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志竖写多为编年体

2012-08-15 00:46梁滨久
黑龙江史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横断面纪事蜂场

梁滨久

地方志书有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以志体为主。“志”一般以编(篇)章节目的形式表达,因总的称志书,所以,各个编(篇)可称“分志”,如环境保护分志、农业分志、群团分志、教育分志等。分志除个别记述静态事物如地质、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物产等以及起辅助作用的图表不采用竖写方法外,基本上都采用横排竖写方法。竖写用什么体裁呢?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用纪事本末体。如刘乾昌先生撰文《志体即纪事本末体》(载《方志天地》1987年第3期)。(《方志写作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也说:志书“各篇章采用纪事本末体”(第132页)。有一篇文章说:志书“每一个基本书写单元则以纪事本末体依时间顺序记述该类事物的发展过程,以此形成一部以静态的标题和动态的表述构成的资料性著述。在理想情况下,目录中都是抽掉了时间概念和运动状态的各类物质(事物)名称,每一个纵述单元则顺时描述该类物质的运动状态与过程,直至尽量完整地勾画出其运动轨迹。”(余小凡:《浅析横排纵写的科学性与内涵》,《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11期)一种观点认为分志竖写用编年体。金达迈先生在《三种历史体裁在志书中的运用》(载《宁夏史志研究》1992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新方志中除了‘大事记’用编年体外,还有相当多的节、目是编年体。”

笔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分志就竖写而言,大多或基本上属于编年体。我这样说,主要不是出于理论论证,而是对志书编写实际经验的总结。只要看看已出版的大量“三级志书”,就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湖北《江陵县志》畜牧业卷记养蜂:“民国15年(1926年),荆州镇人程泽成从北京购回30群意大利蜂,办起‘三化蜂场’,为湖北省引进、培育、饲养意蜂之始。此后,荆州城内又先后办起果园蜂场、荆南蜂场。荆南蜂场场主黄年三曾开办荆南养蜂讲习所,带徒传艺。至1949年,已有蜂场8家,养蜂180群。1955年10月,私营蜂场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荆郢蜂场。1957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易名荆州养蜂场,并向农村传授养蜂技术。1959年全县产蜜402担,比1954年增长7倍,大部出口。当年的《中国养蜂》第10期专文作了介绍。养蜂成为部分社队的重要副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社队蜂场由家庭承包,涌现出养蜂专业户。1978年,养蜂过万群,为全省5个万群县之一。次年增至14393群,产蜜6019担,出口蜜4836担,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紫云英蜜,畅销香港、澳门地区和日本国。同时荆州养蜂场恢复蜂王浆生产。1982年4月,日本全农养蜂协会紫云英考察团,专程到县作了实地考察。1985年,养蜂8262群,产蜜1100担,生产王浆10360斤,组织出口蜂蜜11326担。”这都是以时为序,记述史实,均为编年体。

再如二轮修志的《建德市志》(1978~2005)农业渔业编记草莓:“1982年,县柑橘科学研究所从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市大观山果园引入烟台大鸡冠等品种在县良种场等地试种,面积两亩。1984年,全市草莓栽培面积1.60公顷。1985年,杨村桥镇绪塘村、新安江镇团结村和联塘村农户,利用蔬菜双膜塑料小拱棚栽培技术种植草莓,使草莓开采期由4月提早到1月下旬。1986年冬,杨村桥镇绪塘村从大观山果园和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引进宝交早生品种,试用毛竹塑料大棚加电地温线加温促成早熟,此栽培法获得成功,使草莓采摘提早到12月下旬,售价高达每千克36元,效益良好。此后,草莓生产形成阳光大棚栽培模式,以绪塘村为中心沿320国道向周边迅速发展,并陆续引进明宝、丽红、丰香、盛冈、美国8—66等新品种,经过试种,丰香逐渐成为建德市大棚草莓主栽品种。1993年后,大棚草莓种植面积每年以60~100公顷的速度增加。1995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208.30公顷,年产草莓2362吨,产值1597万元。1997年,建德市启动草莓产业化建设工程,至2000年,大棚草莓面积达到680公顷,年产鲜草莓1.55万吨,产值9568万元。从1995年开始,建德市多次从日本草莓主产地静冈县邀请草莓栽培专家指导草莓生产,并引进果大、早熟、高糖型的章姬、枥娘、红颊等良种,经试种,红颊、章姬成为重点发展品种。21世纪以来,全市草莓育苗和栽培地向夏季冷凉的杨村桥镇长宁片,下涯镇大洲片、黄饶片,航头镇石屏片等地区发展,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实施“草莓过江”工程(以新安江为界)后,以航头、寿昌为中心形成新的草莓种植区,面积从2002年的39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443公顷。2005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2213公顷,产值1.22亿元。”这也是编年记事。

为什么分志竖写大多或基本上采用编年体?这是因为,志书的竖写特点是,截取若干个年份、月份或历史时段的横断面,记述这些横断面上的史实,重在辑纳有珍贵价值的资料,而不以叙述历史过程见长。如上引养蜂的竖写,可归纳如下:

1926年后,办蜂场和养蜂讲习所;

1949年,蜂场发展到8家;

1955年10月,蜂场公私合营;

1957年,蜂场转为全民所有制;

1959年,产蜜量大增,大部出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养蜂专业户;

1978年,养蜂过万群,成为全省5个万群县之一;

作者简介:贺红兵(1971.7-),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本科,主任医师,内蒙古磴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研究方向:颈椎病,颈源性头痛。

1979年,蜂群数量、产蜜量、出口蜜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1982年4月,日本养蜂协会来县考察;

1985年,养蜂现状。

这是截取的11个横断面。《建德市志》(1978~2005)记草莓则截取了13个横断面。只要以时为序把一个个横断面的事情记述清楚就完成了编写任务。为什么截取这些横断面而不截取另外的横断面;横断面上的资料也有很多,为什么选此而不选彼,主要看资料的价值和重要程度。所谓“重要资料”,是指围绕事物兴衰起伏的发展线索,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反应规律,具有典型性、标志性和借鉴意义,能说明因果,可说明问题的资料,也包括一些必不可少的事物发展条件与背景的资料。在辑录这些资料时,一般不进一步叙述动态的历史,如1926年引进意大利蜂,引进以后又怎么样了;1949年蜂场发展到8家,这8家以后是兴是衰等,不再叙述。再如建德1992年引进试种烟台大鸡冠等品种,以后这些品种的种植情况如何,不再叙述。正因为在志书最小单元的竖写中,存在着与史书纵写(重在叙述历史过程)的不同,所以,分志竖写大多或基本上采用了编年体的写法,而不用或少用纪事本末体的写法。

分志竖写大多或基本采用编年体,也是对我国古代史体的继承和发展。编年体是我国古代史学最古老的一种叙事形态,是中国史体发展的源头。历史记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要素组成的,用时间顺序将其他要素贯穿起来,是对人类活动顺乎自然发展状况的一种叙述。殷墟卜辞、金文记事用的就是编年体。如殷墟卜辞记:“癸亥卜黄贞,王旬,亡尤,在九月,征夷方,在雇。”(殷墟书契前编2.6.6)再如金文记:“佳卅又二年三月初吉壬辰,王在周康宫,遲大室。鬲从以攸卫牧告于王曰……”(鬲攸从鼎)。

春秋时期,各国国史如晋《乘》、楚《梼杌》、郑《志》、秦《记》、等也都是编年体。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云:“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古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孔子作《春秋》,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242年间诸侯之访聘、会盟、战争等事以及自然界发生的日食、地震、山崩、大水、大旱等现象,也都是以时间领起史事,如隐公三年记: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月庚戌,天王崩。

夏四月辛卯,君氏(亦作尹氏)卒。

秋,武氏子来求赙。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穆公。

《左传》的纪年和书法,受到《春秋》的影响,也属于编年体史书。到北宋时,更是出现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南宋袁枢将《资治通鉴》所记史事独立成篇,各编年月,成《通鉴纪事本末》,其体式并未离以时间为序的编年体例。由此看来,纪事本末体也源自编年体。志书分志竖写大多或基本上采用编年体,正是对我国史书体裁的继承与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分志竖写“基本上”属编年体,就是说分志编写也使用其他体裁,比如军事编章的战事,就要用纪事本末体,人物分志的人物传则要用传记体等等。

为什么有人不主张分志竖写基本上采用编年体,一是认为志书的竖写要叙述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用纪事本末体比较合适;二是认为分志若采用编年体,容易写成流水账。张伯龄先生说:“一般说来,各事业专志不宜于采用编年法,否则容易写成流水账。”(张伯龄:《走出修志误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第一个问题。事物是有兴衰起伏的发展过程的,地方志书也要反映这一发展过程。但是,它与史书不同:史书可以直接叙述这一发展过程,并且可以评论,而志书则是截取若干个横断面,从静态的角度,用重要资料来反映动态过程。如刘翔的110米栏比赛,我们可以用录像录其全过程,也可以用照相机把起跑、跨栏、终点冲刺等几个精彩瞬间拍照下来。我们不能说,只有前者是历史记录,后者就不是历史记录。恩格斯说:“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页)分志竖写用横断面上的资料,虽然不是直接叙述历史的发展,但能够通过把这些横断面贯通起来来反映运动过程。

第二个问题。担心分志竖写采用编年体会写成流水账,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志稿从1986年写到2005年,每一年都写上一段,很多是同样的内容,只不过数字不同。但这不是编年体裁自身的问题,而是编者对这种体裁的把握能力问题。不能说凡使用编年体,都会写成流水账,否则《资治通鉴》采用编年体成为史学名著就不好解释了。编年体截取某个年份、月份或某个历史时段,是要记述此断面上的重要的、典型的、有珍贵价值的资料,并非要事无巨细一年不拉地记录。所以,不能把记流水账的责任推给编年体裁。再说纪事本末体,如果把握不好,也照样可以写成流水账,而且每一件琐细的事情都要详述始末,那就不光是流水账的问题,拖沓累赘得不得了,那就更加糟糕了。我们不能因为有的编者没有把握好编年体裁就否定它。

猜你喜欢
横断面纪事蜂场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杨塘纪事
大匠纪事
池增军会长到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调研
80 家转地蜂场2013-2019 年组织结构、人文素质的调查分析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青中年血透患者低社会支持度横断面分析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论述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