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霞
(延安市委党校 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王锦霞
(延安市委党校 陕西延安 71600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延安时期,非常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在对这一时期党内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以期对我们当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所启示和借鉴。
延安时期;学习型政党;历史经验;现实启示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是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学习既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又是推进党的伟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这一战略部署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延安时期,党就非常重视党组织的学习,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现实启示。
1935年,中央到达延安后,在地理上远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政治和军事上暂时相对稳定。此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号召并逐步领导全民抗战,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必然的选择和历史使命。而陕甘宁边区的干部,绝大部分出身于工农,文化水平较低,缺乏马列主义的基本修养和对政策的正确理解,严重地束缚工作能力的提高,很难适应革命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毛泽东指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的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1]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动员时明确指出:“现在教育工作的意义很大,为了对付目前的时局也好,为了迎接将来的时局也好,都必须加强教育”。[2]193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毛泽东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指出:现在,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是本领的“恐慌”、知识的“恐慌”。我们党根据历来的经验和目前的环境,在最近发起了两个运动,一个是生产运动,一个是学习运动,……我们要建设一个大党,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党,就必须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作为骨干,就非学习不可。[3]这是“巩固党、加强党、巩固边区、提高边区、争取全国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4]
延安时期全党大规模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8年冬——1940年上半年,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了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他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5]延安各机关单位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纷纷成立学习领导机构,组建了一大批读书小组、学习小组、学哲学小组等,参加学习的干部达2000多人,在延安初步形成努力学习马列理论的热潮。
第二阶段:1940年下半年——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以前。针对第一阶段存在的教条主义现象,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40年10月20日发出《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加强对于学习的指导,注重对在职干部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查。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政策和策略思想的水平,延安的干部学习转入正规化。
第三阶段:从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整风学习的序幕到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开的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整风学习胜利结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党内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这一时期,延安各个单位都按照整风动员进行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学习。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中,延安变成了“红色中国”的文化中心。《新民报》主撰赵超构1944年去延安后深有感触,说:“整个延安城都是在那里学习”[6],毛泽东曾说:“延安就像所革命大学”,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们,一进入这所特殊的“大学”,就会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
1、领导层高度重视学习,带头学习。六届六中全会后,毛泽东便把加强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作为“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的工作来抓 , 亲自发动和组织边区的党员和干部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活动。提出要“在全党造成一个热烈的学习潮,把全党办成一个大学校……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7]毛泽东在杨家岭他的窑洞办公室组织了一个哲学座谈会,每周利用一个晚上漫谈各种哲学问题,主动要求参加的干部越来越多,达到四五十人,讨论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受此影响 ,陈云也在自己担任部长的中组部里领头成立了一个学哲学小组,坚持学习五年之久,在延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领导同志多次为干部作报告,讲授课程。延安时期,是毛泽东读书、写作最丰富的时期。据统计,《毛泽东选集》(1-4卷)所收的158篇文章,有112篇是这一时期写的。
2、善于学习,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教育。坚决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地位,根据党内存在的主要矛盾、错误倾向或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集中进行思想教育。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8]1938年12月23日,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加紧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运动及中国的历史,从中央委员会各级干部研究较高深的理论起,一直到各机关事务人员学习文化止”[9]。此外,又明确规定每年的5月5日即马克思诞辰纪念日为“学习节”。
第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1941年12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延安中央直属干部学校的决定》,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必须坚决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毛病,认真贯彻理论和实际、所教与所用一致的基本原则。坚决废止注入式、强迫式、空洞说教式的教学,代之以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自学为主,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的研讨活动,着眼培养干部研究问题的能力。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毛泽东大力倡导调查研究,异常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指出要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他真诚地表示:“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10]正是通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农村调查研究,为毛泽东正确解决中国土地革命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和策略问题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毛泽东带头调查研究下,各领导机关都纷纷组团到农村搞调查研究,回来后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调研报告。
3、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学习机制 。第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1939年中共中央专门设立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各根据地设有干部教育处或干部教育科,以此管理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在延安整风时期,党中央还成立了总学习委员会,由毛泽东亲自任主任。总学委先后派出许多巡视团和巡视员,深入各重要机关、学校检查学习运动进行情况,听取各单位负责人的汇报,推动了学习运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毛泽东指出要实行对“勤学者奖,怠惰者罚”的奖惩制度。中央宣传部以及教育部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实行对于在职干部教育的考核、测验与赏罚。
第三,建立学习指导制度。党中央发出了专门指示,规定了学习的具体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时间等。采取按照职位和文化水平编集体学习小组的原则分组学习;通过聘请各科顾问,设立巡回教授站;党报党刊上介绍等方式指导学习;注重学习与工作相融合,提出“做什么,学什么”的口号。
4、学习的灵魂在于创新。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革命工作,自觉地实行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理论方面,[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对本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理论概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原则和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政策方针方面,也实现了创新,如“三三制”、减租减息等。整个延安,无论政治还是生活都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的面貌。
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既是全党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思想上的重新武装。既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了经过长期艰苦革命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党员老干部,又集中教育和严格训练了抗战以来入党的大批新党员新干部,从而把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延安时期开创了党内集中学习这一实现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的崭新形式,锻造了我党所独有的伟大精神,开始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创造,是有效提升全党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它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我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伟大的借鉴意义。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来教育和武装自己的党员与干部,才能牢固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确保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才能牢牢把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向。因此要完成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就必须把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集中一段时间和主要精力,认真整顿党内的思想和作风,进而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团结和统一。同时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反复强调:要有目的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着重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抛弃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一定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作为衡量学习有无成效和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准。
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广泛发动,营造创建学习型政党的良好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固然重要,但认识更重要,只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永恒的动力。因此,创建学习型政党,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机关上下对创建学习型政党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树立学习的理念,第一,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党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从而把党组织变成一所大学校。第二,树立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的学习理念,把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指将学习当做一项工作来安排和完成,提出要求,有规划,有检查,有考核。“工作学习化”是指将工作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工作启发新的思维,学到新的知识。最后还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方案,引领一种新的价值观,进而可能产生影响社会变革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不断学习、创新、加快速度;再学习、再创新、再进一步加快速度,通过保持整个组织学习的能力,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只有学习、工作、创新三方面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有成效。
各级领导,作为管理决策层,他们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命运,因而更需要学习。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许多领导同志都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调查研究,多次去学校或学习小组讲课,因而很快在党内掀起了学习高潮。1940年1月,党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各级组织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地组织与倡导其他干部的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其他干部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同志在《我的修身要则》提出要“加紧学习,抓住中心,;习作合一,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1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率先成为学习型领导来设计、来导航。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干部更要率先垂范,作集体学习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的角色要发生转换,从事务处理者转向真正学习者;从前台控制者转向后台设计师;从发号施令者转向亲自操练者;从高高在上的至尊者转向贴心服务的公仆。
要制定中长期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加强学习,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并同奖惩、升降级挂钩。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推进学习型政党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27页)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3]《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82页
[4]《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第571页
[5]《毛泽东在第十八集团军延安兵站检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录稿,1939年1月28日》
[6]《延安市的特点》、《延安文萃》(下)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848页
[7]《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182页
[8]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第430页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4页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92页
[1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0-112页
[12]《周恩来选集》上卷第125页
王锦霞(1974-),陕西宜川人,女,汉族,延安市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