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2-08-15 00:45马佰莲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文化

马佰莲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几点思考

马佰莲

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我国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和主导力量,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主导地位。但是,我国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的滞后性,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发展

一、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它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理论素养、思维能力、精神状况以及文明素质,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给予哲学社会科学以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而且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化道路,把中国建成文化和文明强国,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总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无论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的进步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文明的历史向我们充分证明,在工业化初期,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是物质生产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其中无论是制度文化,还是思想文化,对于科学技术创新都具有巨大而又重要的激励作用。在当代知识社会,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在综合国力方面、创新能力方面的体现,文化的进步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反过来,文化的进步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包括自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种文化,其中,自然科学侧重于物质价值,科学技术文化是第一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更侧重于精神价值,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物质功利价值的实现,需要以精神文化为其定向。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强盛,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加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就都上不去。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文化的核心,它以研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等为对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经济的增长仍然是粗放式的,正处于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向经济内涵的质量转变的新时期,即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这一转变,是一个系统性的挑战,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重心

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火车头,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就缺少了重心与动力。因此,要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我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然而,与自然科学硬科学比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调查中发现,国内许多科技工作者,缺乏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的充分认识,甚至否认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理论成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能够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能很好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成果不多见;在现实中各学科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唯西方马首是瞻,盲目照搬西方理论观点或体系的现象,等等。同上述成果研究状况相联系,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也已过去30多年,但我国目前缺乏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大师和优秀中青年理论人才。因此,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本土化及其对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

(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近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持续的时间也最长的国家,至今仍不见减弱的迹象,在1997、2008年的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能够逆势上扬,展现风采,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世界上有了一定话语权,这是我国硬实力的体现。但是,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而且需要与之相应的文化软实力。随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话语权的争取也不仅是表现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之间的较量,而且越来越表现为文化之间的较量。在现当代社会,西方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后盾和科技世界领先,始终没有松懈通过各种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对我国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立足中国特色实践,总结经验,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品牌,最后创造自己的哲学话语体系,形成我们国际竞争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不是简单地从西方拿来主义。

(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部分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以教育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教兴国”之“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便提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都是科学的论断。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又离不开人;人文科学以人、人的社会为研究对象,但又离不开自然。“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关于人文学科和哲学是科学的思想。《反杜林论》的副标题,即“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明确认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都是科学。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论断,从而纠正了以“自然科学”为标准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进而把人文社会科学排除在外的错误主张。因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社会制度优势。如何让这种制度优势变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优势,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有人称,中国并不缺乏冲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杰出科学家和杰出科学思想,缺乏的是适宜科学思想成长的软硬环境。这一观点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也同样适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科学研究的春天,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内政治稳定,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但目前我们缺乏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解放生产力。

二、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1150-1500年),由宗教进行控制,其主要责任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如教师、行政人员、律师、医生和商业职员等;这一时期大学的目标强调教学。到了18和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大学逐渐被收为国有。19世纪初,以德国普鲁士教育大臣洪堡(Humboldt,B.A.)和哲学家费希特(Fichte,J.G.)等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者,首倡将学术研究纳入大学教育中,主张彻底改变传统大学中重宗教、法律和医学等实用学科、而轻视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哲学和人文学科的状况,强调大学同时是以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追求知识本身是目的,因而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2]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大学作为“象牙塔”,其主要责任就是培养社会精英人才和生产新知识。这是大学最重要的功用。二战后,现代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密切了政府与大学、企业与大学之间的联系,政府和工业成为大学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大学研究开始介入政府和工业界的工作,于是,现代大学的责任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执行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强化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但是,任何时代,知识或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之能够实现其服务社会的目标的前提。美国加州大学分校校长克尔对大学的基本学术价值进行了如下概括:“它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综观整个高等院校史,它在服务于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3]克尔在这里指明了大学的功用依次是文化传承和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

高校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我国,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创新最核心的力量。在我国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自然科学成果中,有70%左右的科技论文成果(即SCI、EI、ISTP的总和)和80%以上的基础研究(仅SCI)来自高校。[4]高校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且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有关资料统计表明,高校产出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数量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总数的80%以上,充分显示了我国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力军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高校科研产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也是学术不端行为或诚信问题的多发地带,大学中的诚信问题逐渐成为学界和各类媒体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持续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经济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高校研发经费支出上的实用主义倾向和科研管理上过分追求投入产出效率,致使大学的学术氛围被冲淡,严重威胁着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我国大学拥有全球第一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教育质量却大幅滑坡,大批毕业生就业难;高校的学术腐败如今愈演愈烈,研究生论文、博士生论文造假,院长、校长论文抄袭等丑闻、学风浮躁、学术质量降低以及高校中更普遍的科研伦理等频频见诸报端。没有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便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既是高校的社会责任,又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研究成果中抽象规范性研究多,具体实证性研究少;滞后性研究多,超前性研究少;原理解释性研究多,应用操作性研究少;学术争鸣的气氛不够,学术视野不开阔。以上这些远远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势在必行。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又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规定了今后10年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重点建设内容等。党中央、国务院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连续发布了系列辅助和配套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使命,同时也体现了在我国繁荣发展高校社会科学的迫切性。

三、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内容包括科研投入与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组织与管理制度、科研环境等要素。

1.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在科学创新活动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学术领军人物。目前我国高校理论人才队伍面临总量不够、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适应等突出问题。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实践、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但是,众多创新人才的产生,离不开政府对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经费巨大的持续不断的投入。首先,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看,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长期以来一直在3%左右,2009年创历史新高,也只有3.59%。[5]与之比较,发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5%左右,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1%。换言之,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强度不如非洲穷国。其次,从哲学社会科学经费投入看,长期以来,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低下,中央政府把大部分研究经费投入到了以试验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的政府研究机构,致使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只有5%左右,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主要经费来源,在国家研发经费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比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经费投入更是严重不足,与自然科学相差甚远。以2010年为例,NSFC投入经费总额为96.8亿元,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投入经费总额为5.99亿元,仅为NSFC的6.18%。[6]最后,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理工科都设有院士,还有三大国家级奖励。而哲学社会科学明显处于劣势,既没有人文学科的院士,又没有国家级的学术奖,至于杰青、长江学者的人数远远少于理工科,“千人计划”也只限于经济管理类等少数学科。

总之,由于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高校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龙头的作用,首先必须加大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高校关注现实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及经费的投入比例;其次要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加大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奖励范围和力度。

2.强化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11年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从高校的职能发展趋势看,当代高教机构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该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向社会开放。在未来知识社会,高校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将更广泛、更深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服务站”。[7]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理论创新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基础理论是实践应用之源,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只有将以上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成果产生和成功的实践应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只有同密切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理论本身才会有活力。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众多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近年来学界对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停留在概念论争的层面上,深度理论研究成果较少。产生这一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问题是理论研究和现实结合得不够紧密。因此,要推出更多能够“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同上),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实践需要中凝练问题。

3.改革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学术创新能力。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备受非议的,是中国现有的量化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评价制度的行政化管理[8]。由于现有科研评价体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阻碍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例如,在高校科研评价工作中,过于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发展,如过多地强调在一定时期内发表论文、课题及科研经费的数量、奖励等指标,而缺乏更为客观、系统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人们疲于应付各类考核和检查等。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加强科研评价制度建设,使科研评价体系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改变科研管理上计划性过强的体制弊端,充分发挥学术专家的独立性,建立以同行专家为核心的评价机制,避免行政干预学术工作的评审和成果鉴定。

第二,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主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一是要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适合于不同评价目标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而不单纯看发表论著等文献指标。二是改革现有的量化科研评价方式,建立一种以知识创新能力为主的评价标准,将发表论著成果的水平评价与同行专家的能力评价相结合,真正发挥科研评价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导向、激励及诊断作用;三是以法律保障学术民主,包容多样,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评审工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四是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加强学术规范和品德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惩治学术败德行为。学术败德行为是由学术过程中的不诚实带来的,学术不诚实已使学者丧失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德准则。因此,仅仅依靠学者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根治败德行为还需要采取一定法律手段,建立科研诚信制度和严肃的学术道德惩处制度,以净化学术风气。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0.

[2]马佰莲.国家目标下的科学家个人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1.

[3]【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9.

[4]朱军文,刘念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变迁轨迹: 1978-2009[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5]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科学出版社,2010.

[6]唐景莉.程天权访谈: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2-03-12(9).

[7]朱国仁.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1).

[8]马佰莲.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环境的构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4).

(责任编辑 曹连海)

book=85,ebook=85

马佰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邮政编码 250100)

G640

:A

:1672-6359(2012)04-0032-04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菱的哲学
谁远谁近?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