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景观设计方案研究

2012-08-15 00:53李觉辉
绿色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汉水人文景观襄阳

李觉辉

(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441053)

1 引言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襄樊市恢复旧名,更名为襄阳市。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也使襄阳重新回到了历史的语境之中,回归到与其独特的自然山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吻合的气场之中,对襄阳继承传统文脉具有重大意义。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作为襄阳的管理者、建设者,就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依托襄阳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资源,对今后的城市定位和长远发展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和建设,以便弘扬襄阳文化,培育襄阳精神,提升襄阳品位,继往开来,使襄阳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创崭新的历史。

可喜的是2011年8月湖北省省委、省政府为襄阳十二·五发展提出了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即“四个襄阳”的战略决策,这是符合襄阳历史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是极具远见卓识的。“四个襄阳”建设,是襄阳发展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战略机遇,其中“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科学定位,为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也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本研究报告的着眼点就是针对襄阳市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和汉江风光带而展开的。

2 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20世纪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学者、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断发人深思。因为他既指出了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的体系,又告诉我们不仅我们的思想是当前的,我们所谓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我们的当前;没有当前的生命,就没有过去的历史可言。所谓 “当代”,是指它构成我们当前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历史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永远是当前的,决不是死去了的过去。

缺乏历史人文积淀的城市是无奈且无助的,具有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是让人引以为豪的,但如果缺乏对其历史文化应有的传承、展示则是可悲的。历史文化看似无声,但它的启迪作用和精神感染却不容低估[1],襄阳的历史文化不仅要说,还要能看,更要让其活在当下,融入襄阳人的生活,成为襄阳人快乐的、诗意的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景观设计,就是使襄阳的历史化为当代史,让襄阳独特而厚重的人文精神活在当下的有效途径。

3 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景观设计的布局与呈现

2004年襄阳市(原襄樊市)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评委会给予的颁奖词中有这样的描述:“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这是对襄阳自然、历史人文独特性的准确概括。襄阳南依岘山,十里画屏掩映;北临汉水,沧浪之水穿城。这是造化对襄阳的恩赐,是弥足珍贵、不可再塑的城市风景。无论从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文化视角,传统风水学理论,还是现代山水城市建构学说来看,襄阳的自然环境都是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将襄阳的历史人文资源化为景观,点缀于岘山之上,汉水之畔,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审美,又赋予岘山汉水以诗意和灵气,这种将襄阳的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景观设计,所产生的绝美意境是值得期待的。因此,襄阳历史人文景观就应本着以山水为体、以历史文化为魂的原则设计。

3.1 人文景观可凸显岘山美景的人文内涵

岘山东起汉水之滨,西至万山,蜿蜒起伏,山不高而秀雅,是襄阳城南部的生态屏障,和汉水一起构成了襄阳山水城市独特的空间形态。岘山中曾经分布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如羊公祠、堕泪碑、习家池、孟浩然故居、张公祠、王叔和墓、杜甫衣冠冢、王粲井等;有岘山各风景节点上的岘山亭、岘首亭、凤凰亭、汉皋亭、濯汉亭等;有自晋代以来的著名佛寺道观,如岘山寺(也称岘石寺)、甘泉寺、卧佛寺、延庆寺、龙泉寺、谷隐寺等;还有晋、唐、宋、元和明清各代留下的众多摩崖石刻,以及传说中的蛮王洞(即王莽洞)、老虎洞(即刘秀洞)、岘石洞、仙人洞、观音洞等。除习家池、张公祠留下部分建筑外,其他古迹毁坏殆尽。以人文景观的形式再现这些人文古迹,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之举,因此,岘山文化是人文景观设计重建的重点所在。

3.1.1 岘山文化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原则

人文景观布局应在延续历史遗址的前提下,依托岘山的山形地貌,设计突出传承历史文化主题,体现与生态相和谐的追求,景观的色彩、材料相对统一,造型多样,能反映时代特征的原则,使这些景观成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服务于游客休闲健身、临景思贤、陶冶情操之所。

3.1.2 岘山文化人文景观的设计重点

岘山由东至西绵延十多里,由岘首山、凤凰山、谷隐山、郑家山、羊祜山、望楚山、虎头山、真武山、琵琶山、尖山、扁山及万山等10多个相连的小山峰组成,其中扁山海拔459m,是市区最高的山峰。岘山人文景观的设计、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按照历史文脉的原则,人文景观应设计重建在原址上,根据《襄阳市岘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人文景观主要分布在岘首山景区、习家池景区、羊祜山——真武山——虎头山景区、菊花潭景区和尖山扁山景区等[2]。岘山文化人文景观设计的重点是点状景观——即通过各名胜古迹遗址上的人文景观重建及各山风景节点上的标志性亭子的设计建设展现出来;线性景观——即由连接各点状景观和各景区的道路,以及道路两侧的路标、示意图、休闲座椅和避雨廊等构成;面状景观——即各景区的综合服务区,包括购物、休闲、娱乐、健身、餐饮、停车场等设施组成。这样岘山文化人文景观的设计就通过点、线、面三种景观,立体而全面地呈现出来[3]。

3.1.3 岘山文化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案

(1)点状景观。岘山中的名胜古迹(如祠、寺、亭及一些房屋建筑等)几乎消失殆尽,有的仅留下荆棘荒草下的一点遗迹。对古迹中需要重点恢复的景观,应考证其历史沿革的形制、比例尺度,以作为设计重建的参考;景观在色彩选择上,应延续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色调;景观的材料可选用传统砖木及石料、现代钢架及玻璃或两种兼顾,反映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样,主要景观的设计就达到了尊重历史、创造历史、弘扬人文精神之目的。对一时未纳入重建议程的遗址,可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清理,修通便道,树立标志牌并简要介绍,以供游人寻访凭吊。历代摩崖石刻和传说中的溶洞、岩洞,也应立牌介绍,方便游人探访、畅想。

岘首山景区:岘首山被称为岘山的上岘,扼守着襄阳的南大门。山上的岘首亭,也称岘山亭,曾是过去襄阳的标志性建筑,是纪念西晋镇守襄阳的名臣羊祜的纪念性建筑,岘首亭是与其旁的羊公祠、堕泪碑一起修建的。羊公祠、堕泪碑及岘山亭本来不在这里,原址在羊祜生前喜爱游历的岘山岘石洞的东侧,后来由于“亭与祠俱废”,宋代重修移建在岘首山上,欧阳修为此还写下了著名散文《岘山亭记》。后来历代屡兴屡废,明代时岘山亭改为岘首亭。20世纪60年代羊侯祠、堕泪碑和岘首亭还残存,后来修筑焦枝铁路时被炸毁。

羊公祠、堕泪碑及岘首亭不仅是岘首山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而且共同构成了岘山文化的灵魂。因此,该建筑群的设计重建就成为传承岘山文化的核心人文景观。岘首亭应设计定位为岘山第一亭,可参照已毁的清代砖式六角七层岘山亭的图片资料,将岘首亭设计成高9.9m,六角三层飞檐式造型,以彰显岘首亭的不凡地位;材料可采用现代钢架结构,外覆灰瓦,内饰原木,彩绘吉祥图案与名人诗句相间,六角形藻井祈福平安,牌匾楹联齐全,使岘首亭的设计、建造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典范,甚至可能使岘首亭成为中国第五大名亭。亭旁立一石碑镌刻欧阳修著名的散文《岘山亭记》,以供游人欣赏。

羊公祠是襄阳人民祭奠羊公英灵之所,是羊公不朽精神的象徵。因此,羊公祠要设计建造得古朴庄重、简洁大方,以体现羊公立身清俭之美德。祠内塑一羊公坐像,供人们祭奠,表达感恩、崇敬之情。依据《晋书·羊祜传》图文并茂地介绍羊公的生平及人格魅力、伟大功业,方便游人了解瞻仰。同时,祠内还可陈列杜预的简要生平事迹和在襄阳的主要功绩。羊公祠外树立高大的“堕泪碑”,供游人凭吊抒怀,表达敬仰之情。

在羊公祠、堕泪碑及岘山亭的原址,也就是羊公生前喜欢游览的岘山岘石洞处,可设计羊公与其部下邹湛交谈的情景雕塑,让游客有穿越时空聆听羊公教诲之感。这里可重建岘山亭,亭中立一碑介绍此处演变的历史沧桑。

习家池景区:习家池是已知最早的古代私家园林遗址,现已建成习家宗祠和相关基础设施。区内的谷隐寺是岘山佛教文化重建的重点人文景观,其设计应从佛教寺院传统建造的风格出发,从而使谷隐寺成为襄阳佛教文化复兴的里程碑,成为感受佛教文化的旅游胜地。

孟浩然故居:孟浩然是唐代著名本土诗人,其享誉华夏的诗歌成就和对家乡的热爱歌咏,是岘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故居就在离习家池不远的涧南园,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里,他在多首诗歌中表达了对涧南园的喜爱之情。孟浩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其故居的重修也应突出田园特点:设计成一进四间正房,屋内陈设诗人生平介绍,诗歌影响;东西两侧厢房,房前屋后修得既是花园又是菜园,果树花卉点缀其间。故居的四周用竹篱笆环绕,柴扉门楼,使孟浩然故居呈现出乡野田园、小康之家的迷人景象。

修缮张公祠:张公祠位于凤凰山下一所学校院内,是襄阳人为纪念唐朝本土重臣张柬之而建。张公晚年回乡任职,率家乡人民重修老龙堤,减少水患,造福乡梓,襄阳人后来修祠纪念他。修缮遗存的张公祠后,祠内塑一张公坐像,完善其生平资料,方便人们了解张公的功绩。

菊花潭景区:菊花潭是当年孟浩然常去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景迷人,还有他的僧俗朋友,他在《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过故人庄》等多首诗中提及。因岁月变迁及曾作为采石场,该处山体、环境受到破坏。作为新辟风景区,除恢复命名一些浩然诗中提到的景点外,还可在裸露的岩体上开展攀岩运动,在空旷的场地上修成摩托车、小轮车场地越野赛场,使菊花潭景区成为别具特色的极限运动乐园。

尖山扁山景区:该景区远离市区,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风貌,定位为发展生态旅游是正确的。这里除修建风景节点上的尖山亭、扁山亭外,不宜有其他人工痕迹。

为岘山各风景节点上设计的观景亭,也是点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羊祜山、凤凰山、谷隐山、郑家山、望楚山、虎头山、真武山、琵琶山、尖山、扁山及万山(万山上的亭按历史应名为汉皋亭)上,分别修建造型有别、风格一致、传统与现代相容的、与其山名一致的观景亭,不仅具有标志性,而且是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之眼。

(2)线性景观。连接各景区的道路及相关设施构成了线性景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案应遵循保护生态与方便游客兼顾,因地制宜,路要委婉,遇水、沟搭桥,逢山绕行,以栈桥通过陡崖,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原则,使道路在方便游人的同时,也化为景区一道道别样的景观。

(3)面状景观。各景区的综合服务区则呈现为面状景观。这里既是各景区游客的集散地,又提供文化休闲、娱乐、餐饮、停车之地。各类设施应齐全方便,建筑不宜过高,造型、色彩延续传统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为佳。

3.2 人文景观为汉水文化增添古典情怀和浪漫气息

汉江千古长流,在襄阳孕育出独特的汉水文化,有流传久远的汉水女神传说,有发人深思的沧浪文化,有南朝至唐宋繁盛一时的《襄阳乐》、《大堤曲》,这些都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唱和的主题。用人文景观的形式唤醒汉水文化记忆,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能创造出襄阳新的城市文化景观。汉水文化人文景观应布局在襄阳城至万山沿江一带。

3.2.1 汉水女神大型雕塑

万山脚下,汉水之滨,郑交甫巧遇汉水女神的美丽传说源远流长,早在《诗经·周南》篇中就有描述,后来还演绎出古代襄阳人特有的节日——“穿天节”。汉水女神的传说影响深远,历代文人骚客吟咏不衰。今天用散发艺术气息的大型人文景观雕塑,再现这一令人倍感温馨浪漫的情景,将是弘扬汉水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3.2.2 濯汉亭

根据《尚书·禹贡》、《襄阳府志·汉水经流考》、顾颉刚《禹贡注释》、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魏平柱《唐前襄阳诗歌评注》等文献记载和考证,沧浪之水指汉水流经丹江口、老河口至襄阳一段的别称[4]。《孟子·离娄》、《楚辞·渔父》等载有“沧浪歌”,孔子、屈原也都到过襄阳并聆听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歌所蕴涵的哲学意义在于启发人们应因时而异,“与世推移”,面对客观现实,朴素的哲理的确发人深思!因此,在汉水之滨设计重建濯汉亭,镌刻《沧浪歌》,就显得意义非凡。

3.2.3 高岸沉碑

杜预是继羊祜公之后镇守襄阳的西晋名臣,是杜甫的先祖,在率大军灭吴为国家统一建立卓越功勋后,还在襄阳兴办学校,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尊他为“杜父”。杜预和羊祜公一样还是一名学者,公务之余著书立说,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四部著作传世,可谓“立功、立德、立言”三全其美!《晋书·杜预传》记载:“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杜预公如此好名,无可厚非!在其沉碑处立一碑,镌刻缘由以示纪念。

3.2.4 汉水诗歌长廊

从南朝到唐宋,乃至明清,历代先贤达士、文人墨客在襄阳留下了歌咏汉水的无数诗篇,其中抒发的陶醉山水、仰慕先贤、渴望建功立业、慨叹人生短暂的人文情怀,至今吟诵起来仍清新隽永、感人心魄!面对如此丰厚的汉水诗歌文化资源,理应以诗歌长廊这一现代人文景观的形式加以展现,与汉江对岸的米芾十里书画长廊遥相呼应,从而形成襄阳汉江两岸一道迷人的诗书画风景线。

3.3 以汉水为纽带将襄阳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连成一片

汉江是汉文化的摇篮,也是襄阳人民的母亲河。汉江两岸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富有时代气息的汉江神韵游轮已经往来穿梭于江上。如果在汉江风光游的基础上,整合从古隆中到鹿门寺汉江两岸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那么,襄阳的地方旅游文化无疑会别开生面,更上一层楼,势必会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襄阳,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将会更加灿烂夺目!

4 结语

胡锦涛主席深刻地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5]襄阳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景观设计方案研究,就是传承襄阳优秀历史文化的文脉精华,以人文景观的形式艺术化地呈现出来,鼓舞襄阳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四个襄阳”建设服务。

[1]李觉辉.历史文化与当代襄阳人文景观设计[J].襄樊学院学报,2010(7):34.

[2]沈明晶.襄樊市岘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N].襄樊晚报,2010-04-23(2).

[3]林慧敏.人文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09)[EB/OL].http://www.doc88.com/p-10787322832.html.

[4]魏平柱.唐前襄阳诗歌评注[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

[5]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2(1):6.

猜你喜欢
汉水人文景观襄阳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汉水之来
《水经注》都城人文景观研究——以洛阳为例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