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旺
摘要:首先探讨了现代园林植物特点及植物造景意境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的获得和“境”的营造办法,以期为现代植物景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意境;造园
植物造景办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应随着时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更新。园林植物无论在协调城市、景观生态、艺术环境,还是意境审美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如何在保证植物科学配置的基础上,实现符合现代人审美和意境要求的植物景观,体现时代风貌,至关重要。
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概述
1.1园林植物特点
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在中国园林各造园要素中,植物是极具鲜明特征的园林要素。园林植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特征。植物具有生态功能,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解空气温湿度。(2)生物特征。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体型、状态、色彩等,生动丰富。(3)多样性特征。园林植物具有极为丰富的数量和群体,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景观需求,甚至同一种园林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或季节可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4)文化特征。园林植物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文明赋予的文化身份,或人格化,或神秘化等,极具魅力。以上特点,是园林植物造景意境营造的基础。
1.2植物造景意境内涵
植物造景意境,是园林植物在营造生态美与自然美的基础上,让参与者通过情感碰撞、景观联想等审美活动,寄托精神、触景生情、“得意忘象”,从而达到审美的高层次境界——意境升华,意境是情、景、形、神的完美融合。植物景观的自然美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气味美、音效美、影像美;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则是自然美的境界挖掘,展现的是形境之美、色境之美,香境之美、乐境之美、影境之美。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和景观空间特点,结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完成植物造景的意境营造,是未来园林植物景观发展的终极目标。
2.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之“意”
2.1挖掘意境
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首先是“立意”,明确的中心思想是确保植物景观乱中有序、借景生情的根本。挖掘意境,就是基于场所特点和既有客观条件,在自然景观或文学诗画中汲取精髓,将场所与思想相结合,构思规划意境内容的过程。植物景观意境是虚实结合,有了因地制宜的艺术思想,才有场景预见和意境建设的能力。
2.2建设意境
在“立意”的基础上实现意境,是“文循意出”的过程。在建设意境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园林艺术手段烘托气氛,同时,融入细节性情感,寄托设计者的思想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始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这一点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中同样重要。植物景观的实现,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的痕迹,创造“天然的”环境,实现“自然而然”的意境与情感共鸣。
2.3表达意境
为了让植物景观参与者高效获取设计者意图,走一条捷径的路与设计者的思想相碰撞,发现和感知场所意境,景物造景意境抒发,需要借助文学或设施完成。意境的表达体现在场所命名、植物人格化选材、额题、对联、摩崖石刻等。通过植物特点、文字、命名等暗示,诱发人们的想象和情感延伸,主动追求象外之境,完成意境美的交接传递。
2.4实现意境
意境的实现是在参与者产生情感共鸣时完成的。不同的参与者,在走进园林植物景观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实现实体与精神的融合。植物景观和人们的刺激反应,才是意境实现的重点内容与根本目的。
3.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意境之“境”
保证设计者实现其“立意”,是现代植物造景意境营造的重要课题。植物造景,“境”的建设是“意”贯彻的充要条件,如何建设意境,需要更为深刻的探讨。归根结底,要靠植物和场所本身实现。
3.1植物选材
植物造景意境中的植物选择:一方面结合植物的固有生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状态,同时,应考虑植物背后的发展历史、艺术文化等,特别是人格化特点,植物的色彩也是影响场所意境的重要因素。例如,营造世外桃源的意境,人们会想到《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此时,选择草坪和桃树林,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将人们带入设定的情绪体验中。营造纪念主题意境,植物色彩应淡雅与凝重并存,如松柏用作背景、梅花点睛之笔等,既表现场所气节,又引导人们沉寂到意境的感知中。只有把握好植物的选材,才能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意境。
3.2空间设定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思想,自殷周始,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明清等几个主要时期,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变化,提出“考天人之际,查阴阳之会,揆星度之验”、“视之无端,察之无涯”、“纡于委曲,若不可测”、“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莱”、“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以须弥之高广,内(纳)芥子中”等观念M。这些观念应用于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强调空间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境感知,体现天人合一的空间宇宙观。在表达意境方面,其空间设定为虚实结合,如“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通过看似非刻意的对比,提出空间的虚实变化,在串联起看似不经意的小空间变化中,给人以空间无限延展的心理体验,移步异景,每一个小空间看似有界,意境无边,参与者获得更多与植物体验、亲近、融合的机会,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上的感知和哲学追求。
3.3植物配置
植物的配置以目标空间的设定为依据,形成开发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达到意境的表达效果。乔灌木的组合方式是植物配置的重点,主要有孤植、列植、丛植或群植等。(1)孤植。并不代表数量只能为一,有时为了意境表达需要,或是为强调某一意境单元,可以同一种树木2~3株紧密种植在一起。孤植主要表现植物的个体特点,应根据意境的需要,选择姿态奇特、线条丰富、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成荫效果好等植物类型,或选择符合场所意境、人文特征明确的植物种类。(2)列植。通常用以烘托大面积场所的气氛,体现意境中的形境之美、色境之美,例如,杭州西湖白堤“一株杨柳一株桃”,通过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与西湖大水面配合,营造怡然、恬静、温柔的氛围。(3)丛植或群植。目的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场所孤立于整体独立的意境,这种方式通常配合独立的场所名称,额题、对联、摩崖石刻等,传达场所的特征,先声夺人,实现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意境体验之旅——影境之美。
4.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造强调“师法自然”,对于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来说,意境美是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延续中国园林在世界影响力的魅力所在。时代的进步和高速发展,要求我们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植物景观,并对人们的精神归属进行挖掘。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意境,探讨园林植物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在景观体验中实现情感共鸣,是我们急需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