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视角下南宁市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2-08-15 00:48王造兰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村民农村建设

●王造兰

作者:王造兰,中共南宁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教师,邮编:530007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既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的发展道路,又能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潜能,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重塑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竞争力。当前,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乡村文化也随之更替与变迁,乡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南宁市如何抓住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时机,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进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的实践与变迁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乡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认同随着文化的更替与变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作用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

(一)伦理道德的消解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城务工,城市成为他们的第二个故乡,农民的道德责任、社会义务逐渐从原有的乡村解放出来。经济的变革,必将以积极或消极的形式影响村民的道德,甚至是冲击旧有的道德体系。调查中发现,无论文化自觉较强或文化自觉较弱的村庄,传统道德的制约作用都大为减弱。现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农村所提倡的传统伦理大相径庭。在村里,总是能听到老人们的牢骚与抱怨,不停地提及现在“社会风气不好”,“社会形势变了”。正如阎云翔所说:“集体化终结、国家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撤出之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也随之崩溃。即没有传统又没有社会主义道德观,非集体化之后的农村出现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真空。”[1]由于大多数村庄尚未完全建立起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农民道德出现“缺失”。

农村社会不仅公德遭到挑战,农民的私德也出现危机。一些价值观,包括婚姻家庭观念、私生活观念、养老观念等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对近年来身边产生的消极社会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这一系列认知的变化让乡村传统伦理道德遭到公然的挑战。

(二)公共空间的压缩

乡村的公共空间承载着村民对公共事业、公共舆论、公共精神的理解,它是村民商讨村庄事务、解决内部冲突、满足精神需要的重要载体,村庄的公共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乡村“差序格局”特征和“熟人社会”性质决定村民非常在意舆论和评价的作用,“人言可畏”的舆论威慑力让村民在公共领域活动循规蹈矩,恪守己任。随着私人空间的扩大,曾经作为一个表达观点、影响民意平台的乡村公共空间迅速压缩,村庄舆论的制约作用大大减弱。恰如吴理财所说:“在一个日益开放、认同日渐减弱的乡村社会里,村庄公共舆论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越发显得乏力无效。农村舆论形式上似乎在趋向尊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隐私而显得更加包容。”[2]

公共空间压缩、公共舆论的减弱造成村民个体原子化,村民之间疏离化,曾盛行的互惠性换工、帮工、互助已逐渐消失,农村社区邻里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与此同时,不少村民对本村的公共事业漠不关心,人们更加倾向于关心与自己直接利益相关的事务,乡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生活走向瓦解。

(三)消极文化的盛行

乡村消极文化的产生、繁衍和盛行,其整个过程与农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萨拉扎·班迪博士曾经说过:“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他认为,经过长期的、落后的、保守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沉积,会形成一种墨守陈规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进而形成顽固的文化习俗(或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或理念),即贫困文化[3]。文化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素质低下、生活方式落后、文娱手段缺乏、精神世界空虚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一些消极文化开始抬头,主要体现在:

一是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腐朽陋习滋长蔓延。一方面,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名目繁多,耗资不小,如建庙祭祖、烧香拜佛,求神问卦、测字算命等,这些都给乡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基层文化管理薄弱,文化产品贫乏,文化活动大都是在某些特定的节日或者纪念日举行,不少村民闲暇时间喜欢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对于赌博现象,不少村民表示,“不玩钱的活动没人感兴趣”,“小赌怡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挣点小钱”。二是基督教文化悄然侵入。改革开放以来,曾作为外来宗教形态的基督教冲进中国大门,直接侵入村民日常生活。这不仅对乡村原有文化信仰体系造成冲击,更是对乡村基层治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基督教在农村所起到的功能,应该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二、南宁市乡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一)文化主体地位缺失

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主体,既是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建设者,又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受益者。目前,部分农村出现“青年荒”现象,文化建设主体缺位,主要体现在:

一是乡村日渐“空心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据调查,现在农村几乎每户家庭就有1人外出打工。一些边远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占到全村总人口的30%—35%。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中青年群体,而留守乡村的老幼病残妇等对象则处在文化建设的边缘之外。随着主体范围的日益缩小,乡村文化发展后劲弱,乡村文化乏人传承,乡村日渐“空心化”。二是乡村文化日渐“真空化”。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常被认为是腐朽消极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新颖独特、简单理性,传统文化显得愚昧而迂腐。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村民迷失身份,失去自我认同,对本土文化自信不足,不了解、不喜欢甚至是排斥,一味地认为城市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并以习得或获得引以为荣,从而导致乡间文化,如乡土方言、民俗活动、手工技艺等失传。乡村文化的陷落使得地方文化迅速衰竭,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反过来加速了乡村文化的“真空化”[4]。

(二)文化供需严重失衡

当前,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理念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大部分年轻村民已不满足祖辈“吃饭、睡觉、干活”的传统三步走,也不再感兴趣简单的“打打麻将下下棋,走走路来串串门,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球儿发发呆,一年又是同模样”枯燥生活。他们渴望走出去,与城市人多交流、多沟通,希望通过掌握知识技能成为城里一员,享受都市生活。正如贺雪峰所说:“快速的市场经济、现代传媒及社会流动深刻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样式,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大的内在需求”[5]。

调查中发现,村民强大的精神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主要原因是以城市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直接贬低农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乡村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服务匮乏、文化购买力薄弱直接导致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虽然有些乡村社区拥有自己的舞蹈队、舞狮队、合唱队等民间文化组织,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但活动范围都局限于小部分群体的自娱自乐,文化传承单一,更多村民闲暇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等内容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

(三)文化支撑力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机制作保障,还需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确保乡村文化建设目标实现。当前,乡村文化支撑力仍旧薄弱,主要体现在:

首先,乡村经济水平与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在新农村建设中,南宁乡村根据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本村产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但是与城市经济增长或是发达农村经济增长相比,本地农村经济依然缓慢。由于乡村经济收入不高,村民自筹资金有限、民间组织社会投入较低,使乡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受到经济制约。其次,政府乡村文化财政支出比例较低。近年来,南宁市社会事业逐步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与财力增长比例不相称,投入明显偏低是阻碍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乡村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不够完善。政府未能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和文化一体化考核机制、乡村文化建设奖罚机制、乡村文化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等配套制度,部分文化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建设难以出成效。

(四)文化队伍参差不齐

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更与村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既需要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文化队伍,同时又需要培育一批热心于社区文艺事业的骨干人才。以“既要输血治标,也要造血治本”的方式解决农村文化“贫血症”,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文化下乡”变成“文化在乡”,培养一支不走的文艺队。

根据调查,当前镇乡文化站“人不专才、事不专干”的现象较为普遍,身兼数职的局面使其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多数有文化知识的村民都外出打工,农村社区普遍缺少社区文艺骨干或文化带头人,组建的文化队伍质量也参差不齐。尽管政府给予文化队伍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农村文艺队伍的创新能力仍旧薄弱,乡村文化的传承在年青人一代出现断裂。

三、南宁市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乡村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从乡村社会之外输入所谓的先进文化或者城市文化,而是通过文化自觉形成有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的乡村文化。这个过程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的鼓励帮助,更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

(一)统筹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文化自觉和认同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文化自信,重塑社会认同,走出一条既立足于本土化特色和优良传统,又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文化自觉道路。

首先,提高文化自信,重建乡村价值体系。村民应树立起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继承与传扬优秀文化传统。面对新文化的涌入,要有选择、有目的地吸收和借鉴,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乡村基层组织应加强对本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弘扬,整合文化资源,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文化成果,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重塑乡村社会认同。其次,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文化主体地位。一方面,在文化建设中明晰村民主人翁地位,促进村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变。通过加强村民学习与教育,增强农民知识储备,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调动村民文化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构建文化平台,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加快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互动,实现“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催生文化自觉。

(二)统筹乡村文化特色与品牌,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和市场

乡村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辐射带动力,统筹城乡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打造品牌效应,形成有序的乡村文化产业链。让乡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有机接轨,进一步开拓乡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首先,不断加强对农村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产业。要保护和弘扬已经发掘出土的骆越文化、农耕文化、顶蛳山贝丘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活跃于民间的曲艺文化、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乡土风俗,推动和发展文化园、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馆场建设,构建一条确保文化传承、延续和发展的乡村文化生态链,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文化。其次,不断创新农村文化产业内涵,拓展文化消费群体,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市场。要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发展新农村旅游、自然田园风光旅游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生态旅游农业园景区和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提高乡村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统筹乡村文化动力与驱力,推动乡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现代化的发展和文明轨迹的转变使传统文化式微和失落,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对乡村文化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推动乡村文化和谐发展。

一是要统筹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建设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政府、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焦点都集中放在“发展经济”上,造成一些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未能同步发展。因此,无论是文化整合还是文化重建,都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统一,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防止出现乡村“文化短腿”现象。二是要统筹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在不断发展与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象征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加快城乡间的信息交流,给乡村传递新的信号与活力;另一方面,城市的“理性”、“唯利是图”等价值观又侵蚀乡村淳朴、富有人情味的文化因子。因此,要有选择地接受城市文化,保留乡村固有的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文化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全球化有机结合。

(四)统筹乡村文化内力与外力,提高文化队伍素质与能力

农村文艺社群作为村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自治组织,具有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丰富乡村文化产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促进乡村和谐发展的作用。乡村文化社群以其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满足当地农民基本文化需求,构成农村公共文化重建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积极支持乡村文艺社群的发展,培养文艺骨干。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为文艺社群提供专业指导老师和文化交流及展示平台,对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文艺队伍加以宣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内容加以提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其次,积极支持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志愿者、企业、文化示范户和经营户的发展。鼓励有文化特长的志愿者和民间文艺团体加入到农村文化队伍,对出资文化建设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队伍,达到互惠共利,实现双赢。再次,提高基层文化管理干部素质。明确基层文化工作专职负责人,落实人员基本待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人才培养上,要积极派人下乡指导、帮扶帮带,鼓励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吴理财.乡村文化的“丛林原则”[J].人民论坛,2011,(5).

[3]亲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4]蔚然.蔚然专栏:乡村文化的丢失让农民丧失精神家园[EB/OL].http://www.sina.com.cn.

[5]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6]于建嵘.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合法化研究.战略与管理[J].2010,(3).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村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