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史记》“世家”部分——论《史记》对诸侯国史书之取材

2012-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诸侯国世家司马迁

芦 笛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5)

司马迁《史记》取材之富,途径之广,标准之严,前人已有详述[1]。对于先秦诸侯国历史的记叙,《史记》的参考资料之一即各诸侯国自己修纂的史书。它们在《史记》中统称为“史记”,例如:

《史记·周本纪》云:“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正义:“诸侯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2]147-148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称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2]509

《史记·天官书》云:“余观史记,考行事。”[2]1350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2]3295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2]3296

《史记》也提到了具体的诸侯国史书,如“秦记”:

《史记·六国年表》云:“太史公读秦记。”索隐云:“即秦国之史记也。”[2]685-686又“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2]686

然而《史记》中有无直接的证据表明其取材于各诸侯国的史书呢?各诸侯国的历史主要记录于《史记》的“世家”部分。在这部分文本中,笔者发现数十条含有第一人称“我”字的记录,可证司马迁在撰写各诸侯国历史时,确实参考了各国自己修纂的国史。现将相关条目摘出,录之如下:

《史记·吴太伯世家》:

王诸樊元年……秋,吴伐楚,楚败我师。[2]1450

《史记·鲁周公世家》: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夏,……齐复归我侵地。[2]1537

(定公)七年,齐伐我,取郓。[2]1543

(哀公)八年,……齐伐我,取三邑。……十五年,……齐归我侵地。[2]1545

(顷公)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2]1547

《史记·燕召公世家》:

(庄公)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2]1552

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2]1554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2]1559

(代王)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2]1561

《史记·晋世家》:

(文公九年)十二月,秦兵过我郊。[2]1670

(襄公)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封殽尸而去。[2]1670

(景公三年)楚虏我将智罃。[2]1677

(悼公十一年)冬,秦取我栎。[2]1682

《史记·楚世家》:

(悼王)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2]1720

(肃王)十年,魏取我鲁阳。[2]1720

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魏闻楚丧,伐楚,取我陉山。[2]1721

(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馀人,遂取汉中之郡。……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取我重丘而去。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2]1724-1727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馀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2]1735

(王负刍)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於蕲。[2]1737

《史记·赵世家》:

(敬侯)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2]1798

(成侯)三年……魏败我蔺。……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十三年,……魏败我澮,取皮牢。……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於桂陵。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2]1799-1801

(肃侯)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2]1803

(武灵王)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十三年,秦拔我蔺。[2]1804

(惠文王)十七年,……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十八年,秦拔我石城。……十九年,秦取我二城。……二十五年,……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2]1820-1821

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十八年,……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二十年,……秦拔我晋阳。[2]1822-1829

《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2]1839-1841

(武侯)九年,翟败我于澮。[2]1842

(惠王)三年,齐败我观。……九年,伐败韩于澮。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2]1844-1847

(襄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六年,与秦会应。秦取我汾阴、皮氏、焦。……七年,……秦降我蒲阳。八年,秦归我焦、曲沃。十二年,楚败我襄陵。……十三年,……秦取我曲沃、平周。[2]1848-1849

(哀王)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十二年,……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十七年,……秦予我蒲反。……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2]1850-1852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十三年,秦拔我安城。[2]1853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九年,秦拔我怀。……十一年,秦拔我郪丘。[2]1854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2]1863

《史记·韩世家》:

(景侯)二年,郑败我负黍。……九年,郑围我阳翟。[2]1867

(列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2]1867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九年,魏败我澮。[2]1868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2]1868-1869

(宣惠王)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十四,秦伐败我鄢。十六年,秦败我脩鱼。……十九年,大破我岸门。[2]1869-1871

(襄王四年)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一年,秦伐我,取穰。……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2]1872-1876

釐王三年,……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2]1876-1877

(桓惠王)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於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2]1877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六年,鲁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七年,卫伐我,取薛陵。九年,赵伐我,取甄。……赵人归我长城。[2]1888

(宣王)十年,楚围我徐州。[2]1894

(湣王)三十九年,秦来伐,拔我列城九。四十年,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2]1900

(襄王)十四年,秦击我刚寿。[2]1901

虽然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中各诸侯国的历史时参考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但是这些资料的价值同各国国史相比,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在以上含有“我”字的事件之中,其发生时间从春秋至战国,除了《吴太伯世家》和《鲁周公世家》止于与楚国的战争外,其余各诸侯国皆止于秦国的来袭和胜利。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自此诸侯国既已不存,各国国史自然也无需再续。这与以上各国含“我”字事件的最后时间是相吻合的,即无秦灭六国以后的记载。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要凭一己之力完成《史记》这样大部头的通史之作,对庞杂的史料圆融无碍犹如一气呵成,并且兼顾文辞与史实,这是很难办到的。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我”字,应是由于司马迁在抄纂史料时未加删改和圆融所致。这不仅没有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反而为人们了解《史记》的取材提供了一些直接证据。

[1]张大可.论史记取材.社会科学,1983,(5):67-72.

[2]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

猜你喜欢
诸侯国世家司马迁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屈原之死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屈原之死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没法守妇道
萧相国世家1
皮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