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临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明星
建设年要在“建”字上下工夫
■中共临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明星
中央确定今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既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又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对于推动临汾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我们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制定提出了“七个一”行动计划,做了大量工作,收到较好成效,获得不少经验。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基层组织建设年要真正见到实效,关键是一个“建”字,只有在建理念、建组织、建机制上下工夫,才能够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践证明,理念决定行动,重视才有成效。“我要抓”比“要我抓”有力有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必须建立正确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向思想要动力,向认识要成效。首先,要建立“责任在书记”的理念。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各级书记尽责年,工作在基层,责任在书记,抓好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要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强化抓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带着问题学习,找准问题调研,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其次,要建立“工作在基层”的理念。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难点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抓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工作在基层”的理念,心往基层想、脚往基层迈、劲往基层使,共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取得实效。再次,要建立“关键在支部”的理念。基层组织建设年能不能真正取得实效,“五个进一步提升”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建好建强党支部。要在整顿后进党支部上下工夫,让先进的更先进、一般的争先进、后进的赶先进,让每个支部都强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加强学习入手,不断强化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一是培训学习。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集中学习18900余次,组织专题培训3864次,举办专题讲座2920场,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观摩学习。坚持定期组织全市各级党委书记对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现场观摩评比,通过现场观摩、评比打分、通报排队,使各级党委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有了压力、动力和活力。三是带动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媒体宣传方针政策,刊发评论员文章,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等,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基层组织建设年,建强组织是核心和根本。要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在建全组织、建好组织、建强组织上下工夫,确保取得实效。建组织,定级晋位是基础。建好建强党组织,分好类、定准级才能有思路、有目标。临汾市严格依据标准,突出行业特色,采取支部自评、班子述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审评“四评”的办法,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类别进行分类定级。在此基础上,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标准,实行“星级化”管理,每合格一项,确定一星。并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力争使“好”的基层党组织100%得到巩固提高;“较好、一般”的基层党组织60%以上有显著改进;“较差”的基层党组织100%得到整顿帮助,80%以上有新的变化。组织覆盖是重点。建好建强党组织必须把组织覆盖作为重点来抓。临汾市按照“百日攻坚,双百目标”计划,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行动。到5月底,全市下派201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派出257个党建工作指导组,9502家非公企业完成了集中组建任务,建立1138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提前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选好书记是关键。建好建强党组织,最重要的就是要选优训强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在去年农村“两委”换届后,我们拿出培训经费300多万元,大力开展了农村“领头雁”培训行动,县市区委书记亲自授课,全市5927名农村“两委”主干,全部参加了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觉悟、法纪意识和履职能力。发挥作用是根本。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建强组织的目的和根本所在。我们在农村,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抓好后进村集中整顿,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在社区,深入推进“三有一化”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在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突出实践特色,创新主题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促进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在机关,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深入开展了“走在前头”活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了国有企业“四强四优”创建活动,不断深化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促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基层组织建设年,“年”是短暂的,“建”是长久的。动员固然有效,机制更为有力。探索建立“磨不推自转”的长效工作机制,既是当前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急需的,更是长远加强基层党建必须的。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促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成为一种常态。实际工作中,我们探索建立了书记挂责、工作挂钩、领导挂联的“三挂”机制。一是书记挂责机制。在市县乡三级实行了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面对面定责、面对面述职、面对面点评工作机制,就是每年年初,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面对面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明、责任清、标准高。定期召开抓基层党建工作书记面对面汇报会,由各县市区委书记向市委书记汇报工作,各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市区委书记汇报工作。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市委书记对各县市区委书记、各县市区委书记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情况、兑现承诺情况进行面对面点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群众代表进行现场测评,参会人员相互议评,通过点评、测评和议评,促使各级党委书记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抓好落实。二是工作挂钩机制。就是把抓基层党建成效与基层干部实绩捆绑挂钩,形成重视基层党建的良好导向。我们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与干部选任挂起钩来,与创建文明和谐单位挂起钩来,与农村干部报酬待遇挂起钩来,与农村(社区)干部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挂起钩来。2010年以来,全市新提拔的县级干部中,提拔任用乡镇党委书记30名,有乡镇党委书记经历的54名,占新提拔人数的一半以上;有14名抓基层党建工作出色的农村支部书记走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形成了重视党建、支持党建、抓好党建的导向。三是领导挂联机制。就是领导干部包联基层单位,指导基层党建,打造样板工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开展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全部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直接了解情况,找准突出问题,指导基层加强党组织建设。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实行以包联县市区、包联农村、包联重点项目及园区建设为内容的包联制度,把抓基层党建纳入工作范围,推行了以“定目标、查进度、评成效”为内容的“定查评”工作机制。全市共有32名市厅级领导干部、67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9804名科级干部走出机关,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2115个,结对帮扶贫困户9861户,组织召开各类讨论座谈会1285场,帮助农村制订发展规划2178个,确定致富项目1426个,提供帮扶资金1700多万元,帮助农村解决实际困难2875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