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力 李辉秋 阎 芳 梁贵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尤为迅速。到现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已接近普通本科。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步加大,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品德,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本课题,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名为《九江职业大学学生道德现状及学校德育工作调查问卷》,我想通过对九江职业大学的调研,折射出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相关情况。该问卷涵盖有关学生道德现状和学校德育工作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第一部分40 题,第二部分17题,内设单选、多选以及开放性试题等题型。此次调查中,我们在本校随机抽取了50 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得到了大量的有效数据。下面我们将结合本次问卷的调查结果阐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相关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着一些优点: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学习生活观念多样化,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情感丰富,择业观念注重实际等等。但是,高职学生思想也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整体道德素质不够高。在被问到“你觉得本校学生道德状况如何”时,56%的人选择了“不太满意”,4%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相比而言,选择“比较满意”和“很满意”的只占到38%和2%,可见同学们自我感觉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2.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和依赖性。本次调研,在学习态度的问题上,只有42%的学生认为要“牢固掌握知识,注重锻炼能力”,其余的选择了“60 分万岁”、“临考突击”、“讨厌学习”、“不求甚解”等选项。此外,在被问到“你在哪方面缺乏自信”时,34%选择了“文凭”,36%选择了“能力”,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凭和能力两方面最缺乏自信。
3.思想行为表里不一。在本次调研中有90%的学生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是否符合国家的利益”、“是否符合团体的利益”、“是否符合家庭的利益”,只有10%的人选择了“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但之后被问到择业观时,没有人选择“社会贡献大”这一选项。
4.缺乏诚信。在对“作弊现象”的提问中,有72%的人选择了“可以理解,偶尔作弊也无妨”、“看别人作弊得高分,自己也想做”、“不作弊太傻了”,只有28%的人表示坚决反对。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作弊现象,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它折射出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状况。
5.有较强的功利心。虽然问卷中92%的学生有志向入党,但是其中多半是出于功利心,为了个人政治前途和就业。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总体上表示满意,也认为教师道德素质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高职院校教师在德育工作上存在诸多不足。
1.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在被问到“你的班主任是否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时,只有28%的学生选择了“经常”,54%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还有18%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不关注”。可见,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心程度很不够,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屡屡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2.教师对学生存在区别对待。在“你觉得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是否快乐”时,有38%的学生选择了“视不同学生而定”这一选项,可见教师对待学生做不到一视同仁。这种区别对待现象对学生很不公平。
3.教师信任度不够。本次调查显示有12%的学生认为只有少数同学信任老师,可见学生们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仍然不够。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诚信力和亲和力。
4.师生关系总体良好,但仍然欠佳。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和谐,52%的学生认为一般,2%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紧张。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总体上良好,但仍然不足,还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融洽。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不久的将来,高职教育也会有自己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生源逐年下降,或许不久以后中国还将实现人口负增长,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高职院校如何做好自己的专业建设和道德建设,将决定高职院校自身的寿命。虽然高职院校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德育工作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本次调研中,只有3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德育“很重视”或“较重视”,有60%的学生选择了“一般”,剩下10%的人选择了“较不重视”或“很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只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他们只看重学生的就业率,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更长久的发展。这一点体现了中国教育界的浮躁问题,中国的高校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只知道招生人数和就业率,却把“欲成才,先成人”这句话抛之脑后。
目前高职德育模式基本上和普通高校的德育模式相似,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也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是形式过于老套,内容过于陈旧。在被问及“你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对自己有没有影响”时,只有28%的人认为有影响,剩下61%的人认为影响不大,还有10%的人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紧接着在被问及“影响思想政治课效果的主要因素”时,78%的人选择了“太枯燥,内容不吸引学生”,可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大多数偏于形式,而不注重内涵。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素质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大多数学校只关心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是否遵守规矩、给老师的印象如何、给同学们的印象如何。因此,很多学生也只是在表面敷衍行事,故意给同学、老师和校方产生一种肤浅的好印象,而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却让人无从知晓。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也让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表面文章。此外,对教师的道德建设也缺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致使很多教师也做表面文章,很少注重实际。
高职院校在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专职教师的工作上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有些班主任可能是专职教师,有些则是辅导员。这样会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身心疲惫,但工作却又做的不尽如人意。在被问及“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时,54%的学生选择了“是”,46%的学生选择了“否”,前者比例高一些,但是这样的一个比例还远远不够,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工作不到位。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待遇上始终偏低,甚至有些岗位津贴不能落实到位,这也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工作上缺乏积极性,态度上松散,思想上懒惰,得过且过,敷衍任务。
众所周知,在政治、经济、教育体制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改革开放以来,除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我国在诸多方面逐步和世界接轨。因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总结了国外德育教育的一些精髓之处。具体如下:
在美国每年有50%的大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在德国也有近六成的大学生接受过此类服务。可见,心理咨询指导工作在西方国家是被大学生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并被各大高校推行和实施。
在日本和美国的大多数大学中,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很高。为了加强联络、共同发展兴趣爱好,他们自行成立各种俱乐部、学会和协会。
西方学校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世界和平、环境保护,反对战争、反对种族歧视,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帮助弱势群体。
拿美国为例,旧金山的主要街道都是以华盛顿、杰弗逊等人命名的; 而在华盛顿,有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十几处标志性建筑。由此可见,美国的整个公共环境已经成为了“泛德育”的教育基地。
西方国家很多大学十分注重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宿舍和食堂等场所的设计和布局,他们在这些硬件设施中将一种无声的校园历史文化渗透进去。
“显性课程”是指历史、政治、哲学、经济以及伦理和道德等课程; 而“隐性课程”指各种学术活动,它们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从70 年代后期至今,在美国的众多大学中,道德伦理课程已超过1000 多种,并成为各专业的必修课。
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各种“显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和人文选修课等。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独立自主、勤奋踏实、诚信善良的优良品德。
通过心理咨询,先去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然后再进行开导式教育,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内心的矛盾与苦恼得以摆脱。从而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并按照德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网络心理辅导站等等。
在我国,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京圆明园遗址、西安事变旧址、江西的井冈山和南昌八一广场、以及庐山会议旧址等等。此外,组织学生观看爱国题材电影也是不错的方法,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
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去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去聋哑学校、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培养他们关心和帮助弱者的良好品德,珍惜现在的学校生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样不仅能为市区的绿化做贡献,还能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应该尽快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屏蔽各种色情、暴力以及邪教的网站,鼓励德育工作者设立个人网页并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大力建设网络德育阵地,消除网络不良信息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家庭成员信息库,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学生是否孝敬长辈,是否关爱家人等等,也可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某些规定的任务,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
不少企业反映,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出现了不少负面现象,很多学生在工作中不脚踏实地、过分追求物质回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出现诚信问题。因此,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企业实习,并把学生实习期间的各种表现计入学生的期末评分,对学生起到督促和培养作用。
教师要做到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给老师打分的方式,将评价结果计入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以此起到监督作用。
[1]王根龙,徐建勋.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
[2]谢彩英,黄婷.浅谈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9).
[3]林成华.网络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4]吴先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
[5]徐隽.从问题视角看高职德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6]张兵.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7]胡孝四.论高职德育的特殊性[J].职教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