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心胸坦荡,情绪激扬;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熠熠生辉,光耀千秋;方志敏的《清贫》洁白朴素,心底无私;《雷锋日记》中宣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理想……他们的肺腑之言,激扬着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伟大的震撼力。
由此我们想到当今的文坛,要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应多唱“正气歌”。为正气而歌,用心血写出血性文章,首先要有忧国忧民之心。翻开历史书,历代有成就的文学家,大多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唐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家喻户晓,广为传颂。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悲壮激昂,荡气回肠。这一曲曲激荡人心的千古绝唱,抒发着作者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的高尚情怀。为正气而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真正的作家,下笔之前就应想到自己肩头的责任,顾及作品的社会效应,努力去弘扬正气。为正气而歌,还要发自真情。因为只有真的情怀,才能发出感人的声音,引起大众的共鸣。历史上“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诗、书、画三绝,而三绝之中又有三真:真意、真趣、真气,并力主“血性为文章”。可见,惟有情真意切,才能有正气之作。否则,整天躲在屋子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其作品也就绵软无力,味同嚼蜡,甚至会散发出污浊的臭气。
当今文坛,高唱正气歌者是主流,但也有不乏追求浊气之人。的确有些哗众取宠者,堂而皇之登上文坛,或唱出黄色淫秽调,或发出灰色咏叹曲,或奏出暴力噪声,或玩弄油腔滑调,或扯起隐私的艳旗,或祭起迷信的陈幡……总之,为了迎合低级庸俗乃至错误的心理而放弃严肃正气,为了追逐名利而低迷消沉,为了拥抱金钱而丢失大义。
当然,为正气而歌,也并非就要一味地正襟危坐,肃然独奏,而应置身于美妙丰富,气象万千的交响乐。正气存于万事万物,其歌也应响彻大地苍穹,内容既可歌颂祖国、人民、山河,也可歌颂生活、生命,歌颂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其风格也应因文而异。豪放与婉约、粗犷与细腻、厚重与淡雅、深沉与飘逸、悲壮与欢快,均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主题亦可不拘一格,或暴露黑暗,或歌颂光明,或鞭挞鬼魅,或颂扬英雄。但无论如何,只有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步调,才能有博大而恢弘的气度,才能笔走春秋,字滚雷霆,写出传世佳作,叩出历史回响,奏出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