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锡玲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八一精神是学界颇有争议而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对于八一精神的概念理解学界看法不一。鉴于此,本文在对八一精神概念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得出自己对八一精神概念的理解,并提出八一精神对当代国民价值观培育研究的重要意义。
八一精神是学界研究比较薄弱的课题,其国内研究远远滞后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研究,而国外学界更是少有人涉足此领域。纵观学界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可看出八一精神的概念研究是学界涉足最多的领域,绝大多数学者把八一精神认定为南昌起义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并对八一精神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界定。如有学者认为八一精神可概括为坚定信仰、敢为人先、不屈不挠、勇于胜利。[1][2][3]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坚定的政治信念,精髓是党的绝对领导,重要内容是维护团结统一,本质特性是为民艰苦奋斗。[4]还有学者认为八一精神的内涵是在逆境中奋起,敢于斗争,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对革命理想无比忠诚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5]又有学者认为八一精神内涵极为丰富,是广大革命战士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指导下,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斗争和与敌人浴血奋斗形成的,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八一精神是党和起义将士革命品格和战斗意志的理性升华,是中国革命精神和人民解放军光荣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还指出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石和源头。八一精神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其思想内核,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是其基石支撑,开拓创新意识是其发展动力。它是一种革命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军事文化,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6]
与学界传统上仅仅把南昌起义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作为八一精神的概念有所不同,个别学者认为八一精神应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如郑海呐认为八一精神应内容更加广泛,应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和升华。[7]
总之,学界对于八一精神的概念研究还存在争议。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概念研究相比,八一精神的概念研究存有很大争议,其概念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笔者认为对于八一精神的概念理解不应放大,仅指南昌起义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摆脱中国革命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战争被动危局,而善于根据当时局势,随机应变、灵活创造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军队而对国民党反动派首次武装反抗的革命精神。八一精神内涵可概括为信仰坚定、灵活应变、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的革命精神。
八一精神包含中国共产党信仰坚定的精神。尽管当时起义军中可能并不乏意志不坚定,少数信仰不坚定者,如起义军先后撤离南昌,向临川急进时,8月5日,蔡廷锴率领该部到达进贤时,立即叛离起义军 ,解决了中共控制的第三十团。宣布:“为保全本师,我不得不请本师共产党职员暂时离开,各人的薪饷,当然发给,并且护送个人离部,使各人安全。”[8]再如,行军开始后头几天,由于反动派的欺骗宣传,沿途农民闻风逃散,致使起义军所需给养缺乏,再加上天气酷热,山路难行,病倒者众多。前卫警卫队干部粟裕在《南昌起义前后片段》一文中指出:“第一天行军,一个团就中暑死了十几个同志,不少人因为经不住苦难煎熬,纷纷离队。从南昌到临川200多里路程,行军3日,由于疾病、死亡,“实力损失已在三分之一以都十分上”。[9]但是南昌起义的绝大多数领导者和多数起义者信念都十分坚定。如周恩来一直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尽管后来身患重病,高烧达40℃,但仍然坚持工作。而朱德在潮汕失利后在安远县天心圩大会上动员也说:“中国的1927年等于俄国的1905年,中国也会有一个1917年的。”“现在大革命是失败了,但我们还要继续干下去,我们一定能干下去。只要有两百条枪,我们就有办法,现在我们约有二千人,可以发展到二万、二十万,中国革命是有前途的,愿意继续干革命的,跟我来!”再如贺龙参加起义时,虽然不是共产党,但是在南昌起义中,以一身戎装、英勇杀敌,而且经过党的严格考验,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一名旧军人向共产主义战士的根本转变。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周逸群等也对南昌起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一精神含有中国共产党善于灵活应变的精神。八一南昌起义本“定于八一上午四时动作”[10],但在7月31日9点许,第二十军的一名战士警觉地发现一个姓赵的副营长逃到敌军指挥部了,于是立即报告上级,前委和起义总指挥部得知此消息后,前委“乃临时决定,提早两小时”[11],决定立即把起义时间提到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钟。
八一精神还应包含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创新是八一精神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八一起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创建的军队,打响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进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起义前夕,中国共产党有贺龙领导的第二十军,辖“第一师贺锦需的三千人,第二师秦光远的二千人,直属的二千五百人”,约7500多人;叶挺领导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五千五百人”;驻马回岭的第四军第十五师“三千人”;共23000人。[12]南昌起义胜利后,前委又随即对起义部队进行整编,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3个军。经过改编后,起义军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增加了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兼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告官兵书》中宣布:“中国的国民革命,第一个使命就是要实行土地革命。……是为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而奋斗,自然就是为解决我们自身问题而奋斗。”此外,“告官兵书”还规定了保护工农群众的政策:“我们既然明白我们是为自己革命,为自己牺牲,我们对于民众尤其是对于一般贫苦工农大众,应加以保护,反对拉夫,对于商民也应该切实保护,不应强行我们的下级官长尤其是士兵同志,十有八九都是贫苦的农民出身。我们此次革命的行动,既买卖。不然,我们便不是革命党。”[11]再如前委在行军开始后,由于军心不稳,实力损失严重,在临川停留几天,对部队进行政治教育的同时,把一些不可靠的旧军官换掉,进一步健全了党组织。各军均设军委会,师设师委会,团设总支部或支部,开始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先后发展了许多优秀分子入党。经过临川整顿,部队总兵力尚有“一万三千四百人”。[12]
最后,八一精神不能排除中国共产党不断实践的精神。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南昌起义胜利后,尽管这支部队撤离南昌后,由于兵分两路未能集中优势兵力而被迫撤退,但是这还是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怕失败、敢于实践探索的精神,为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提供了很好的教训,使其意识到不发动农民群众,单靠共产党孤军奋战,兵分两路的革命是不能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当蒋介石发现起义军兵锋直指广东时,即令李济深以钱大钧、黄绍竑共15五团兵力,在于都、会昌、瑞金阻止起义军。8月25日上午,朱德率前卫部队在壬田与敌人遭遇,发生激战。下午,贺龙率第二十军主力前来援助,共于次日晨向敌发动猛攻。斯役俘敌官兵数百,获枪数百,机枪6挺,于下午追击敌人至瑞金南门十余里宝塔高地一带,敌向会昌大道溃退。[13]8月30日,起义军与敌人会战于会昌。“会昌战役俘敌2000余人,枪1000余支”。[13]指挥的军队,除伤亡俘虏逃散的约6000人,只剩得约3000人,向南逃窜。起义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达1700多人。[12]会昌战役后,9月5日至9日,起义军离开瑞金到达福建长汀,在潮汕进行了土地政策,但随后的汤坑、潮州、三河坝三处与敌作战均遭失败。随后,起义军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运动,开展游击战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原有的国民价值观受到了严重挑战。在物质价值观流行社会的形势下,通过将八一精神的理念运用到国民价值观的培育中将不无裨益。
首先,当代国民学习信仰坚定的八一精神,有利于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理想。由于中国目前发展经济的需要和某些制度的不健全和疏漏,致使一些干部滋生了贪图享乐、盲目追求眼前物质利益的不良作风,如果这种作风任由其发展下去,终究会葬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在八一精神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周恩来、朱德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如此渺茫的情况下,尚能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必胜,所以,当代领导干部也应充分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高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大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当人民的孺子牛和公仆,勇敢承担起党和国家交给的责任和使命。金钱至上的盛行也同样影响到人民群众,许多群众也纷纷拜倒在金钱脚下,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在八一精神中,当时许多群众曾热烈支持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他们不怕吃苦,甚至愿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美好的明天。所以,当代群众也应如南昌起义群众一样,继续积极支持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必胜信念,全面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洪流中,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加速实现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在当今拜金主义之风盛行下,当今大学生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今大学生不应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应有更远大的像八一精神中的众多人民群众所有的那种坚定信念,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
其次,当代国民继承灵活应变的八一精神,有助于机智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听到各种不同声音,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是改革开放还是不改革开放?如果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中国在经历了激烈的对极左思潮的政治斗争后,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是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灵活处理国内外局势的结果,是对八一精神灵活应变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中国在江泽民、胡锦涛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下,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深入和发展。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实践遭受严重挫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国际恶劣局势,江泽民领导全国人民灵活应对,没有被困难吓倒,继续改革开放,终于使全国摆脱了国内外的不利局势,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并向前又推进了一步。随着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和发展,贫富差距,工人下岗,大学生就业困难,工资差距拉大,城乡差距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胡锦涛带领全国人民顶住各种压力,以不变应万变,成功应对,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向前推进。当代各级领导干部面对各地区不同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党中央的精神,结合各地区的不同地域特色,积极贯彻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制定的改革开放总政策,灵活安排和制定出适合各地区具体实际情况的政策,避免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而人民群众身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应充分发扬灵活应变的八一精神,如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那样,群策群力,寻找到适合各地区具体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来讲,同样亦应将灵活应变的八一精神贯彻到学习中,根据各门功课的不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奋斗。
再次,当代国民发扬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方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江泽民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由此可见,创新对一个政党的兴亡是何等重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引领中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令国人满意的改革成果。作为当代国民应在中国先进科学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应善于结合各地区的地域特色,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勇于创造出适合各地具体发展情况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人民群众也应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配合和支持当地领导干部的工作,并勇于在实践中把自己创新的一些想法和理念积极向各级领导干部汇报和交流,以及时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发扬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则需要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中不断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敢于质疑前人的已有科学成果,勇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的新思想、新发明、新技术,不断从方法、视角、理论、领域和内容上超越前人,而不应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最后,当代国民传承不断实践的八一精神,不怕失败,反复试验,有助于塑造务实的新国民性格。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真正掌握,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它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践。只有不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走出自己的真正特色,找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切合实际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国民应学习勇于实践的八一精神,不怕失败,反复试验,反复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就是善于深入群众生活,亲身去体验群众生活,而不是脱离人民群众。当代大学生学习勇于实践的八一精神就是不怕失败,善于进行学习方法的各种试验,理科学生要勇于反复进行试验,文科学生要勇于深入实地考察,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进行各种调查研究。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大学生还应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社会工作的实习,而不应只呆在学校里,埋头读死书。
[1]丁志猛.“八一精神”与南昌发展[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08).
[2]钟爱保等.弘扬“八一精神”,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理念[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08).
[3]胡云 叶桉.论“八一精神”与塑造江西人新形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2(11).
[4]刘云.八一精神,光照千秋——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八十周年[J].中华魂,2007(08).
[5]李国强.“八一”精神永存—纪念南昌起义 70 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1997(06).
[6]郭杰忠.八一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纪念南昌起义83周年随感[J],江西科院学报,2010(11).
[7]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八一精神”[J].北华大学学报,2009(10).
[8]蔡廷锴.蔡廷锴自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82.
[9]李立三.“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A].1927,(10).
[10]周逸群报告——关于南昌起义问题[A].1927,(10)
[1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示的贺龙、叶挺的《告官兵书》.
[12]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 [M],1928.
[13]焦其恺.从广东回来的报告[M].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