的技术,不能从外面找原因。孔子之所以成为至圣先师,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告诉我们修德、敬业、徙义、改过是反思的重点。曾子则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认为反思的重点是做事、做人和学习,与孔子之说异曲同工。曾国藩把反省日记一直写到去世的前一天,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美誉。牢固树立反躬自省的理念,时时对照人生正道作深刻检省,个人的德行修养才能渐次提高,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使人高尚的不是本能而是理性,让人敬仰的不是外物而是德性。一味顺着本能攫取外物,再多的拥有也不过是惟利是图的丑陋标签。这样的人表面再光鲜也终被鄙弃,这样的民族表面再强大也终将灭亡。免此浩劫,必先懂得道德文化的珍贵,继而从我做起,付诸行动。充满德性光辉的生活才美妙而有意义,才有真的富足、和谐与发展,此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中庸[M].
[2]道德经[M].
[3]温家宝.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等改革[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4/18/content-22381602.htm.
[4]文松辉,黄维,雷志龙.《阿凡达》为何火?陆川:电影要讲民族精神的信仰[EB/OL].http://culture.people.com. cn/GB/87423/11692974.html.
[5]中情局绝密纲领——用普世价值对抗爱国主义[EB/OL].http://r.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6/28/78/5-1.html.
[6]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告别演说——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EB/OL].http://blog.renren.com/share/432579653/12557593600.
[7]孟子·梁惠王上[M].
[8]论语[M].
(责任编辑 胡爱敏)
book=93,ebook=93
扈书乘,中共济南市委第二巡视组组长(邮政编码250099)
G04
:A
:1672-6359(2012)04-0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