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之园林美学思想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3陈丽花胡青青
绿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造园园林景观

陈丽花,胡青青,晏 琪

(1.井冈山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2.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330046;3.韶关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1 引言

计成(1582-?),字无否,号否道人,吴江(今苏州)人,代表作《园冶》全面讲述了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对园林造园的指导思想、园址选择、建筑布局、建筑情趣,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园林设计艺术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全书共分三卷,一卷兴造论、园说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二卷栏杆;三卷门窗、墙顶、铺地、掇山、叠石、借景[1]。

《园冶》是计成自己建造园林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古代宜居思想的典范,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能为现今的园林建造提供有力的借鉴[2]。它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美学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景观也是其中之一,校园景观除了满足师生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体现校园的精神和文化,还必须满足美化环境和生态效应,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应用到校园景观里,它不仅对校园内环境利用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园冶》之美学思想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2.1 天人合一

自古以来,造园在于表现人的性情,奢华的皇家园林表达的是皇权的象征;淡雅朴素、曲折幽深则反映江南园林的人文情怀。园林中所表现的性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天人为一体的独特的生命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上古的原始农业经济,人们对大自然的精神改造,反过来大自然的气质也对人性的潜移默化,进而形成朴素的环境意识[3]。

园可同为“園”,意在一定范围内,布置建筑山水,建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天地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亲和关系。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是把大自然的万物与人类结成一个整体,鸟飞鱼跃,人鹿同游,都成为人生情怀的体现[4]。《园冶》,正是人与天地大化的生命动息融为一体,人在园林中获得了宇宙大生命的无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园冶》一书处处体现园林设计应与自然亲和,与自然为友,与自然共生,注重生物的多样性,注重营造植物、动物与人共生的生态圈。

计成主持设计施工的“影园”正是最好写照,园虽数亩,园内架曲板桥、曲廊、藏书室、小阁;缘岸池中尽植芙渠,坡岸上有梅、玉兰、垂丝海棠、维白桃等花木,石隙中栽种着兰、蕙、虞美人、良姜等草本植物,尽显人与自然共生的佳境。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以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和保护环境生态的意识来进行校园景观建设[5]。生态性是景观设计永恒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则。

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规划布局,塑造空间,美化建筑,创造一个既有保健功能又能净化空气,自然与人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校园景观。在实际设计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山坡、树林、湖池、溪流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格局的构架,以植物造景为主,选取乡土植物,乔、灌、草三层植物立体搭配;植物配置上,选取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以起到净化空气、杀菌和净化污水;如芳香植物大多具有杀菌的效能,像清淡的栀子花香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令人愉悦[6]。

2.2 因借体宜

在《园冶》的第一篇《同造论》中,计成总结了前人造园的借景艺术,“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园林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借体宜”四字,“因”、“借”外在于人,全凭“巧”,园“体”人可把握,定要“精”,由因之巧,而有园体之精,实现了林园内外之借,因、体、借三者皆宜,园林之美,由此呈焉[7]。

“因”,指的是就地造园,《园冶》在相地中提到: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在园址的选择上,计成认为,“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卷一“一·相地”)。从校园选址看,一般校园的老校区是坐落在城市里,计成认为城市造园宜闹中取静,应采用曲折变化的手法,山石树木布置多精致,力求在喧闹的城市中创造一种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闲静的意境,新校园选址一般是远离尘嚣,也多有环山抱水的地理优势,造园应追求清旷古朴,林木葱郁,溪涧疏疏,这点与《园冶》相地篇中理想的地址是山林地有类似的地方,校园即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保留了自然地形的得之于天的大性,又通过造园活动把这一独特的天然妙处表现出来。

校园景观要素,一树一小品,一山一水都是形成校园特色美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它们的搭配组成构成许多校园特色景观意向,“体”即为园中造园要素单体,园林4大造园要素为园林建筑小品、植物、园路和山石,《园冶》一书卷一卷二提到屋宇亭台,门墙窗栏,山石池泉,花草林木即是。《园冶》在“屋宇”篇重点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有斋、堂、室、馆、房、榭、亭、台、楼、阁、廊等,不论其性质与功能如何,都要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互为借取。《园冶》第八篇“掇山”、第九篇“选石”重点介绍山石的布置,以及构成山水泉石之景的原则,计成在书中也对掇山的布局、造型、意境技法,以及基本的构图原理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园冶》在借景篇中提到“借”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因时而借。校园景观也应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应时美景,富有诗情画意[5]。如俞孔坚在沈阳建筑大学中设计的水稻和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大学之一”的武汉大学之樱花,不仅给师生以感染力的景观,也让很多游客趋之若鹜。

校园中其他造园要素单体,例如亭、台、树木、山石等体量的尺寸,大小,比例、色彩都需适宜,“宜”从字面上看,就是适度,不多不少,正好的意思,在深层次上有宜人和宜居之意,造园活动带给造园家身心满足与成就感,它代表一种生活态度,校园景观不仅把师生对大自然的鉴赏力,也将校园文化、历史、精神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中。“宜”还表现在校园景观总体布局和空间层次上,要做到疏密有致,浓妆淡抹总相宜。

2.3 以人为本

在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条“人本原则”,环境会因人的设计而改变,设计师要明白设计的服务对象是谁,这不仅是对人的关怀,也是对人性的关注。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考虑的对象较单一,私家园林都是为园主人服务,反映了园主人的品性和修养,也注重园林的使用功能,《园冶》“立基”中重视建筑物的布局,楼阁定在半山腰上,人站在山上可以登高望远;校园环境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师生,要做到以人为本,塑造有个性化的校园景观,必须要考虑视角、距离和速度等因素对感知景观产生的影响[5]。目前诸多新校园的建设体量一般都较大,校园的户外空间尺度相对较大,大面积的草坪和寥寥无几的小树苗更使得户外空间空旷而没有安全感,设计中“以人为本”要关注师生在户外空间的互动,重视对真实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

3 结语

校园景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场所,在这里,老师传播知识学生体味青春,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师生形成共同的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优美的校园,典雅的建筑,渊博的师长以及文明的校园行为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明计成《园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因借体宜”等美学思想对现代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有着深远意义。

[1]计 成.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李 韫.计成《园冶》的美学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张 健,石铁矛.中外造园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张 燕.论《园冶》的设计艺术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6~81.

[5]王润楠.《园冶》造园理论对城市建设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2010(8):148~149

[6]金 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7]张 法.计成《园冶》的园林美学体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75~77.

猜你喜欢
造园园林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清代园林初探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景观平面图》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