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血浊与血管性痴呆

2012-08-15 00:51林婕妤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台州318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浊毒循行血管性

陈 雅 林婕妤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 台州318000

血管性痴呆(VD)泛指由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在老年人所患痴呆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阿茨海默病(AD)。国内外研究均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痴呆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80岁以上老人痴呆患病率可高达2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痴呆患者绝对数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迄今为止,老年性痴呆治疗仍无良策。

1 血浊内涵及演变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循脉而周流全身,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中医的“浊”涉及生理物质、病因、病机等各个方面,庞杂而零散。

生理性“浊”在《黄帝内经》中的含义,是指饮食精微中质地较为稠厚的部分,如《素问经脉别论》中,“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此处的浊气指饮食精微中质地稠厚、营养成分较高的部分。病理性“浊”,作为与疾病相关的概念,《灵枢·逆顺肥瘦》有“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由此推断“血浊”是血的质地过于稠厚的一种状态。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血浊是血瘀的前期阶段,认为人体“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脉道阻塞,不能自行。”指出血浊与痰、饮互结,导致脉道阻塞。

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认为,“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为血浊病[1]。

血浊是血的浑浊或者血流的混乱状态[2]。病因方面的浊是指滞留血中的痰浊瘀血浊毒的异常物质。病理病机方面“浊”指的是血液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血液循行障碍包括由于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流缓慢,血瘀而致血流不畅的血涩、血塞等。

2 血浊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2.1 病因学的血浊与血管性痴呆 病因方面的浊指的是滞留血中的痰浊瘀血浊毒的异常物质。

中医认为,痴呆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早在《内经》中即对老年智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的共同核心症状“善忘”多有描述,后世又专立“健忘”、“痴呆”、“神病”等病证。现代中医研究认为痴呆病因为肾精亏虚,心肾不交,痰浊瘀血浊毒痹阻脑络,清窍受蒙,脑髓失养,神明失用而成痴呆。老年性痴呆以本虚为主,本虚导致清窍失养导致神明失用。血管性痴呆是以痰浊瘀血的外因为主导,本虚为痰浊瘀血入侵机体的诱因,所以血管性痴呆的形成是痰浊瘀血浊毒痹阻脑络,清窍受蒙,神明失用发为痴呆。另外痰浊瘀血浊毒可致卒中,而血管性痴呆又继发于卒中,所以浊毒亦是血管性痴呆共有的病因。卒中后,可产生瘀毒、热毒、痰毒蕴生浊毒败坏脑络脑髓。痰浊瘀均为血中有害物质,均属于血浊概念。

2.2 血浊参与血管性痴呆的病理过程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渐退其次,而精神因素、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脑病也不例外,而这些致病因素均可导致血浊的产生[3]。另外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是血的运行与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许多现代疾病,诸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等,均具有血浊证的特征。这些代谢性疾病均为血管性痴呆的诱因和危险因素。血浊既成,必将导致血液的濡养、化神功能失常,并进一步加剧气机失常,血流在脑府阻滞则导致脑卒中。浊邪蓄积,血脉循行不畅,导致血液浓稠运行迟缓而致血瘀,气血运行失常。血脉不畅,气血津液不能及时疏通,聚集为痰饮。所以浊邪致卒中同时又进一步加重病情发展互相混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2.3 预防治疗体现治未病思想 各种外因及血管危险因素导致血浊即浊邪产生,血浊不仅是各种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形成之后又能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加重脑病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血管性痴呆。血浊对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意义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血管性痴呆作为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早期干预极为重要。根据病理发展过程,血浊参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加重的全过程,所以预防治疗血浊可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

3 与现代研究的关系

痴呆的西医诊断标准要求患者必须有显著的记忆力减退,实际上很多血管源性认知功能下降患者记忆力减退并不明显,主要是其他认知功能(如注意力、执行功能等)的损害。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的神经心理学特点也不明确,在神经影像学方面缺乏完整的影像学特点的资料[4]。与之相比血浊则可以通过中医手段诊断检测。血液循行,内而脏腑,外而肢节,无处不到。血浊形成后,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并据舌脉之象、辨证,确定病位。如血涩则脉涩,血缓则脉缓。辨证之后以相应的健脾补气、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化血浊的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痴呆进一步演变,预防痴呆发生、发展,做到血管性痴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1]季春林,郭蕾,佟志,等.气虚浊留与浊病[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38-39.

[2]王新陆.论血浊与脑病[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1.

[3]王新陆.论“血浊”与“治未病”[J].天津中医药,2008,25(3):177-180.

[4]孙捷,邢锐铁,李艳霜.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0,4(34):260-261.

猜你喜欢
浊毒循行血管性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督脉循行考
饮水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