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勇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实践证明,1985~2000年开展的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发展群众体育和农村体育的一个创举,对我国县域体育尤其是农村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国体育先进县在经济欠发达省份为数不多,却对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县域体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虽然,全国体育先进县评选活动现已停办11个年头。但在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欠发达省份全国体育先进县对县域体育事业,尤其是对农村体育事业仍然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贵州、宁夏、青海三省区为例,全面总结经济欠发达省份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争创经验,对于今天无论是推动经济欠发达省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对于落实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财政困难,无法给体育以更多的投入,县的体育基础非常薄弱,而争创体育先进县对县的体育投入要求严、规格高,没有大笔资金难以解决问题。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还处于 “欠发达、欠开发”状况的省份而言,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其困难因素要远远多于经济发达省份。对此,对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同志有不同意见,有的甚至表示反对,害怕因为抓体育工作而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发展县的体育事业,必须首先提高全县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水平,统一对发展体育事业的思想,认识到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县级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县的体育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局。
争创实践表明,提高全县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是开创县的体育事业新局面,实现创建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创建体育先进县是个系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单靠体委一家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过程中,基本都形成了 “不管几把号,都奏一个曲,都吹一个调”的工作局面。有些县 (市、区)由政府出面,约请县委、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召开联席会议,拟定具体争创活动方案,依靠全县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实施。有些县的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出钱筹办体育活动。例如由县体委牵头、各单位配合举行大型运动会;行业和系统的体育活动,则按归口管理的办法,由主管部门牵头,体委负责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形成职工体育由工会主管,学校体育由教育局主管,家庭运动会由妇联牵头,老年人体育比赛由老干部局、老年体协组织的合作举办体育的局面。体育归口管理以后,体委丝毫不放松对群众体育的指导、检查。每逢举办体育活动,体委主动事先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做好沟通协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样既调动了各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大大减轻了体委的负担,并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1984和1993年两次机构改革浪潮中,全国很多县 (市、区)体委撤销合并,但经济欠发达省份大部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体委得以保留,独立建制,即使个别将体委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县 (市、区)在开展业务中也实行体育局单独挂牌。各县(市、区)不仅对体育组织机构建设重视,而且健全了乡镇、村寨的体育组织。在各个乡镇建立了体委或体育领导小组,党政领导有专人分管体育,配有兼职体育干部;在一些村寨建立了文化站 (点)和体育代表队;在基层单位也大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此外,还成立了各种体育社会团体。宁夏西吉县县委县政府曾专门下文要求全县各乡镇成立体育工作领导机构,至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时,全县26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体育领导小组,配齐了专职文体干部,组建了农民体育协会和体育代表队,全县293个行政村,有256个行政村建立了体育代表队。宁夏平罗县成立了田径、气功、信鸽、篮球、农民、职工、老年人、门球等体育协会,还在全县16个乡镇和50%的村成立了体育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建立和恢复行业体协与产业体协18个,人数较多的企业都成立体育协会,百人以上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干部。全县28个乡镇都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文化中心、文化站、文化室、青年之家157个。为了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成立了县体育中心教研组和县体育教学研究分会。各县 (市、区)体育组织的健全,解决了 “上面有腿,下面无脚,中间截留”的中梗阻现象,使县体委的工作一杆子捅到农村,大大促进了体育工作的开展。
在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各县 (市、区)积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各自摸索出一些适合本地体育发展的工作方法,使争创工作各具特色。宁夏贺兰县在训练方面,较早地实行教练员目标责任制,对完成任务的教练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教练员在晋级、职称、奖金等方面给予限制和处罚。如此大大调动了教练员的积极性,使其在选拔运动员、管理运动队和组织运动训练等工作上都格外认真;训练时间也得到保证,每天早晨训练40 min,下午训练90 min,节假日加班训练,寒暑假集中训练,常年不断,坚持不懈。教练员管理方法的改进,成为贺兰县竞技体育成绩突飞猛进的重要推动因素。贵州都匀市采取承认各个体育协会的独立性,给予各体育协会更多的权力,充分调动了全市体育协会的积极性,将全市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此外,都匀市还通过 “以场养场,以体养体,促进体育社会化”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资源,积极承办社会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不断增加体育经费,逐步改善体育设施。同时,对体育场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实行合同制和临聘制,以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来解决雇佣人员的工资。同时,严格遵循 “按劳取酬”的原则,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体育场馆的高效率运转。黔中重镇遵义县在群众体育活动中,以片区为单位,每年举办一次东北路、南路、西路、中路片区片区篮球赛,或由镇 (乡)轮流 (联合)举办,或与邻近县的乡镇共同举办,观众场场爆满,镇 (乡)、社区、村居基层的群众体育活动也因此得到强力的带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展职工体育方面,将过去由单位职工体协举办的体育比赛改为分项目由各车间承办,推动体育竞赛举办模式改革,培养和锻炼更多的体育骨干,使职工体育活动的涉及面更加广泛。除上述地区外,其它各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全国体育先进县也都在体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改革创新出一些有利于体育发展的工作方法,活跃了县的体育工作。
创建体育先进县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保障工作开展。经济欠发达省份县的体育社会化程度低,社会共同办体育的格局短时间内无法真正形成,体育作为公益性社会事业,政府应适当增加对体育的经费投入,确保体育事业发展。在争创过程中,贵州、宁夏、青海三省区12个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体育事业经费和基建投资都逐年增加,都高于每年县财政支出的0.5%或人均0.1元以上。十余年累计投入两千万元以上,每县的体育投入都在百万元以上。这对于上世纪经济欠发达省份县的财政而言,不算个小数目。其中,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体育事业经费,由原来的3万元增加至1988年的15.3万元。
体育场地设施作为人们进行身体锻炼、体育竞赛和社会交往的平台,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物质保证。在争创前经济欠发达省份县的体育场地设施非常落后,存量少且年久失修,大多不能正常使用,成为影响县的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争创过程中,各县 (市、区)采取积极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是改变农村体育落后状况的一把 “金钥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石。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县 (市、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国农村体育社会化,促进农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今天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欠发达省份全国体育先进县仍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呢?
“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荣誉,代表着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对县 (市、区)的体育工作的肯定和褒奖,它是各县全体体育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今天,虽然全国体育先进的荣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对于那些为争创工作努力奋斗过的体育工作者而言,仍然具有很强的荣誉感,对他们敬业工作、不断开拓具有激励作用。多年以来,经济欠发达省份全国体育先进县的体育工作者,在全国体育先进县这个国家级荣誉的激励下,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肩负使命的重要,并始终积极投身到日常工作中,立足本岗,勤奋工作,履职尽责,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划出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努力不断开拓出县的体育工作新局面。
通过过去创建体育先进县工作,各县 (市、区)的体育 “硬件”、“软件” 和 “活件” 都得到大大加强,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这为当前县的体育事业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从 “硬件”来看,昔日县、乡 (镇)、村三级体育组织机构网络的建立,以及人群体协和项目体协的建设,为今日晨 (晚)练活动走进农村,逐步进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以及体育人口的增多,提供了组织保障;昔日体育 “四大件”的修建,以及其它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今日体育场地设施的扩建和完善,打下了前期基础。“软件”方面,昔日建立的体育比赛制度和形成的体育活动传统,为今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居民体育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制度保证;昔日各单位密切配合联合开展体育活动,引入社会资源举办体育比赛的工作方法,为今天体育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工作思路。“活件”方面,昔日体育干部队伍的充实与加强,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等人力资源的业务培训和培养,为今天县的体育人力资源较高的业务能力与较大的队伍规模夯实了基础。
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社会较封闭经济较落后,几乎没有多少县 (市、区)被其他地区知道。通过积极参与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经济欠发达省份各个体育先进县 (市、区)都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对于推动今天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贵阳市的白云区,以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市辖郊区,很少有人知晓。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该区加大力量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参与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并于1992年入选第四批全国体育先进县。为创建良好体育文化氛围,整体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白云区以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体育的宣传功能和名片效应,精心设计、精心筹办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如国际风筝节、全国农民象棋赛、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贵州省街舞大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不仅活跃了区的体育文化活动,推动了群众体育发展,而且向国内外展示了经济欠发达省份县域发展新形象,打造了县域特有品牌,大大提升了社会知名度,“西部风筝之乡”和 “中国铝城”成为白云区的代名词。为巩固参加争创活动取得的 “名区”地位,借助昔日创建工作产生的名片效应,目前白云区打出 “中国西部风筝放飞之乡——白云”的宣传标语,帮助进一步提升今日县域的社会影响,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二批全国体育先进县——贺兰县,被人们称为 “银川后院”,属于银川市的一个市郊县。在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以前,没有多少人知道贺兰县的名字,但自1985年起,贺兰县通过积极承办大型体育比赛,大力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扩大了县域的知名度。据统计,1987~2004年,贺兰县承办省级体育赛事14次,全国体育比赛3次;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还在贺兰县举办了中国银川 “圣雪绒”摩托车赛的闭幕式。1987~2004年,贺兰县向宁夏自治区体工队、自治区运动学校和银川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08名,其中有部分运动员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并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通过承办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贺兰县将体育的宣传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给宁夏人民和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今天全国知名的 “田径之乡”和 “全国业余训练先进集体”。
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极大地改变了群众体育和农村体育的落后面貌,各县 (市、区)积累了许多发展县域体育的宝贵经验,如争创活动中所采用的 “明确方向,量化目标”的做法、“定期复查”的规定等。这些经验对今日县域体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作用。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竞技体育热逐渐退却之际,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纵深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面对广大县域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情况,带来的新机遇,全国体育先进县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加快体育事业前进步伐?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如何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征程中,继续发挥体育先进县的先进效应?面对这些问题,借鉴和参考昔日创建体育先进县的宝贵历史经验,成为今日县域体育工作的一种自然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1]朱德录,平原主编.体育强国的基石——争创体育先进县的四年 [M].国家体委群体司,1988
[2]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3]袁伟民,李志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9)[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4]刘德佩,白君玲,等著.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体育改革 (中国体育改革二十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国家体育总局编.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