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奇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
演出实践是音乐专业学生将平时所学知识、技能在舞台上展现,并通过舞台来检验其学习效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可见,舞台是检验学生演出实践效果与学习水平的试金石。如何获得更具感染力、震撼力的舞台演出效果?如何将台下十年功更好地聚焦于台上仅有的仅仅几分钟内?笔者认为,学生除了要把注意力放在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方面外,还要关注演出实践中对心理学的应用。
在正式演出之前,学生通常要经过编排、连排、彩排等准备工作,这个过程要完成乐谱(歌词)记忆、演唱(演奏)技术的熟练、合奏(合唱)的配合、速度的控制以及对灯光音响的适应等任务。面对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学生应合理运用如下心理学法则使自己调整好心态,发挥好水平。
鱼缸法则是指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只有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如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原本三寸的金鱼就可以长到一尺[1]211。鱼缸法则中,金鱼好比是演出节目的学生,鱼缸则好比演出节目所涉及的背景。这个法则喻指学生不能为演出而演出,应将演出活动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准备,即打破鱼缸的空间。如在演唱歌曲“松花江上”时,学生不仅要将各个乐句及整首歌曲进行细致处理,更要从作者生平、创作历史背景、地域特点等方面去了解,这样表达出来的感情才有根基;再如在演出实践活动之前,学生要根据教师拟定的演出实践方案进行演出活动策划,在策划中学生对整台演出做到全面统筹安排,在获得全局认识的基础上编排各个小节目,从而使节目有了方向性、目的性,整台晚会也有了核心灵魂。
鱼缸法则还要求学生将功夫用在表演外,舞台表演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专业学生要有更高的业务水准、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荀子在《劝学篇》中也提到文化积累与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因此,学生应在中外音乐知识及文、史、哲等方面多下功夫,我国宋代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在平日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使音乐表演这口“方塘”的“活水”源源不断。
归零心态是指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老禅师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在倒茶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在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来我这里求教呢?这就是“归零心态”的起源,象征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定期把自己的内心清零处理[2]。
每次演出之前,学生需要将心态归零,满怀谦虚的、重新开始的心态,认真准备演出活动,包括提前将作品进行细化分析,严格按照原谱的要求演唱或演奏,结合自身个性进行合理化整合,及时调整自己不当的发声(演奏)方法,通过多练习达到同学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准备工作。只有在认真而又充分的准备中学生才能有效地克服演出中极易出现的配合不够默契致使合作脱节、赶节奏、乐谱记忆不牢固、音准偏离以及技术不过硬造成的舞台表现不完美等现象[3]。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归零心态的积极作用还在于其能冲破定势思维,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如在一次演出中,学生将《植物大战僵尸》这个节目突破了单独的器乐表演形式,把演奏、剧情表演与舞蹈进行有机结合,使节目有了不同的光彩,充分地发挥了其创造性。
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选了 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们再次对那 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科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其实,当初那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1]231。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演出实践中,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引导,使学生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老师在演出之前对学生说“我相信你这个节目一定能演出成功”、“你的感染力不错”、“你作品处理得比较到位”等暗示,这样学生就会朝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经过激励后,学生通过精进技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期待就会将假设变成现实,从而达到艺高人胆大的境界。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舞台表演的浓缩性、瞬时性、情境性、变化性等特点。学生需要有强大的心理调试能力。有的学生平时练习水平挺好,但一上台表演,节目质量就大打折扣;而有的学生则在台上表现出高于平时的演出水平,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演出效果。其原因在于演出时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的不同。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种心理效应的运用,从而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有利于发挥演出水平的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是一个可变的心理状态。适当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期望过高,学生会可望而不可及,反而会收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适度而合理的期望既可以让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放下压力去轻松表演,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音乐,达到“忘我”的境界。如《溪山琴况◦静况》中指出的那样:“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演员演出中性情淡泊、心无杂念的平常心就是其心态的最佳体现;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 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因此,在舞台演出这种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活动中,中等强度动机就是合理期望,有利于学生舞台表演的高水平发挥。
爱弥儿◦柯尔,法国心理学家、医生、成功学家、幸福学家、教育家,他所发明的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方法被称为柯尔效应[4]25。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曾在许多名人身上发生过,如帕瓦罗蒂的心理暗示是上台后找到弯起的钉子就会觉得演出能够成功。因此,每次演出前,他都会在自己的口袋里装一些弯头钉子,而他的裤子也经常会被扎破,但就是这种自我暗示支撑着他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次的大小演出[5]486-487;我国钢琴家朗朗在每次演出前都会借助《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角色来为自己鼓劲,这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6]16-17。学生在演出前设置适合自己的自我暗示方式,能够为自己参加舞台表演增加心理动力。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具有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1]17。光环效应运用到演出中就是:每个节目要有闪光点,使人在闪光点这个光环的影响下,感到节目的其它方面也更完美了。如有的节目可以在服饰方面取胜;有的节目在表演方面打动人心,和观众达成共鸣;有的节目在声音方面可以“先声夺人”;有的节目在演员的气场上吸引观众等,这些优势的挖掘,可以形成以点带面,促进演出的成功。
演出实践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台前、台后到演出结束,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若学生在演出实践后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心理反思,将每次演出实践活动获得的表演感悟、情感体验、创作灵感等心得体会归纳整理,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为以后的演出积累有效经验。学生在反思中要关注的心理效应包括如下:
心理学研究表明,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1]229。因此,在演出之后,教师就节目质量给予学生指导的同时,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要进行正面的、积极的肯定,这种正面的积极的肯定就是在“贴标签”,即给学生一个目标导向的作用。学生在标签的指引下,进行角色定位,将演出的效果和角色水平相比较,找差距,做出与角色定位相匹配的心得体会。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罗伯特◦莫顿归纳的“马太效应”值得借鉴: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1]212。可见,马太效应运用到演出实践之后的总结中就是把节目进行全方位分析,包括音准、节奏、作品表现力、演员感染力、技巧的运用以及作品难易度等方面,从中看到每一位学生在表演领域存在的优点或潜在的优势,进而通过适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表演中扬长避短,充分彰显每个学生乃至每个节目的优势,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表演自信心和舞台驾驭能力,形成积累优势。因此,避免马太效应消极的一方面,其核心思想就是将演出实践之后的评价标准丰富化、多元化,能够充分发现学生各个方面的长处,而不是仅仅以学生表演的“好”与“差”这一单一评判尺度来进行衡量。
音乐,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的价值需求,由人所从事的感性化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不同人类的心理活动致密地交织在一起[7]1。总之,教师充分关注演出实践中心理学的运用,将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舞台驾驭能力以及舞台自信心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1]路西.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2]佟强.用“空杯心态”面对艰难的就业形式 [J].职业,2010(6):33.
[3]向兆年,王瑶.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关系[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3):60-62.
[4][法]爱弥儿◦柯尔.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之柯尔效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5]邹长海.声乐心理学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6]郎朗,[美]弗伦奇.我是朗朗 [M].董华侨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白山.拿来就用的管理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8]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 [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