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2012-08-15 00:44:26凡军民宋刚张萍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实训室岗位

凡军民 宋刚 张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高职《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凡军民 宋刚 张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根据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专业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依据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进行研讨,对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工作过程;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改革

《生物制品生产技术》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防治疾病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物制药的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动物传染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我院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就业岗位课程。经过五年多时间的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初步形成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但在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上还存在着不足。根据目前生物制品的岗位需求特点结合本校的实践条件、关键技能和学生的特点,以项目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引领、进行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训及实习周教学进行课程改革,以期通过对《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生物制品制备技术,毕业后能实现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按照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制品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围绕生物制品厂、兽医院(站)、畜禽养殖场、动物(宠物)医院、兽药经销服务部门等就业岗位所需的生物制品生产能力、应用及检测能力的培养,结合职业工种证书及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核,以实用、适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优化知识技能结构。

生物制品生产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微生物发酵技术、动物增殖病毒技术、禽胚增殖病毒技术、细胞增殖病毒技术。生物制品行业包含的主要岗位有技术服务岗、洗灭岗位、菌苗与类毒素生产岗、细胞苗生产岗、组织与鸡胚苗生产岗位、诊断制品生产岗位、治疗生物制品生产岗位、后处理岗位及质量检验岗位。实施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模块化”教学, 校内校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项目一 生物制品的基础知识,项目二 细菌性疫苗制造技术,项目三 病毒性组织疫苗生产技术,项目四 病毒性细胞疫苗生产技术,项目五 其他生物制品制造技术,项目六 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技术,项目七 生物制品的保存、运输与使用,项目八 免疫检测技术。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内容,让内容更容易理解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老师设计好任务后,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关注如何“教会”,转变为关注如何使学生“学会”。例如,在“常用免疫佐剂的种类与制备”实训前,把同学们分成6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把工作任务分成3个:白油乳剂的配制不同佐剂的制备,弗氏佐剂的配制,氢氧化铝佐剂的配制,给每个小组布置1个工作任务,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制定配制方案、检测控制方案等,使学生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同时,能提高自身自我学习能力。并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在实际中的作用,做到融会贯通,心中有数。

案例教学法多由教师提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查阅资料。例如,在讲解“疫苗的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过程中,教师可以举一些保存和使用不当造成免疫失败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引出疫苗使用与保存的注意事项。教学内容讨论的教学互动,学生积极性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类比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运用广泛。一般选择同类或类似方法进行比较。例如,在介绍“细菌性活疫苗的制造流程”时,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的制造流程”有详细介绍,而活疫苗的制造流程就与灭活疫苗的类比介绍,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把内容讲深讲透,而且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现场教学法直观、生动,学用结合,能让学生对比较陌生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快速掌握学习内容。通过学生到生物制品企业参观学习、实训、实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职业岗位工作性质的了解。

教师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兽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介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以便学生早做准备,全面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学生对工厂的了解又比较少,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通过查找大量与课程相关图片,如现代化的生产企业、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等,通过阅读、整理归纳,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内容先进、形象化、具体化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使课程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对完整的生产与使用过程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广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师生互动的平台,,初步建立了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课程知识、图片资料、动画、视频资料的重要途径。网络教学资源可提供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部分教学录像、思考题、试题库、技能考核标准。网络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越性,大量收集和利用各种媒体素材,拓展课程相关的知识资源,利用网络的时空优势和技术手段,营造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的环境,从而充分体现网络课程载体的多样性、媒体间的互补性以及授受主体间的交互性的特点。

4 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近年来学院对校内实训室建设投入了大量经费,并逐年递增。现已建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微生物检测实训室、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室、药物制剂实训室、发酵技术实训室、理化检测实训室、园区畜牧教学工场及动物教学医院等7个校内,建筑面积2200m2,拥有200个实训工位。实训室能能进行细菌培养、禽胚培养、细胞培养、效力检验、无菌检查、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甲醛测定、稳定性检验等,满足了《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和教师科研的需要。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课,课内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学院动物教学医院和园区畜牧教学工场开展生产实践活动,或者是随教师一起到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完成若干工作任务的学习,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的课程改革是随着实际生产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门课程,我们应该加强对该课程的投入和管理,不断探索,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新台阶。

[1] 刘玉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生物制品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122

[2] 乔宏兴,宁豫昌.教学做一体化动物生物制品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0): 63~64

[3]吴晓英,吴世宁,李智健等.生物制药工艺学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建设.化工高等教育,2008,102(04):22~2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5.077

凡军民(1977-),女,湖北荆州人,主要从事微生物应用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实训室岗位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2年10期)2022-11-03 09:46:08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2年2期)2022-04-21 02:18:34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酿造(2019年9期)2019-10-08 05:44:24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