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并非是坏事
近年来,在深圳开办鞋厂的张先生,越到春节,越是发愁。“用工荒” 总是如约袭来,似乎已成春节的固定“节目”。这厢,家政、餐饮等行业急需人手;那厢,员工提前卷铺盖返乡过年。满街的“急招”广告,缓解不了张老板们“求贤若渴”的心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春节期间出现用工荒是必然的。尤其在保姆、月嫂、餐饮服务员、快递员、洗车工等服务业中,用工荒问题格外严重。为何受伤的总是服务业?服务业的用工性质具有短期机动的特点,再加上总体待遇偏低,社保几近于零,在年轻人的眼中,“没什么奔途”,所以打工者很难“从一而终”。于是每逢春节之时,打工者频频撂挑子也就见怪不怪了。
上世纪70年代及其以前高出生率时期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主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已经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工资而打工,更主要是为实现个人价值、扩大视野和体验、享受生活而工作。他们的需求更丰富,除了工作,还要休息、社会保障、娱乐以及发展平台等。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剩程度没有上一代农民工那么严重,因此劳动力供给量呈相对或绝对短缺现象。
从长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来看,“用工荒”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首先,农民工在择业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农民工群体在劳资博弈中赢得优势地位,获得更多话语权。在越来越激烈的招工“争抢”中,主要受益者是农民工。劳动力价格上升,农民工的收入将增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会得到改善,就业领域扩大、就业渠道增多,就业选择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其次,中西部地区出现的“用工荒”,使得农民工有了更便捷的择业选择,倘若沿海发达地区的招工待遇不特别吸引人,更多农民工将会选择留在家乡附近就业。可以说,“用工荒”客观上“配合”了国家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宏观战略,有利于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工荒”是我国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产业结构的反映,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乡劳动力的不平等待遇。在经济学里,把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称为“刘易斯拐点”,也就是指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并最终枯竭的一种理论。“用工荒”的频现和不断扩大,表明“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即将出现,这意味着获取和维持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将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环节。
面对用工荒难题,深圳的张先生采取的措施就是以待遇留人,以红包招工。这种方法当然有效,但却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只要服务业的用工模式能严格遵守《劳动法》,从业人员都能享受五险一金,另外其工资待遇都得到普遍提高之时,也许才能让打工者产生归属感,不再频繁跳槽。以目前的条件看,这两大目标将很难实现。
说白了,如今“用工荒”是劳资双方博弈的一个缩影,一方面,资方希望获得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增加收益;另一方面,劳方除要求更加丰厚的工资,也越来越看重未来的前途和保障,以及工作中的个人感受。这样的博弈还将继续,并将在一年又一年的摩擦、磨合之后,达成谅解与互利。
等到用工荒消除的时候,代工经济模式也应该成为过去,这是我们期待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