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体育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2012-08-15 00:54戴永冠林伟红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者公共服务内涵

戴永冠 林伟红

(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职能目标向公共服务转变后出现的新词汇,是继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等之后的词语。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近10年有关公共体育服务的文献297篇,逐一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果:1)学者主要从公共体育服务内涵、问题、体系构建、发展趋势等4方面进行研究;2)学界对公共体育服务内涵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3)内涵界定不清是实践工作中矛盾加深的重要原因;4)大部分学者倾向于使用 “体育公共服务”称谓。297篇文献中有208篇使用 “体育公共服务”称谓。课题组认为,公共体育服务是事关13亿中国人健康的民生事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和谐社会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 “称谓不一”、“内涵不一”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分析并提出我们的看法。

1 概念之辨

文献研究显示,学者同时在使用 “公共体育服务”与 “体育公共服务”两个概念,经分析,两者的内涵高度一致。对于这两种称谓,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文献数量上看,使用 “体育公共服务”名称的学者多于使用 “公共体育服务”的学者。另外,据搜集到的资料分析,刘艳丽 (2004年)《从经济学视角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生产主体的多元化》[1],是课题组收集到的最早以“体育公共服务”名称发表的论文。显然,如果两个词并用,外界会产生歧义,也会影响这一战略事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根据专家访谈、文献研究结果,结合逻辑学以及词义结构知识,课题组认为“公共体育服务”这一用法更为妥当。

综合学者观点,使用 “体育公共服务”一词的学者的主要理由是:“公共服务”与 “体育公共服务”是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关系。如,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是一特定称谓,在 “公共服务”前加上 “体育”限定词,更能表达这一特定概念;另外,“从汉语言的常规来讲,‘限定词+上位概念'是构成下位概念的基本结构,显然,‘体育公共服务'更符合常理”[2]。针对学者使用 “体育公共服务”一词的理由,课题组成员专门请教了中山大学语言学教授,查阅了大量有关 “词语结构”、“复合词构成”、“概念”等相关资料,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1.1 从属性概念角度分析

辨析 “体育公共服务”和 “公共体育服务”的前提是阐述清楚 “公共服务”概念。公共服务是合成词,即 “公共”+“服务”,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特定属性的概念。属性概念是以事物的某些属性为反映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事物的某种属性[3]。如 “公共服务”是反映了 “公共”属性的概念。从逻辑关系分析,属性概念的词语构成中,反映属性的词宜置于被修饰词 (单独概念、普遍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的前面,而不宜置于后面。譬如,我们可以说 “公共服务”,但不宜说 “服务公共”。另外,体育是一个集合概念,服务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两个集合概念合成新的集合概念,即 “体育服务”,表现 “属性”的词 (公共)+“集合概念”(体育服务),构成了新的属性概念 (公共体育服务),这符合语言学逻辑结构。

1.2 从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分析

上位概念 (亦称属概念)与下位概念 (亦称种概念)相对,在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的概念称为上位概念,反之,称为下位概念。如 “篮球”与 “体育项目”两个概念中,“体育项目”的外延较大,是上位概念。我们知道,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的构成,主要是两个概念属性的从属关系,并非 “限定词+上位概念”就构成下位概念。这种思维有点类似找反义词,在原词上加“不”就构成反义词,如 “好”的反义写成 “不好”,虽然从国人的习惯思维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但这种思维方式不妥。

1.3 从汉语词语的结构形式分析

汉语词语的结构形式是以语音结构和语义结构为基础,语音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内在统一构建了词语结构平衡的基础,平衡是汉语词语结构形式的重要特征。语音结构中的音节和节奏对 “体育公共服务”一词构成没有影响,而语义结构对“公共体育服务”词语构成影响较大。并且,词语结构受语义关系制约,语义关系确定之后,词语结构具有凝固性,尤其是复合词,一般不能颠倒[4]。对于一个多音节的复合词,不管是 “动词+名词”、 “形容词+名词”,还是 “名词+名词”,语义关系除了 “动词+名词”是支配关系外,其他都是修饰关系。如,“公共”(形容词)、“服务”(动词、名词)、“体育”(名词),这3项都是独立的词,“公共”在这里有一种限制意义,起区别作用,构成 “公共体育”、 “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都能达到结构平衡。再者,从词义表现的词性分析,一般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如 “公共”是形容词,修饰名词 “体育”或者“体育服务”,构成 “公共体育”或 “公共体育服务”是合乎逻辑的,反之,如果我们用名词 “体育”,修饰形容词 “公共”或者名词 “公共服务”,构成 “体育公共”或者 “体育公共服务”,显然,从语义角度看,二者互相排斥,这就破坏了语义结构上的平衡。另外,无论是 “公共体育服务”还是 “体育公共服务”,关键之意是 “公共”,从重要性而言,“公共”置前比 “体育”置前更可取。

1.4 从同类词使用实效分析

公共服务是一个大系统,文化、体育、卫生、教育是并列子系统,从规范性而言,称呼应当一致,目前,其他领域通用的称呼是 “公共+领域+服务”,如 “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信息服务”,显然,“公共体育服务”更可取。另外,王家宏、胡小明、杨华、易剑东、董新光、裴立新、肖林鹏等学者都赞同使用 “公共体育服务”,再者,课题组收集到的相关博士论文都使用“公共体育服务”名称。综上,课题组认为,“公共体育服务”一词是合适的、恰当的。

2 “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

2.1 “公共服务”的内涵

要分析公共体育服务,首先要客观认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社会后,公共服务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对 “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大部分学者从萨缪尔森的 “公共产品”理论,即物质的属性入手来讨论,他们主要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提供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等方面来讨论,认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李军鹏提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物品与服务的总称。其根本特点在于:公共服务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物品。公共服务是政府运用社会资源,根据权利、正义等公共价值,积极回应社会公共需要,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提供的社会物品和服务;公共服务是公民平等享受的社会物品[5]。

部分学者从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种基本职能。如,公共服务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其含义是指有法律授权的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公共服务的理性主要源于人权和人道因素、公民与国家关系以及政府以需求促进供给的功利主义目的[6]。

还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是一种行为方式[7]。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及其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灵活运用多样方式,以提供各种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为载体,以推动公平、公正为目标,以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的公共行为的总称。因此,公共服务具有公平性、公益性和公共性。

也有学者将 “公共服务”的解释方法分类为:物品解释法、价值解释法、内容解释法、利益解释法、主体解释法、职能解释法[8]。再者,还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强调的 “为人民服务”。

综合以上理论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公共服务的研究主要还是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本土化的成果很少。分析理论还要紧密结合我国实际。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政府主要职能包括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个方面。可见,我国主要是从政府职能角度规范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强调公民的权利。

2.2 “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在体育领域的拓展,其内涵还是政府所承担的一种职能。而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只是把公共体育服务当做一种产品,这是欠妥的。课题组认为,公共体育服务首先要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公共体育产品或公共体育物品。借鉴公共服务概念,公共体育服务是指满足公共体育需求所承担的服务职能。公共体育服务包括管理、组织、生产、供给、设施、保障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并且,公共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职能,公共体育产品、公共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等等器物层面的内容,只是职能的体现。

[1]刘艳丽.从经济学视角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产业生产主体的多元化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7~19

[2]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 [J].体育学刊,2011,(3):34~40

[3]新东方辞海 [EB/OL].http://tool.xdf.cn/ch/

[4]郭振华.汉语词语结构的特征 [J].汉语学习,1998,(4):39~41

[5]李军鹏.新时期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对策 [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27~31

[6]马庆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1):58~64

[7]何精华.区分供给与生产: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 [J].中国行政管理,2007,(2):104~109

[8]靳永翥.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以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0~35

猜你喜欢
学者公共服务内涵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活出精致内涵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