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腹泻病原学特点分析与耐药监测

2012-08-15 00:47王亚平任振平高志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白城氨苄西林沙门

王亚平 任振平 高志玲

1.吉林省白城医学高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青少年儿童腹泻病原学特点分析与耐药监测

王亚平1任振平1高志玲2

1.吉林省白城医学高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分析本地区青少年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性变化、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35例临床确诊为急性细菌性腹泻病青少年儿童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分型鉴定。结果235份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出95株细菌,检出率为40.4%;轮状病毒检出率为5.9%(14/235),合并细菌感染的有9例。其中主要的致病性细菌为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沙门菌属和大肠杆菌属,而志贺菌属呈高耐药。此外,6岁以下儿童为致病性细菌的高发年龄段。夏秋季节发病高于秋冬季;轮状病毒感染以秋冬季节为主。结论本地区青少年细菌性腹泻主要的致病菌为志贺菌,易感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应引起重视合理用药。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青少年儿童

腹泻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发病率高且传播快,对青少年儿童危害较大,尤其是婴儿,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对该病的防治意义重大。为此本研究总结近2年本院收治青少年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致病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6个月~18岁腹泻患者新鲜粪便共235份,其中男141例,女94例。

1.2 检验方法

粪便标本应尽快接种于中国兰琼脂平板中进行细菌学培养,从培养物阳性中挑取可疑菌落,做进一步血清、生化鉴定。培养基和诊断血清,均购自山东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深圳惠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病毒抗体检测的胶体金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定性。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纸片购自深圳惠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结果显示235例患者粪便中共检出病原菌13种,共95株,检出率为40.4%。其中志贺杆菌为39株,占36.8%居首位;其他依次为沙门菌属20株、大肠杆菌属16株、弧菌属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及其他菌9株包括克雷伯、变菌形杆菌、肠球菌等。轮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标本为14例,占5.9%。此外,联合细菌培养发现,5例存在细菌病毒混合感染,主要混合菌为志贺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2 病原菌在年龄和季节中分布

结果显示,主要致病细菌志贺杆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等及轮状病毒均在6岁以下儿童高发,细菌和轮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60.8%和66.7%。以夏秋季节对见于细菌感染,而病毒感染发病季节则以冬秋为主。

2.3 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分析

药敏实验显示,志贺菌、沙门菌及大肠杆菌均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在25.0%以上。沙门菌及大肠杆菌与志贺菌相比,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稍高。而它们均对头孢呋肟、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

3 讨论

感染性腹泻是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肠道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0~6岁儿童为主要危害群体。

本研究对235例青少年儿童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后分离出13种95株细菌,检出率为40.4%。细菌以志贺菌居首,其次较多为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值得注意的是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性腹泻,因细菌行腹泻和病毒性腹泻治疗有所不同,所以应及时查明病因,正确用药。随着病原学的变迁趋势常规的大便常规检查也不能满足此需求,临床上应根据大便的性状和患者的症状建议同时做病毒检测,特别是轮状病毒流行的季节更应该加以注意。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和病毒性腹泻,6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危害群体。此年龄段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并且母源保护性抗体逐步减少,并且此阶段儿童认知浅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造成该年龄段腹泻的高发。因此,家长应纠正儿童抓食,啃手等不良恶习。同时还应保障室内及活动场所等的公共卫生条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及漫延。

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耐药比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相稍高,这与志贺杆菌的高发及抗生素滥用密切相关。其中,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对志贺菌属有较高的耐药率,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耐药率也偏高仅次于志贺菌,这与文献报道相符合。提示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已经不能用于治疗大多数儿童细菌性腹泻,临床应注意使用。此外,志贺菌、沙门菌、大肠杆菌对头孢呋肟和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但也有出现小幅的增长趋势。据文献报道,志贺菌和沙门菌的耐药性主要是耐药质粒所控制,质粒介导耐药性使耐药菌株迅速扩散蔓延,导致对其防治困难,因此细菌的高耐药率亟待解决。抗菌药物的错误使用可导致腹泻反复发作,拖延病情。所以腹泻患儿都应及时进行病原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测结果来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针,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限。

[1]石永生,永军,蒋成鹏,等.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病发病及预后的高危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5):695-699.

[2]凌苏,赵星祥,华冰.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47-348.

[3]谢永强,邓秋连,虢艳,等.广州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2):107-109.

[4]于国慧,董方,甄景慧,等.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耐药分析[J].临床杂志,2010,28(6):535-537.

R725.7

A

1672-5654(2012)05(b)-0145-01

2012-04-19)

猜你喜欢
白城氨苄西林沙门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白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白城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白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腹泻患儿沙门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