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衡水广播电视台,河北衡水 053000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从传统的单一需求到多元化需求。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电视新闻的出现,极大的丰富的人们的生活视野,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电视台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新闻播报,有效的提升了社会知名度,收视率也不断提高。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使用方言进行新闻播报涉及到相关的语言政策的实施和普通话与地方话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语言选择,使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适应大众口味,顺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视媒体作为新兴的社会发展产物,与人们生产生活极为相关,它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在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当前的发展时期,进行语言选择问题主要体现的语言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问题。新闻电视在发展之初,主要侧重于普通话,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单一语言难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因此出现了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的多样化语言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电视新闻语言选择的重要性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电视新闻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为了服务大众,有效的提高社会生产与生活。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以来,电视媒体主要以普通话为主要的播音用语,这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了无法代替的作用。同时,许多地方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在积极探索地方地言,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说明地方语言具有很浓厚的群众基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在使用方言,这说明方言仍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维系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当前,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正处于矛盾的多发时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作为最具有人群效应的电视新闻媒体,要能够适时的选用方言,有效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这对于充分发挥好新闻电视媒体服务大众、根系于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其公共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文化绝不是仅由普通话的语言使用来构成的。语言既是一套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是整个社会对他的认同。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与意义,多元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同。我国广大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历史赋予的,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在文化形态的表现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我国对文化的不断重视,在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重视,这不单单给基层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而且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的意义上,方言也是文化形态的一部分,电视媒体的语言选择自然也就要涉及到地言语言。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反映和构建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力量,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上所带来的影响与社会效应都有着重大并且深远的意义。面对许多地方语言和地域文化的不断消失,国家也在不断的出台各项措施来进行保存与保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将地方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迫切的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议事日程中来。传统的地方文化一般都具有非常浓郁的区域特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现代文明的加速传播以及现代文化的不断更新,使得区域文化更加重视。
先进的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现实的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与营养来源,从普通话的形成到国语地位的确立,这都是由于历史发展所决定的。如果缺乏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其很难具有现实的预期效果。如何有效的引导和发展地方文化,使得地方文化能够与主流文化相融合、相包容、相和谐还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普通话的发展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要压制与束缚地方文化的发展,而是要积极发掘其内在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良好作用。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这部法律中规定,各类电视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作为媒体的电视台,要以推广普通话为最重要的平台,如何使地方语言能够与普通话相融合,就需要使用一些方法与策略。语言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使用本地语言进行播报的新闻栏目,主要内容大多是立足于本地文化,关注本地生活,侧重于社会新闻与社会事务,传递普通民众呼声,维护百姓权益。在一定比较正式的电视节目中则需要使用普通话。通过这种方式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广普通话,而且可以使地方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席之地,使它能够与普通话相融合。通过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使用普通话与地方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文化精神需求,而且可以促进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
[1]朱跃献.电视新闻的媒体特点及活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
[2]邱春玫,张玲玲.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J].传媒观察,2007(1).
[3]樊友新.语言传播媒介及方式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