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 大学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及实施对策

2012-08-15 00:54严月兴
科技视界 2012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语文课堂笔者

严月兴

(兰溪市马涧中心小学 浙江 兰溪 321110)

0 前言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1~3]。笔者通过对多位语文老师上课的观摩,进行统计可知,每堂语文课堂上提出约30~50个问题,而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占整个课堂时间的70%~80%,这些问题从上课伊始至课堂结束,在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提问不好,导致课堂质量下降亦是比比皆是,因此课堂上提的问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学习效果。此外古人曾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感悟,因此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师的提问,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中,真正的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4]。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如何保证提问的有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 问题无意义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是根据自己想法直接提出来的,没有思考学生会如何回答,回答的答案对于课堂进程有何作用,或者学生根本就没有办法回答。比如有老师问居里夫人是谁,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她的生平事迹有哪些?学生无法回答。另外还有老师问有没有去过北极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整个课堂的质量。

1.2 问题过多

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连好几个问题,如上课开始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第一段的内容,并要求回答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画出你觉得好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细想一下这么多的问题,学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回答吗,学生要理解课文,要理解生词,这对学生来说难度系数是相当的大的,这如何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1.3 问题过于狭隘

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狭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当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必然是昏昏欲睡,课堂质量可想而知。

1.4 问题过于简单或难

有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答案,而不用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思考的动力,比如有老师问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这些故事是什么时代的,与什么人物有关。然而又有些问题过于深奥,有些学生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解答,有些学生可能就无法解答,比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中,有教师就提出徐悲鸿励志学画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一类问题无法真正起到提问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互动,无法起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2.1 把握“问度”,精问

针对有些无意义的问题和问题过多的情况,要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在课前进行考虑,做到问题有意义和精。所谓精是指,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例如:笔者在教学《草船借箭》这课时,只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诸葛亮如何神机妙算,把箭借回来的,诸葛亮他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那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了认真有效的研读,学生列举了诸葛亮在人、地、天等方面思考的经过,感悟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样只有一个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了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涵。这样的“精问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课堂上的杂乱和随意提问的现象,起到以点及面的作用。

2.2 改变“问式”,趣问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里尽可能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课堂质量保证的前提。而设计巧妙合理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引起思考,大大延长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学《诚实和信任》一课,笔者提出这篇课文“我”的诚实体现在哪些地方?得到的信任又是体现在什么方面?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2组,让学生进入角色分别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找出很多很细致的答案,一个动作,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无不体现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质量就得到提高。

2.3 找准“问点”,巧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找准“问点”,恰当的提问,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问点”,把握时机提问。其实“问点”很多,比如可以在文章的思路设计上提问,例如《诚实和信任》一课中,文章的思路是“我”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留下字条——车主感动——“我”的感悟,笔者就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了,为什么会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车主感动被如何感动?为什么小红车车主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问题简明扼要,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开拓思路。可以在细节关键处提问,比如在《诚实和信任》一课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诚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信任”?让学生在关键细节处理清课文的实质,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还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提问,比如“小红车车主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此时我的心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进入角色,深深体会“我”的感悟。因此只要合理的抓准“问点”,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结论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是激发学生兴趣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深入教材的一种途径,最终完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讲究问题的少而精,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具有兴趣性的问题,在关键的节点、重要的环节中,提出具有创造性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达到美得享受。

[1]卢碧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2(4):25.

[2]陈琳.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误区的一些认识[J].阅读经纬·课堂透视,2012(12):33.

[3]林华蓉.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J].吉林教育,2012(3):84-85.

[4]刘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2(1):125.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语文课堂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