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新 王怀建 孙 立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36)
回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内容广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及心理等[1]。“掼牛”运动是一项具有鲜明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元朝时期浙江嘉兴的回民聚居区,对回族同胞为欢庆穆斯林 “宰牲节”而举行的 “摔牛”活动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嘉兴地方语言的原因,经过漫长的发展,这一活动最终以正式名称 “掼牛”流传下来。通过数代 “掼牛”传承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融合了心意六合拳、查拳、摔跤等多项武学,极大地丰富了 “掼牛”技术,使其更具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 “掼牛”由此形成。1982年在内蒙古举行的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掼牛”的传承人韩海华表演了 “掼牛”绝技,与牛搏斗半个小时后,用一记精彩的 “掼牛”技术将牛重重的掼倒在地,震惊全场,并受到出席民运会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赞誉:“这个项目具有中国传统民间特色,真不愧为 ‘中国式斗牛'。”自此,“掼牛”又有了新的称谓:“中国式斗牛”。
“宰牲节”也叫 “古尔邦节”,是回民的三大节日之一,日期设在开斋节过后的第70天。相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一伊布拉欣,梦见真主命他把自己心爱的儿子伊斯玛依作为祭祀物,以考验他是否对真主忠诚。伊布拉欣遵从真主的旨意准备宰杀儿子,真主被其诚心感动,命天仙背来一只黑头羊代替伊斯玛依做祭物,手起刀落羊便倒了,后来圣人穆罕默德把这天定为 “宰牲节”。按伊斯兰教规,凡身体健康,有足够旅费,路途安全,穆斯林一生朝觐至少1次,朝觐时间为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12月9日到12日,“古尔邦节”便在这个月的10日,“古尔邦”意为 “牺牲”、“献身”,因其来历也称 “献牲节”、“忠孝节”。[2]欢乐与友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会无一遗漏地送达每一位穆斯林那里。
“宰牲节”与 “摔牛”有何联系呢?回族信奉真主安拉,每年都要在 “宰牲节”这一天的日出后、日落前宰杀一定数量的牛、羊等,分送给周围的人,以表达对真主安拉的诚心信仰。凡被宰杀的牛,必须是养到两年零一天的,宰牲时,首先由阿訇手捧 《古兰经》主持诵经,完毕后,由几名壮汉将牛摔倒[3],由阿訇持尖刀开宰并结束开宰仪式,由于阿訇文弱,控制牛、骆驼等大型家畜的工作需要由多名壮汉来协助完成,如是 “摔牛”就成了“宰牲节”礼仪中的一部分。后来回族人民为表达对回族勇士的纪念,不仅在 “宰牲节”延续 “摔牛”活动,并逐渐演变为一项表演艺术和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每每 “摔牛”时都有大量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掼牛”的 “掼[4]”字是嘉兴方言,意为“摔”、“使跌”、“握住东西的一端而摔另一端”,也有“掼交”一说。那么,起源于穆斯林 “宰牲节”的 “摔牛”是如何在嘉兴这片土地上传承、发展并形成独特的 “掼牛”文化的呢?
早在宋元时期,嘉兴就有穆斯林居住。宋末元初,一些回民因逃避战乱南徒到江浙一带。1291年,元朝大军抵达嘉兴并驻屯,军中众多回族武士和家眷恋上嘉兴这块土地,并在此定居,形成了嘉兴最大回族生活区,一度被称为 “回回街”。当元朝一统天下之后,在各地留下少数回族官员和百姓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尔后,各族人民慕境迁徙,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大批回族人民从河南、山东一带南迁到嘉兴,在嘉兴 里街一带聚居。南迁的回民将 “宰牲节”及其 “摔牛”项目带到嘉兴并融入嘉兴地域文化,逐渐也因嘉兴方言而改名 “掼牛”。明朝时期,部分回族人士迁居嘉兴东门和里街一带,在信众和当地官府资助下建起了清真寺。该寺是浙江北部唯一的清真寺,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 (1602),历史悠久,是浙北地区穆斯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6]。清代时该寺重修,说明在清代又有一部分回族人士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并在此对 “掼牛”活动进行传承与发展。
“嘉兴掼牛”的演变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不少波澜。据介绍,“嘉兴掼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走向全国,韩海华的师傅李青山与李尊思曾分别在武汉和上海表演 “掼牛”,韩海华的这两位师傅与韩的父亲韩忠明于1953、1954在嘉兴 “中山厅”进行过 “掼牛”表演[7]。“嘉兴掼牛”可谓盛极一时,而后则消沉了20年,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曾一度面临濒危,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不知去向。关于 “嘉兴掼牛”的记载,现在只散见于本地史料和回族、汉族前辈们的口口相传与回忆中。
在 “掼牛”方式上,“嘉兴掼牛”对传统 “掼牛”做了很大的改进。由于聚居嘉兴的回民大都喜好武术,会武功的回族青年通常凭两人或单人就能将牛掼倒并控制住,后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子参与“掼牛”,且大多都是单人与牛相搏,以显示其威猛,“掼牛”过程变得异常紧张精彩,也搏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嘉兴掼牛”逐渐享誉全国,成为了嘉兴回民显示武功的热门表演项目,不再仅仅是“宰牲节”礼仪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作为 “强健民族体魄,展现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地域、人文的结合形成了 “嘉兴掼牛”区别于其他区域斗牛的显著特点,积淀了深厚的伊斯兰教的文化底蕴。与其他回族聚居地的 “摔牛”相比,“嘉兴掼牛”从其活动规模及其传承性、技巧性、观赏性而论都独具特色[8]。
“嘉兴掼牛”能够成为嘉兴一大文化品牌,这与素有 “嘉兴掼牛缔造者”、“中国式斗牛第一人”、“嘉兴掼牛传承人”之称的韩海华[9]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4年7月生于浙江嘉兴回族世家的他,由于从小勤学苦练,到20岁的时已膀粗腰圆,力大无比,在嘉兴回族习武众人中脱颖而出,而这一时代的老一辈 “掼牛”高手年龄略显老龄化,“掼牛”的表演也变得越来越少,处境堪忧。
1982年9月,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嘉兴回族武术摔跤队”代表浙江省被邀请参加,当时韩海华师徒思量许久,在众多回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不知如何抉择,最终他们把 “掼牛”经过精心创编,统一了 “掼牛”过程,将传统的表演增加了 “掼牛”前先走鸡步、虎步、龙步等10余种动物的形态模仿,以及 “掼牛士”排打热身、对牛进行挑逗将牛逗怒,在牛追逐“掼牛士”的过程中将牛摔倒等环节,不仅增加了“掼牛”的难度和惊险,而且使其观赏性更强。同时,“掼牛”背景民族音乐的运用、“掼牛士”民族服饰的设计制作,增强了该项目的文化底蕴,使其可与西班牙 “斗牛”媲美。运动会上韩海华的精彩表演,引起现场观众的震惊与喝彩。随后,韩海华又带着他的 “掼牛”参加了第3届、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至此,韩海华完成了 “掼牛”的现代化创新,他因此被誉为 “中国式斗牛第一人”。“嘉兴掼牛”也迎来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国内多家媒体开始报道 “嘉兴掼牛”,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在2008年、2009年两年相继被列为嘉兴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海华发展与创新了 “嘉兴掼牛”,而在其后的文化传承中又出现了众多 “掼牛”佼佼者。四大“掼牛勇士”是韩海华的4位得意高徒,每一位都是跟随其学艺多年,个个身怀绝技,不单武艺超群,“掼牛”技术也十分精湛,分别以风、雨、雷、电命名并展现各自的特点:“擒风手”甘岗、“烟雨隐侠”胡成勇、“震雷斗士”张惠、“闪电客”莫能军。
“嘉兴掼牛”作为一种民俗体育文化的 “活化石”,在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下,打造出了 “嘉兴掼牛”这个地方文化品牌。嘉兴市、浙江省先后举办多届 “掼牛”表演,以及多届全国 “掼牛”表演,同时, “嘉兴掼牛”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5],与当地丰富多彩的节令民俗活动以及嘉兴文化旅游相结合,已深入人心。
每一个体育项目总是产生在既成的文化环境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密码,并且一代代薪火相传,“掼牛”项目承接回族穆斯林文化,在嘉兴水乡农耕文化环境中传承与发展,彰显着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而这一文化密码的破解催生了“掼牛第一人”韩海华,他与其他传承者对 “掼牛”的传承和创新,对形成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起到非常直接也非常深刻的作用。同时,在中国不断向现代化突进的今天,传统民族文化既强烈感受时代的脉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剧烈冲击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处于相对弱势,对文化的整理、记录和保护,已经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精神上的DNA。
[1]陈伟.试析回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文化特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41
[2]海力洪.南国回风 [M].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15~20
[3]王怀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兴掼牛”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34~36
[4]百度词典:http://dict.baidu.com/s?wd=%DE%E8
[5]《嘉兴市志》编撰委员会编.嘉兴市志 [地方志][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2
[6]乔梁.运河沿线的清真寺 [J].中国文化遗产,2006,(1):46~48
[7]沈秀红,等.嘉兴掼牛,牛起来![N].嘉兴日报,2012-06-08
[8]浙江省文化厅网站:http://wht.zj.gov.cn/dynamic/magzine/Article/2012-03-15/2012031517294126.shtml
[9]优酷视频与电影:http://www.youku.com/star-page/uid-UNzk3NT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