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坡 孙润雪 马晓菲 李佃贵
(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国医大师工作室,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浊毒理论由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提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完善的新形势下,“浊毒”作为一种新的概念被提出,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与认同,成为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重大学术理论创新[1]。近40余年来,浊毒理论及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回顾其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先秦时期《内经》奠定理论基础 浊毒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借用了《内经》关于清浊的认识。在《内经》中,清浊是经常被使用的词语,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是过去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2]。《内经》中记载“浊”有60处之多,描述“毒”有46处[3]。在《内经》中,虽未载有“浊毒”一词,但是对浊毒的始动因素“浊”却记载颇多[4]。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及“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浊”既指饮食精微中质地较为稠厚的部分,也指饮食代谢过程中的残秽之物。《灵枢·阴阳清浊》中记载:“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描述了清浊之间的转化,清中有浊,浊中有清。关于“毒”的记载有“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之分。因此,《内经》为浊毒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汉唐时期为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汉唐时期,多部医学著作有关于“浊”和“毒”的记载,进一步深入阐释了“浊”与“毒”,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东汉时期,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其中有载:“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此所以湿热为腹痛。”第一次提出了浊与湿热的联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有关“毒”的条文共251条,提到“风毒”“寒毒”“热毒”“湿毒”“水毒”“疫毒”等40种毒邪,如热毒可导致黄疸,文中提到“热毒气在脾胃,与谷气相搏”,可致内黄;还有“反花疮者,由风毒相搏所为”等疾病病因病机的记载。《诸病源候论》中还记载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生黑皯”,其形成与浊阴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有关于白浊的治疗,白浊属于浊病范畴,治法是“行间主之”,即针刺行间。另外,《金匮要略》中记载:“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指出了六畜自动死亡是由瘟疫造成的,都是有毒的,不可食用。这一时期关于“浊”和“毒”的记载为浊毒理论在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1.3 宋元明清时期丰富了“浊”与“毒”的应用 这一时期对浊毒的论述更加广泛和深入,尤其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如清·喻昌《寓意草·面议何倩令嫒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侯》载:“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之衰微所致……”指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脾气衰微所致。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明确提出了“浊病”一词及其病因,“浊病之源,大抵由精败而腐者居半”。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记载了浊病的病位“浊病在精道”。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郁》中载 “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指出了浊邪致病的病理转机。关于浊毒与温热的鉴别,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明确指出:“温毒者,秽浊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提出了“湿久浊凝”的病机,并提出“芳香所以败毒而化浊”的治疗原则。
1.4 当代首创提出浊毒理论 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城市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废气和废物排入自然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浊毒”物质充斥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并侵入机体,损害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从而导致疾病。所以净化人体内环境,排出体内的浊毒,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社会课题。李佃贵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及感悟,首创浊毒理论,其认为,“浊毒”是对人体有害的、不干净的东西的统称,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代谢产物;人体正气不足、功能下降时,自然物质的“浊毒化”是致病过程,经过中医辨证论治,通过解毒化浊促使浊毒转化为正常物质的“化浊毒”是治疗过程[5]。浊毒理论以天人合一的中医整体思维来探究当代生态环境及人自身饮食、情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6],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认可。
纵观中医药发展史,浊毒理论不断探索、发展,直至完善,为临床上许多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提供和开辟了新的重要途径。
2.1 文献研究 浊毒理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以时间为线。先秦时期的文献主要以《内经》为主要研究内容,《内经》中有零星的关于“浊”和“毒”的记载,以中医基本概念的描述为主。汉唐时期的文献以《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针灸甲乙经》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一时期的文献记载丰富了对“浊”和“毒”导致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浊与湿热的鉴别。至宋元明清时期以《证治准绳》《丹溪心法》《温病条辨》《杂病源流犀烛》等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一时期的文献对“浊”和“毒”的病因病机、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记载。当代李佃贵教授立足经典文献,结合当代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创新性提出浊毒理论及“天之浊毒”“地之浊毒”和“人之浊毒”的新概念,明确了“浊毒”的概念和内涵,出版了《中医浊毒论》《慢性胃炎浊毒论》《胃癌浊毒论》等共11部专著,为目前浊毒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资料。
2.2 临床及基础研究 浊毒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疾病有独特优势,众多医家从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如脾胃疾病、肝胆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李佃贵教授创新性提出慢性胃炎浊毒内蕴证,其认为“浊毒”可能是介导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发生免疫反应的关键病理因素,导致Th1/Th2 动态平衡向Th1偏移[7]。李佃贵教授还提出了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致病论,并以化浊解毒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形成了化浊解毒有效方剂(药物组成:白头翁、藿香、黄连、茵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广木香、秦皮、地榆、儿茶、苦参、仙鹤草),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9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细胞过度凋亡,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溃疡愈合[8]。李佃贵教授认为,口腔溃疡是由于外感浊邪或浊毒蕴久,胃火炽盛,循经走行上攻蒸腾上炎所致,以化浊解毒、泻火解毒为治疗大法,药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9]。魏凯善等[10]认为,精微物质失运,化生“糖毒”为糖尿病的始发环节,“糖毒”可影响其他脏腑功能,使诸邪滋生,并与“糖毒”相合而成浊毒,浊毒内生是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浊毒日久损伤络脉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机。郭晓辰等[11]认为,浊毒既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也是高血压病变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浊毒论治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环节,芳香化浊、清热解毒是高血压病治疗中的有效方法,临证可以柴苓汤为基础方,再加入芳香化浊、清热解毒之品。王宇阳等[12]认为,浊毒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密切相关,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日久脾肾衰败,无力运化水湿,致浊邪壅滞,恋久化毒,浊邪“毒化”,直伤脏腑,变证丛生,治疗上宜用发表透浊(代表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芳香化浊(代表方如黄连温胆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渗湿利浊(代表方如五苓散、真武汤)、通腑泄浊(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升降散等)、辛开苦降(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三仁汤)等法。这一阶段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停留在各家对某一方面、某一病种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2.3 构建浊毒理论体系 通过系统梳理古今相关文献,归纳整理临床及基础研究,李佃贵教授提出浊毒理论,并进一步规范浊毒的概念,拓展浊毒的内涵,整合浊毒的病因、病机,梳理浊毒的主症、兼次症及临床类证表现,明确了浊毒的诊疗思路及疾病应用范围[3]。浊毒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物质,而狭义的浊毒是指由于湿浊、谷浊久蕴化热而成的可对脏腑气血造成严重损害的黏腻秽浊之物[4]。从内外又可分为外浊毒和内浊毒。外浊毒指天之浊毒、地之浊毒,内浊毒指人之浊毒,人之浊毒又可分为身体之浊毒及心之浊毒。浊毒概念及内涵的明确与规范为系统构建浊毒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石。在此基础上,整合浊毒的病因、病机,一是外感浊毒,一是浊毒由内而生,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梳理了浊毒的主症、兼次症;明确了浊毒的两大治则,一是通过扶助正气截断外感浊毒及体内浊毒的生成,二是通过大便、小便及汗液3条途径促进体内浊毒的排出。
3.1 创新中医病因病机学 先贤医家对于“浊”和“毒”均单独记载,从未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而将“浊毒”合而称之,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浊毒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浊毒理论对浊毒的概念、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浊毒致病论与传统中医病因学和现代病因学相结合,成为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基础理论,对临床诊治疾病和发展现代化中医中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3]。
3.2 建立中医科研平台 为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浊毒理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慢性胃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认定了国家二级实验室—河北省浊毒证重点实验室,批准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围绕浊毒理论指导胃癌前病变的防治,河北省中医院获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实验室、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及临床研究基地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浊毒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3.3 培养中医药高端人才 浊毒理论创始人李佃贵教授通过带教博士、硕士、师带徒等途径已培养中医药高端人才120余名,其中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全国名中医1名,河北省名中医8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8名,全国及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8名。高端人才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的继承及发扬。
3.4 搭建中医药国际交流平台 在学术交流方面,先后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等多个学会成立了浊毒理论研究分会,定期开展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并举办多次科普讲座,提升了浊毒理论的社会认知度,推动了浊毒理论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并使得中医药及浊毒理论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3.5 助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 202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亚非拉国际合作交流协会等邀请,李佃贵教授为美国、意大利、菲律宾、英国等多位国际友人开了具有化浊解毒功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防治处方。另外,浊毒理论用于指导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4]。李佃贵教授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为外感疫疠浊毒之邪,病位由表及里,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祛邪以化浊解毒为要[15],其带领团队研发的“香苏化浊颗粒”在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1 围绕学科方向不断丰富发展浊毒理论 浊毒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浊毒理论继续梳理相关文献,溯源探流,整理临床典型案例,建立国内最权威的浊毒理论文献及案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疑难疾病,进行深入研究,阐明浊毒物质及化浊解毒方药的作用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突破。对目前已经建立的浊毒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浊毒理论的内涵及体系框架更加丰富完整。
4.2 依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加强临床证治研究 河北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依托浊毒理论建立,为浊毒理论的临床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加强临床证治的研究,建立系统化科研病历,联合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探明浊毒标志物,以及化浊解毒系列方药的作用机制,并将浊毒理论的应用拓展到其他疾病的诊疗中,规范各类疾病浊毒证的理、法、方、药,使浊毒理论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明确。
4.3 带动创新中药研发及产业化 以浊毒理论为指导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肯定,目前河北省中医院已成功研制十余种医院制剂,有效弥补了市场药品的不足,维护了患者健康[16]。虽然我国药品监管体制在不断的完善,但是院内制剂仍未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无法发挥其在临床中的作用和价值。继续推动浊毒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研发与产业化,使科研成果能够服务于广大患者,真正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4.4 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加强人才梯队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提高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既能传承中医药精华,又能发扬光大中医药的优势。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着眼于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促进科研技术水平提升,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4.5 依托世界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际交流 依托已有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浊毒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定期举办浊毒理论国际高峰论坛,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不断扩大浊毒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出版《中医浊毒论》英文版及多种语言版本,将浊毒理论传播于全球。
4.6 制定浊毒理论相关国际化标准 根据浊毒理论制定浊毒的国际化标准,如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的国际化标准。人之浊毒用于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疾病治疗效果的评判指标。天之浊毒和地之浊毒作为生态环境、水资源、食品等的重要监测指标。将标准的浊毒指标用于天、地、人的日常监测,助力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7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传承疾病的诊疗技术,更多的在于通过中医药文化思维的引导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探究中医药不同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色、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的发展[17]。浊毒理论是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扬,其基于中医学文化思维揭示了当代疾病的病因病机,不仅是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文化的有机结合。因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医药的保护及传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浊毒理论的形成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它不仅是名词的创新,而且具有丰富和特定的内涵[18]。浊毒理论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有更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效果,开发各类解毒化浊的有效药物更有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19]。目前,浊毒理论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仍需继续深入研究,推动浊毒理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