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艳
(佳木斯市园林风景管理处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1992年6月,沈阳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档案中介机构组织,随后浙江、上海、深圳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档案中介组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档案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档案中介组织发展比较迅速,业务领域逐渐拓宽,数量不断增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在档案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日益凸显,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档案社会化服务,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
中介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中介组织也叫市场中介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且在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个人与单位、国内与国外企业之间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中介组织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介组织大多属于民间性机构,有的还具有官方色彩。它们都要通过专门的资格认定依法设立,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有关中介组织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题。中国的改革是对指令性计划体制的一个改造过程。指令性计划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把政府预设为一个全能性的组织,以此来统领整个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指令性计划体系里,政府不仅直接参与生产、消费、流通和分配的经济过程,同时也深入到管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放松经济管制,引进市场机制开始的。改革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成为市场运行中独立的主体。为了使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得到发挥,政府和经济系统的组织逐渐分离。在这个分离的过程中,为了配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市场中介”的组织。
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档案中介机构,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不平稳的发展过程。九十年代以后虽然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依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档案行政部门开始提供对外有偿服务而创设的一个附属机构的局限。在社会上尚未形成一个独立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中介服务行业之前,人们当然无法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规律去衡量和要求档案中介机构的行为方式。
抛开由各级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业务不论,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中介机构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浙江省嘉兴、湖州等地成立的档案事务所是我国较早出现的档案中介机构,业务上挂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主要经营档案用品的基础上开始向社会提供有限的以档案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咨询服务。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创建于1993年8月18日,主要咨询服务范围涉及档案法律、档案管理、档案管理设施、档案鉴定评估、档案整理、档案缩微、人才培训、代为保管档案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6年8月出台的《天津市档案管理条例》第一次涉及到档案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该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从事档案鉴定、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应当经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质认定”。其后由各省出台的一些地方性档案法规,大多也规定了档案中介机构的设置与经营范围。《山东省档案管理条例》关于档案中介机构的法律规定是目前我国现行立法中较为典型的一种表述。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档案中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档案中介机构可以从事下列档案业务:(一)档案业务咨询;(二)档案整理;(三)档案价值评估;(四)档案技术服务;(五)档案寄存保管;(六)营业执照核准的其他档案事业。档案中介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并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从我国档案中介机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看,大致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主要经营档案用品并提供一定的档案专业技术服务的机构。这类机构大多挂靠在各级档案部门,往往由现行档案人员担任主要经营人员,具有浓厚的行政事业经营色彩;二是以档案咨询服务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机构,如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此类机构虽然在核算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主要利用档案退休干部的优势而开展业务,在实际运作中与档案行政机关也有各种理不清的血缘关系;三是专业从事某方面档案专业服务的机构,如深圳市档案文件寄存中心或从事档案软件开发及数字化技术的一些专业公司。这些机构实际上大多采取与档案部门合作投资的形式,在经营上也最大限度的追求发挥档案部门的行政影响力;四是由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咨询服务机构,如北京市海淀区档案学会所创办的咨询机构。由于在我国各级档案学会属于官办性质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因而在开展具体业务中也有涉及行政影响力之嫌;五是由社会独立创办的档案咨询服务机构,如聚兰轩技术服务公司等。这些机构具有一定的资金和设备优势,也符合独立开展档案中介服务的社会化竞争要求,其不足是从业人员的档案专业知识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是需要积极引导和培育的重点。我国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尽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它对社会所具有的良好作用,在某些地区已经充分表达出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档案中介组织的业务工作涉及范围广、学科领域多,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档案中介人才,提高中介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档案中介人才队伍。特别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档案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精通档案业务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掌握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操作技巧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档案中介组织的业务范围随着市场和社会发展不断扩大,当前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档案咨询服务、档案整理服务、档案寄存服务、档案评估服务、档案鉴定服务、档案成果推广服务等。由于市场化机制的推动和文化产业政策力度的加大,今后档案中介组织的业务范围更加丰富,逐步深入到各个领域。例如,对企业档案升级、定级、ISO质量论证工作进行指导;对档案资产进行评估;为个人和一切社会机构的自有档案的拍卖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服务活动;对私人档案进行指导、鉴定和代为保管;为建立信用档案体系服务。
目前,由于缺乏系统、具体和明确的国家法律法规,加上我国经济发展区域有差别,市场化程度也有高低,这种局面导致我国档案中介组织发展还不平衡,数量不多,规模较小。要壮大我国档案中介组织,适应日趋扩大的市场需求,笔者认为档案中介组织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发展模式,结合我国实际走集团公司模式的路子,按照公司法运营机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到国内外竞争中去,坚持多元化、综合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规模化程度,形成一批有一定实力、规模比较大、人才比较多、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档案中介组织。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档案中介组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互联网络的应用仍然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很多组织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限制了业务拓宽能力,影响了组织服务的扩大面。因此,档案中介机构应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要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开放利用,建设和维护好自己的网站,及时更新知识,积极开展网上咨询、远程服务等业务,利用E-mail或在网络上专门开辟专栏的形式,加快档案管理服务数字化建设,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院校和政府等各种信息资源,组建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共享、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档案中介服务网络,加快我国档案管理的产业化进程。
[1]张国文.顾炳良.档案中介与档案工作.档案与建设,2000.5.
[2]严永官.从法制角度看档案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档案,2003.4.
[3]李辰.全国档案中介服务发展概述.中国档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