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对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的影响

2012-08-15 00:48黄颜颜袁春玉裘志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葡聚糖维持性纤维素

黄颜颜,袁春玉,裘志成

(遵义医学院 附属医院 肾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3)

感染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是血液透析患者第二死亡原因[1]。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医源性侵入性操作,各种导管留置等造成侵袭性真菌感染(inasi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血清(1→3)-β-D-葡聚糖的检测,因其快速、敏感和特异性较高,对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但有些物质可影响其检测,导致假阳性。本研究通过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的检测,分析血液透析对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共58人,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1.4岁;透析时间6~54月,平均28.2月。按病因分类,其中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8例,痛风性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小于10 mL/min,平均为(5.35±3.14)mL/min;血清肌酐均大于707 μmol/L,平均(1 070.48 ±221.15)μmol/L;血尿素氮为(28.12±9.64)mmol/L。均通过影像学以及真菌细菌学培养排除侵袭性真菌感染;近1个月未用过抗生素、香菇多糖类抗肿瘤药,未接受过免疫球蛋白以及成分输血;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健康对照组20人,为肾内科工作人员以及健康体检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方式透析。透析器(B3-1.6,聚砜膜,膜面积1.6 m2,产品标准号 YZB/JAPO746-2009,杏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代理);透析机(Fr-4008B),使用双级反渗水处理系统对水进行处理;透析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碳酸氢盐透析液,普通肝素抗凝,透析血流量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时间4 h。所有患者在透析前以及透析结束后(临下机前5 min)抽外周静脉血2 mL,并立即用灭菌铝箔封闭管口以防污染,3 000 r/min,离心60 s,取血清,-30℃冰箱冻存待测。

血清(1→3)-β-D-葡聚糖采用试剂盒测定(由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公司提供,产品标准编号YZB/京0061-2008)。检测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58例患者在透析前的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为(6.0±4.7)pg/mL,透析后为(6.3±3.1)pg/mL,健康对照组为(6.2±3.9)pg/mL,透析前后比较,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3],深部真菌感染时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即可以检测到其中的(1→3)-β-D-葡聚糖水平的异常升高;而浅表真菌感染或真菌定植时血清(1→3)-β-D-葡聚糖则常不会升高。有研究表明,(1→3)-β-D-葡聚糖浓度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表现出现之前就已经高于正常[4]。因此,(1→3)-β-D-葡聚糖被认为是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无创检测的手段之一。如果能有效利用,将大幅度提前抗真菌治疗的时间,从而尽早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治愈率,减少药物的过度使用。然而有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时所用的纤维素薄膜过滤器等可导致(1→3)-β-D-葡聚糖检测的假阳性[5]。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选择聚砜膜透析器长期透析的ESRD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浓度与正常健康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一次透析后其浓度较透析前也无明显升高(P>0.05)。说明(1→3)-β-D-葡聚糖不因肾功损害而在体内蓄积,而聚砜膜透析器透析也不会导致其浓度变化。国外学者也曾报道用三乙酸纤维素膜和聚甲丙烯酸甲酯膜透析后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较透析前无升高,而用纤维素膜透析后(1→3)-β-D-葡聚糖浓度较透析前明显升高[6]。我们分析认为,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对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无影响,但不排除和透析膜材料有关,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成,基本结构单位为葡聚糖,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可能有葡聚糖脱落而进入到透析患者血液,导致透析后其浓度升高;而聚砜膜为人工合成膜,由再生纤维素处理后获得,用其透析对患者葡聚糖浓度无影响。因此血清(1→3)-β-D-葡聚糖的检测对采用人工合成膜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同样有价值。

[1] Sarnak M J,Jaber B L.Pulmonary infections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Chest,2001,120(6):1884-1887.

[2] Persat F,Ranque S,Derouin F,et al.Contribution of the(1-3)-beta-D-glucan assay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J].J Clin Microbiol,2008,46(3):1009-1013.

[3] 祝 贺,杨蓉娅,王文岭.真菌组成成分及代谢产物检测在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2):119-121.

[4] Pazos C,Ponton J,Del Palocio A.Contribution of(1-3)-β-D-glucan chromogenic assay to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monitoring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neurpenic adult patients:a comparison with serial screening for circulating galactomannan[J].J Clin Mi-crobiol,2005,43(1):299-305.

[5] Wiederhold N P,NajvarL K,Vallor A C,et al.Assessment of serum(1→3)-beta-D-glucan concentration as a measure of disease burden in a murine model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8,52(3):1176-1178.

[6] Hiroko K,Kanae K,Ken H,et al.Influence of various hemodialysis membranes on the plasma(1→3)-β-D-glucan level[J].Kidney Inter,2001,60:319-323.

猜你喜欢
葡聚糖维持性纤维素
葡聚糖对原糖精炼品质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β-1,3葡聚糖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纳米纤维素自愈合材料的研制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葡聚糖对原糖精炼过程的影响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苎麻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Cd含量快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