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籍汉英翻译中的歧义消解策略❋

2012-08-15 00:44杨晓斌
关键词:古代汉语汉英歧义

杨晓斌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 317000)

0 引 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歧义”的解释是指语言文字具有“两歧或多岐的含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的本义是指“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引申为“不相同、不一致”,如“歧视”、“歧途”等。英语中与“歧义”对应的词是“ambiguity”。《剑桥英语词典》对其的解释: an example of/when something has more than one possible meaning and may therefore cause confusion.这也说明了“歧义”是“具有一种以上可能的含义并可导致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意思”。“歧义”在任何种类的语言内部、任何特定语言的不同时期或任何语言的使用者身上都有可能出现,而且语用歧义既有可能发生在口头会话中,又有可能存在于书面文字中,是语言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

我国学术界对书面歧义问题的研究动态从 4个方面简要概括为:①在现代汉语歧义及消解措施研究的领域硕果累累;②从英语歧义结构入手介入英汉翻译的相关研究颇有成就;③对古代汉语歧义问题的研究已然展开但成果寥寥无几;④对于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歧义问题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回顾语言学界对歧义问题的研究,于晓日发现:“近50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主要在分类归纳歧义定义、歧义类型、歧义格式、歧义度、歧义分化等方面进行。[1]”至于英语歧义结构与英汉翻译的相关研究,外语界的学者意识到“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翻译有着实际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重要作用。[2]”而对于古代汉语歧义的研究,可搜索到的文献资料则屈指可数,只有殷国光在《语言研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古代汉语歧义现象的文章,探讨了句法歧义的性质、产生原因、多义句式的分化等有关问题。他本人也觉得“这种探索仅仅是例举性的、初步的。[3]”刘景春则重点研究了古代汉语在宾语省略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歧义现象及相应对策[4]。

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真正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典籍英译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业中来,却无暇顾及典籍歧义结构的汉英翻译问题。这不仅是语言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而且是文化传播方面的一大缺憾。为此,本文拟从分析古代汉语歧义现象的形成机制入手,结合典籍汉英翻译的具体实践,探讨典籍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歧义消解策略。

1 典籍歧义的形成机制

在典籍汉英翻译过程中,有效消解歧义的前提是搞清楚典籍中歧义现象的形成机制,即有哪些具体的原因可能导致歧义,并以此研判在作为目的语的英语中是否产生歧义,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避免。典籍汉英翻译实践中,笔者发现导致歧义产生的 6个主要原因。

1.1 一词多义导致选词困难

一词多义导致歧义的主要原因是古代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地避免歧义就必须注意了解该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比如,“道”的本义为“道路”,引申义可以有“方向、方法、道理”等;“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在现代汉语中多含贬义;在“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父兄”是偏义复词,指兄长;在“至莫夜月明”中,“莫”是通假字,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以象形词“目”为例,其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本意是“眼睛”,但不同的引申义要求译者从词语的层面仔细加以分辨并相应地选择不同的译法。

1.2 古今异义形成翻译陷阱

古今异义是指词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包含词义的扩大或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弱化或强化、感情色彩的改变等几种情形。典籍汉英翻译时,要注意区分这类词语的古今涵义差异。比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阿姨”的古义是“母亲”,现在通常是晚辈对女性长辈的敬称,属于词义扩大;古代的“臭”即可表示好气味和坏气味,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属于词义缩小;“涕”在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属于词义的转移;“怨”的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弱化表示“埋怨、责备”;而“诛”的古义只是“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卑鄙”的古义是“地位低,见识浅”,属于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坏,有贬义色彩。

1.3 词类活用产生异常表达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明显不同,典籍汉英翻译时要把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和现代英语的语法规则结合起来考虑。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动词,如:“鞭数十”;名词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名词使动用法,如:“忿恚尉”;动词作名词,如:“虽乘奔御风”;动词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意动用法,如:“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为动用法,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形容词作名词,如:“披坚执锐”;形容词作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明月别枝惊鹊”;形容词意动用法,如:“不远千里”;数词活用,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等。

1.4 不定组合造成异构同形

不定组合造成异构同形是指句式内部组合关系不确定导致异构同形并有可能因此形成歧义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动词后面跟有 A个名词,既可以构成双宾语结构,也可以构成单宾语结构,即动词后面的第 1个名词担任第 2个名词的定语。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尤其要根据原著含义对动词的用法加以区分。例如,鲁国国君说“一人者好分人财”的本意是说他的“一个儿子喜欢分给人财物”,即“把财物分给别人”,但依据古代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也可以理解为“分人的财物”。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歧义,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加以推定。类似的还有“饮赵盾酒”,该句字面上既可以理解为“给赵盾喝酒”又可以理解为“喝赵盾的酒”,但原著的意思是“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汉英翻译时对于此类问题就需要特别小心。

1.5 词序变动带来理解障碍

词序变动带来理解障碍的问题主要是指词序的变动造成了主谓结构与兼语式的同形,但在理解上却容易引发歧义。这种结构的典型模式是“主语+请+动词”,实践中可能因情况不同而变成主谓句或兼语式。例如,“王请度之”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王请求考虑它”或“请王考虑它”。如果理解为“王请求考虑它”,汉英翻译时就要按主谓结构来处理;如果理解为“请王考虑它”,翻译时就应该按照兼语式的规范来进行,使用动词不定式。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借助于虚词或语序调整的方法可以使原本隐藏的语法层次和关系明朗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倒装语序,如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主谓倒装(如“丰年留客足鸡豚”)等。

1.6 成分省略致使语义混淆

古代汉语中成分省略的情况普遍存在,不但会影响现代人准确理解古文原著的含义,也会由此引发歧义给典籍汉英翻译带来相当的困难。中国典籍经常省略的成分包括主语的省略,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谓语的省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宾语的省略,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庄亦不得击(沛公)”;介词的省略,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要特别注意的是,介词宾语省略以后该介词可能和其他词构成形式上的双音节词而引发歧义。例如,“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中的“以为”实际上是“以…为”的意思。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原著中的省略成分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确定作为目的语的英语文本是应该相应省略还是补全被省略的成分,从而以确保译文的准确。

2 典籍英译的歧义消解

明白了典籍歧义的形成机制,便可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对症下药。那么如何消解上述歧义引发的翻译问题,则需要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多个角度加以全面审视和综合权衡,在用词、造句、文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试。

2.1 尊重原著本意,准确筛选词语

选择词汇是准确翻译的首要任务。首先,译者应该吃透原文词语的基本含义和引申意义,其次,要注意区分词义的古今差异并找准特定词语在译入语中的对应词语。

例1 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汉书◦陈万年传》)

班固寥寥数语刻画了陈万年这样一个投机人物的形象。陈善于巴结钻营,曾经送钱财去买通皇帝的亲戚许家和史家,对最有权势的乐陵侯史高更是百般逢迎,把全部家财都赔进去了。原文中“倾家自尽”的“自尽”,和现代汉语中的“自尽”意思不同,是非常容易导致歧义的同形词语,汉英翻译时应高度尊重原文含义,不能将两者混淆。笔者试译为:Chen Wannian,extremely flattering and selfseeking,depleted almost all his personal assets to ingratiate himself with the Xus and the Shis,relatives of the royal family,and in particular,buttered up Shigao,Marquis of Laoling.

例2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原文提到赵王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想重新起用廉颇领兵打仗,便派使者前往探视。使者因被敌国收买,便丑化廉颇将军“虽然老了,吃饭还行,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一会就拉了几次屎。”原文中的“矢”系通假字,同“屎”。由于“矢”的基本含义是“箭”,加之廉颇为了显示自己宝刀不老已经披挂上马,所以,现代人很容易以为“顷之三遗矢”是“立刻放了三支箭”。杨宪益等将“遗矢”译为“relieve himself”,非常委婉,值得借鉴: Though old,General Lian Po still enjoys his food.But in the short time I was with him,he went out three times to relieve himself[5]679.

2.2 依照英语文法,相应改变词形

典籍汉英翻译历经古代汉语转换成现代英语的全部过程,需要借助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手段来实现作为源语的古代汉语到作为目的语的现代英语的成功转换,这就决定了词语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务必进行高度灵活的词形变换。

例3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 。(《耳食录◦世无良猫》)

原文意思是说有个人十分讨厌老鼠,他花费许多家资弄来一只好猫。用鲜美的鱼肉去喂猫,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过着很安逸的生活,都不去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因此老鼠闹得更凶了。“厌”的意思是“喂饱”,但现代汉语中的“厌”并不具有这层意思,容易引发歧义。原文用词非常灵活,突显了“恶鼠”与“破家求良猫”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厌以腥膏,眠以毡 ”进行动作描写。汉英翻译时,按照重构目的文本的要求,可用分词短语来展示“厌以腥膏”和“眠以毡 ”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得文笔更为细腻。笔者试译为:A man hated rats very much,so he managed to get a cat at great costs,feeding it with fresh fish and allowing the cat to sleep on the blanket.

例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第十八》)

齐国人赠送了一些歌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于是离开了。原文语气平静和缓,仅仅17个字就把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也正因为如此,在没有标点的古代文言文中,如果“齐人归女乐”被句读为“齐人归,女乐”“齐人归女,乐”则是不折不扣的歧义句了。韦利的英译为:The people of Qi sent to Lu a present of female musicians,and Ji Huan accepted them.For three days no court was held,whereupon Master Kong left Lu[6]209.该译文整体上适应英语文法,变通翻译“三日不朝”等句,颇有可取之处。其中“present”一词较为传神。但他将“女乐”译为“female musicians”,显得“乐”过于职业化,不如译为“sing-song girls”;“孔子”作为专有名词译为“Master Kong”不够大众化,建议使用“Confucius”这一广为接受的译名。

2.3 利用句法手段,重组译文语序

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相比,在句法上的差异非常巨大,而现代英语同现代汉语相比,句法差异就更加突出了。在典籍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代英语在句法特征方面加以全面比对,突破原文句法的约束并重构译文的语序。

例5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这句话中容易引发歧义的地方有二:一是用词,二是语序。译者在用词方面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爪牙”和“黄泉”的含义完全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和“黄泉”;语序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属于名词和作为修饰语的形容词之间的语序问题,与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后面紧跟名词的语序相反。这句话的含义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键的筋骨,却能够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原因就在于其用心专一,有毅力。汉英翻译时,需要重组译文语序,方可展示“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巨大反差。笔者试译为:The earthworm has no sharp teeth or claws,no strong muscles or bones,yet he can enjoy not only the surface soil but also the underground water only because of his persistence and attentiveness.

例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

原文的意思是: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这个姑娘嫁过门啊,定使和顺又美满。诗人采用起兴的手法,描绘桃花盛开的美景,赞美就要出嫁的姑娘,遐想未来的幸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典型的主谓倒装句式,汉英翻译不仅要再现姑娘的容貌美,而且要展示原文的意境美。为求表达效果,可以不拘一格。许渊冲和汪榕培两位教授分别采用感叹句和介词短语给出了风格迥异的译文,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展现原作的风貌。许渊冲的译文是: The peach tree bears so red;How brilliant are its flowers/The maiden’s getting wed/Good for the nuptial bowers[7]7!汪榕培则译为: The peach tree stands wayside/with blossoms glowing pink/I wish the pretty bride/Affluence in food and drink[8]16.原著共分 3段,借用桃树的“花”、“果”、“叶”,分别象征女子的容貌美丽、生活殷实、天长地久。

2.4 根据表达需要,增补省略信息

中国典籍的博大精深与其言简意赅的行文风格密切相关,而古代汉语之所以能够以相对较少的篇幅来承载和传递较多的信息就在于其对省略手法的广泛运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如果不补充被省略的信息可能影响目的读者的理解。

例7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战国策◦燕一》)

针对燕昭王求士复国的询问,郭隗先生提出了如何对待贤士的个人意见:成就帝业的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与贤士相处,成就王业的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与贤士相处,成就霸业的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臣子一样与贤士相处,亡国之君只能像对待仆役小人一样与贤士相处。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说越贤明的君王就越能招致才高的贤人,要是不能尊重贤人,贤人便都会离去。从结构上看,这么4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均属于带两个状语的主谓句。以“帝者与师处”为例来分析,该句中 “帝者”作主语,“与 (贤士 )”和“(像 )师 (那样 )”作状语 ,“处”作谓语。可见,如果将原文理解为“成就帝业的人与老师相处,成就王业的人与朋友相处,成就霸业的人与臣子相处,亡国之君只能同仆役小人相处”则可形成歧义并导致误译。另外,“帝者”、“王者”和“霸者”极具中国历史文化色彩,汉英翻译时要加以区分。笔者试译为: As to getting along with the sages,emperors treat them like their teachers,kings treat them like their friends,overlords treat them like their ministers,but the rulers having lost their empires treatthem only like their servants and snobs.

例8 然则小国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中的“可以”实际上包含了能愿动词“可”和介词“以”,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双音节合成词的词素,因此最易引发歧义,让人误以为“可以”是一个助动词。因为,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和前面的“可”合起来恰好和现代汉语的“可以”同形异构。孟子的意思是说: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此)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此)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此)抵挡势力强的。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胜强”,但如果要完整、全面传译原文信息,就有必要增补原文省略的信息。赵甄陶的英译对此做了简洁处理,可供参考:This serves to show that the small can not cope with the big,the few can not cope with the many,and the weak can not cope with the strong[9]21。

3 结 语

综上所述,歧义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任何种类语言中的客观语言现象。由于历史文化的变迁、语言本身的演变、具体运用的环境以及语言使用者的个体差异等多重因素,古代汉语较之现代汉语更容易产生语用方面的歧义,这给典籍汉英翻译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为了正确处理典籍英译中的歧义问题,译者首先应该明确认识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承载文化精华,促进文明发展的作用。其次,需要细心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洞察歧义的形成机制,尤其要重视由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异构同形、词序变动以及成分省略等情况导致的歧义现象。最后,顺应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并适应现代英语的文法要求,通过精选对应词汇、准确变换词形、灵活重组语序以及增补省略信息等有效手段,消除歧义,精雕细琢,使得目的语文本在尊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实现信达雅的高标准、高境界。

[1]于晓日.近五十年来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56-59.

[2]沈家煊.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现代外语,1985(1):26-35.

[3]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 [J].语言研究,1984(2):50-56.

[4]刘景春.古代汉语宾词省略歧义现象研究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3(3):53-58.

[5]杨宪益.史记选(英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6]韦利.论语:汉英对照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7]许渊冲.诗经:汉英对照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8]汪榕培.英译诗经◦国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9]赵甄陶.孟子:汉英对照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汉英歧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eUCP条款歧义剖析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古代文学审美语素“气”对古汉语词汇语义研究的价值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