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岩 孟姝刘晓明
我国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区域性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地以信息化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新途径,在平台建设中表现出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及平台相互融合、多种模式并存、注重增值服务、垂直深耕发展等特点。目前存在法规不完善、规划不统一、组织机构不健全、平台功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的组织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平台的广泛有效应用。
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交易额年均增长28%。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带动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350万,电子商务行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我国是典型的区域经济,80%以上的中小企业立足于本地服务与销售,再加上人口基数大、信息技术普及不均匀等现实情况,电子商务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必须且应该有适合本地化推广的商务平台支撑。
目前,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已初具规模。平台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基本具备,信息服务网络逐步铺设,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网上商城、安全认证体系、支付网关和安全支付结算体系等项目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地域特点,加大了对信息化、电子商务的投入,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帮助和引导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降低成本、扩大销路,促进了当地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深入应用。例如福建省从2007年起连续3年每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扶持1万家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对新设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专业公司,按照其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资助。杭州市从2009年起财政每年新增安排3000万元资金,建立“电子商务进企业”专项资金,建立起了占浙江省七成以上、约占全国半数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广州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资2亿元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之都,2010年连续出台多项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并计划投资3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扶持资金,以补贴1万家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上海市将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写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使之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深圳市政府每年投资5亿人民币,积极应用RFID等新技术,加速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监管机制在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网店实名认证规定到商务部颁发的《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网络购物予以政策支持。央行对网购支付业务在门槛设置、权责等方面也有了明确规定。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商务服务已全面覆盖商业经济各个方面,呈现出了较高的普及化与常态化趋势。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实体服务业结合程度不断加深,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已形成直销、求职、在线银行、电子政务、电子采购、B2B交易、合作商务、移动商务、拍卖、旅行、在线出版、消费者服务等多种经营形式,除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C2B(Consumers to Business)、C2C外,创新出了G2B、G2C、O2O、PT37(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而搭建的高度产业集群式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多种模式。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广东塑料交易所将商业银行货押融资服务引入行业;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如广州市花卉、酒店用品等市场、佛山市乐从镇家具、钢铁和塑料等市场,各自形成了一批专业化、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和网上网下市场协同发展模式。一批本地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如东莞市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团购在线东莞站等B2B、B2C领域的平台,以及东莞网、卓博网、阳光网、富民服装网、“松山湖淘宝创业园区”、“虎门黄河时装城”、“中国服装批发网”等。此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都已先后与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淘宝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浙江专区”、“江苏专区”、“广东专区”、“福建专区”等,在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开发支持的同时,统一区域品牌,集中批量提供本地化的企业产品信息。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向促进产业链整合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集成创新的突出特征。区域产业集群供应链全程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开始涌现,并不断完善和深化。
区域性电子商务是由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催生的,近年来与区域经济特色相关性越来越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都走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浙江拥有大量出口加工型中小民营企业,催生出一批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为企业主搜寻商机、牵线搭桥的B2B网站。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形成了以搜狐、新浪、新华网、人民网等巨头为主的大型门户矩阵。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区域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等业务深度融合,在工业、农业、旅游业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垂直化细耕程度不断加深。实现更有针对性、特点更突出的专业化信息服务。如浙江产业集群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网站集群”,如皮革产业的“中国皮鞋信息网”、领带产业群的“中国领带网”及“中国领带在线”,袜业产业群的“大唐袜业网”,制笔产业群的“中国制笔之乡”及“中国笔业网”,电器产业群的“中国电子电器网”,五金城的“全球五金网”、“中国五金网”、“中国科技五金城”、轻纺产业的“网上轻纺城”、“全球纺织网”、“中国纺织网”、皮鞋产业群的“中国皮鞋网”等。上海特色电子商务则直接服务几大优势行业,与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批如东方钢铁网、爱姆意机电网、中昊化工网等行业性强的B2B交易枢纽。
社区化电子商务是一个低成本获取用户的方式。艾瑞网在2008年中国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社区电子商务概念,并分析指出社区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在于聚集用户,营销更为精准;众口相传,利于商品口碑传播。企业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推广更具针对性,往往可以引发用户的团购行为。电子商务企业充分把握这一趋势,通过开设socialshop(社区店铺)和微博店铺的方式发展“粉丝数”,利用好友之间的互动获取更多的流量。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借助社区电子商务实现赢利,例如耐克的腾讯认证空间粉丝数已经超过了600万人,另外厦门小鱼网、常州化龙巷、北京55BBS、上海篱笆网等已经成为本地用户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载体,在电子商务化营销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首先,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不断“与时俱进”。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业务服务平台采用独立平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依据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特点及所面对的消费者、市场等诸多因素量身打造,为企业建立独立的营销平台。例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和京东商城等B2C门户网站不断开放自己的平台,成立第三方独立网上商场,吸引广大传统企业加入开设自己的网店,提供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并可以自主管理运营自己的网上商城,提供与品牌形象风格一致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力量定制搭建,帮助资金有限的企业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电子商务。例如深圳首创的电子商务“超市”模式,优中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集合了国际贸易、电商培训、创业支持和电商社区等各种功能,一条龙解决中小微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平台提供对象及服务“增值化”。一些软件公司、ERP厂商现在已经转为按年付费租用的方式。一些大型企业培育出来的IT公司比如宝钢集团的上海宝信软件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集团的一汽启明信息技术公司,其服务对象已不限于母企业,而成为提供第三方服务的IT公司。几大电信运营商都建立了电信增值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平台除初步的交易环节外,还适时引入一些不同业务形态的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在线广交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线零售B2C平台”和“无线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增加电子支付平台、贸易金融服务平台、跨境货物跟踪系统、供应链管理平台、国际贸易管理平台等功能,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并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具有了电子政务的功能。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电子商务的进行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工商管理、海关、保险、税收、银行等部门,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及强有力的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目前国家计委、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均出台了有关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市也纷纷制订政策法规和扶持政策,包括综合性的推进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条例;行业性的发展规划意见;地区性政策法规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缺乏地区统一、规范的整体规划和协调,显得政出多门,难以落实。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方向不明晰,定位不明确,结构不合理,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并且多数地区尚未出台电子商务方面的专项政策法规特别是针对各类型中小企业普及应用电子商务的财政扶持政策尚欠完善,扶持重点对象、范围、标准等缺乏明晰统一的规范,制约了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诚信是市场资源正常配置的前提。据调查显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诚信缺失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重大障碍。健全的信用体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而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电子合同合法性问题、数字化签名和电子商务认证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税收征管问题、侵权行为及其责任认定问题等都有待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除了商务部2009年发布的《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交易服务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同电子签名法》,还没有其他法律政策对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而主管部门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监管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诚信观念,更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立法、加强监管,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客户,而这与主要为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者政府的关联较大。而平台能否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力度,如对外推广力度及对本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制定规划的合理性等。很多地区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或信息化办公室,针对一些重点项目还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但并没有专门的一套组织机构来规划、引导与管理本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些地区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问题,多部门多头管理。发改委、信息产业局、邮电系统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都从各自职责和利益出发,独立开发和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另外也缺乏地区间电子商务的统筹协调机构对区域电子商务的整体统筹发展进行规划与管理。
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企业差距、阶层差距等非常明显。沿海地区及内地大中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观念先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及企业的认识程度等均好于其他地区。中小城市、县、镇等地区在光缆建设、电脑普及、应用软件开发和利用、网络建设上还比较落后,通信设施尚未能涵盖所有的行政村。有些地区交通不便,进入性与通达性差,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大型企业如宝钢、中国石化、联想、方正、海尔等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先导力量,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较低,目前仅不到50%的中小企业在使用电子商务服务。
电子商务的最终成功还要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物流体系。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大多数是区域性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管理落后,效率低。系统化、专业化、收费合理化、全国性的高品质物流供应商稀缺。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无法实现与电子商务企业平台无缝整合对接,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个性化物流服务要求。
多数地区建立起了本地区的区域性综合性服务平台或信息发布平台,但各平台定位过于宽泛,市场细分不突出,不仅业务范围和技术低水平重复,功能重叠,而且平台中文相似域名度极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个性化电子商务平台欠缺。并且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较强,基本均具备了企业介绍、产品宣传、在线服务的功能,在线交流与互动功能较弱,多数平台都没有网上采购与电子支付功能。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纺织服装、数码家电、五金工具等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高,工业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就目前来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各类平台的利用并不充分。搭载的平台数量少,并且多数企业搭载在综合平台上,行业平台、区域平台的利用率较低。
人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电子商务的推广方式与传统模式不同,需要大量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有金融、商贸、物流等知识的跨领域的专门人才、复合人才。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发展,使得人才尤其是电子商务高级管理和规划人才匮乏的问题愈加突出。并且这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成本很高,形成了制约各地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已制定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和《电子商务师职业统一鉴定试点技术方案》,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文理分科、学科隔阂、培养方案不合理、高水平师资匮乏等原因,不论是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还是企业的培养和培训都跟不上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电子商务高级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经济典型的区域性特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各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和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制定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的同时,加快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建成电子商务CA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货物保险体系、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及电子商务配套服务系统,为区域内企业及社会各领域开发各种电子商务应用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创造条件。
搭建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综合工程。四川省商务厅信息中心董德富先生认为:“电子商务建设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物流、市场、信息流、电子商务人的创新(模型)等七大要素。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的过程,实际就是参与各方组合与应用资源的过程。电子商务参与的多方都各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因此,在政府的牵头下,各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就能共同做好一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
1.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涉及面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领导和协调。应建立独立的单一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与指挥地区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工作,协调解决在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中需要部门联动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的《2012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中要求各地制订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规划分工,落实具体责任。在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有关扶持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同时,研究和制定地区电子商务建设的整体战略规划及优惠政策,突出地方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性,彰显地方特色,集中力量、协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政府通过何种方式、投入多少来宣传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会直接影响平台的知名度和国内外客户的访问量。商务部门应大力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针对性。同时还将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应用项目发放贷款,支持创业投资资金投入企业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化领域等。
3.完善法治环境,加强标准建设。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信息化条例,着手研究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体系,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民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另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政府与有关研究机构加强电子商务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管理标准等标准体系,并贯彻实施。
4.加强监管,规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对地区市场主体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情况的监管。成立电子商务监控中心,对本地电子商务主体的网上经营活动进行监测。加大执法办案力度,针对本地区电子商务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查处。提高执法人员对电子商务主体和行为的掌控能力,达到能够实时搜索、识别、跟踪有关电子商务信息,并实现与工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对接和整合。开展网络经营主体身份认证工作,引导电子商务主体在其网站(网页)上主动公开展示真实信息。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秩序的规范和发展。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安全认证、电子支付等众多的专业性服务来支撑,而这些专业化的共性服务很难依靠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单独建设来完成电子商务的在线交易、电子支付、贸易金融、跨境货物跟踪、政府业务等贸易全流程服务。
1.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地区教育、科研和技术资源,鼓励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业务转型,致力于对企业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如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加密与电子认证、系统集成、网络安全技术等,降低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成本。
2.完善信用与认证服务体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使用统一信息标准,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和实施确定的交易规则,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我国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建立的电子认证机构已多达百余家。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对于电子认证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从电子商务产业的未来发展角度看,需要国家从交易、支付、虚拟货币的监管角度,统一各种分散的CA认证体系,加快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建设。完善以电子认证系统为主的电子商务应用安全基础设施,规范密钥、证书和认证机构管理,构建地区统一的数字证书认证中心。进一步规范电子商务行业管理,利用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完善对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电子商务的单位的信用管理,防止电子商务的欺诈和犯罪行为。
3.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根据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加强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培训,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教育体系。要贯彻实施《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确保培训、考试质量。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与实践相结合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和课程,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应用和管理人才;在党校、行政管理学院等增设有关课程,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关电子商务的知识培训。鼓励社会各界分层次地对在职人员和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促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消费。
电子商务活动涉及三个重要环节,即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与其相对应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体系及支付体系共同构成了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1.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整体而言,目前网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等基础条件还较为薄弱,发展不平衡,覆盖面较窄。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出台各类政策措施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的提升。以无线网覆盖为基础,扫除覆盖盲点;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等宽带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网络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和安全管理体制,构建网络安全监控和防御体系,维护网络安全。
2.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一方面要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带动的供应链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另一方面从基础入手加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建设,组建局域网,在内部信息网络基础上实现办公自动化,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内部网络平台,提升运作效率,为电子商务的开展做好准备。
3.加强第三方网络平台建设。首先,通过政府搭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采取政府扶持、资源共享、服务外包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加强商务信息沟通服务,增强地方经济特色宣传,使政府门户网站真正成为综合性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其次,促进民营电子商务网站为依托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特点鲜明、定位更加细化的优势。第三,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发布平台已成为居民了解当地信息的首要网络渠道。企业可以利用平台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供求信息、联系方式等,拓宽交易渠道。第四,建设和完善行业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除可以进行网上洽谈外,使其能够直接实现交易和在线支付。
4.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以银行的服务为基础,可以安全地实现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到商家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功能。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非金融机构参与到支付行业中来,线下支付、线下支付与线上支付相结合向线上支付加速转移。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型。另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强在线支付业务的监督和风险控制,协同区域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范,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标准规范的在线支付平台,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
5.改革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物流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尽快建设覆盖区域经济的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力争能够实现综合性的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标准,尽快培育几个大型物流企业,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建立物流基地。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高效的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同时能够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等平台无缝整合对接,能够达到实时的订单跟踪,售后服务,反馈与处理以及实时库区库存的状态信息。进一步规范物流服务标准,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根据产品特性选择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或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需要推进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或交易的选择B2B平台;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选择B2C平台;需要扩大影响面的可以选择信息发布平台或政府门户网站等,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同时搭载多类平台开展网上商务活动。
2.推进政府网上采购和电子商务应用试点。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以电子政务带动电子商务。政府要在区域性电子商务建设中身先士卒,积极推进行政信息电子化、政府采购电子化等业务,建立无处不在的“电子政府”,实现网上政府办事项目的多元化、网上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全面化。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区域内重点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企业在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优势,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广泛开展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构成业务协同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
3.扩大合作,强化区域电子商务的效果。通过政府主导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扩大政、金、行、企的互动。与银行融资机构和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网络银行服务,使越来越多的诚信企业成为受益者,为平台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区域电子商务平台还需要联合地方优势行业,重点发展行业平台。各地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在兼顾地方特色的同时,采取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区域平台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互联互通,将区域信息融入到全国信息库中,扩大平台信息影响面。
(责任编辑 胡爱敏)
book=128,ebook=128
高岩,孟姝王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刘晓明,济南市行政学院(邮政编码 250014)
F713.36
:A
:1672-6359(2012)04-0018-05
山东省软科学课题“加快推进山东省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2011RKGB201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