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歌唱演员,在对歌曲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进行二度创作时,必须懂得并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正确的把握歌曲的内涵与意境,准确的运用声音,从而掌握其风格韵味,进行艺术处理。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
处理歌曲首先掌握到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各种音乐符号、伴奏、音高等问题,这些是歌曲处理中最基本的。节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情感变化。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可以指引歌唱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此外,速度、力度的变化也就是强弱、轻重的变化使歌曲类型有了艺术性的对比,如叙述性与歌唱性的对比。歌曲中一些重点字、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感情上予以强调,更深刻的表现作品的情感。
以《斑竹泪》为例《斑竹泪》是一首成功的创作歌曲,由优秀青年歌手龚琳娜演唱,她将这首歌曲融入自己的情感,处理得非常好。第一乐段写的“山重重,水茫茫,山高水又长。”龚琳娜以非常通畅、柔美、明亮、亲切的声音述说了舜帝与湘妃的爱情故事,特别“光”字、“翔”字,她巧妙地运用了甩腔。第二乐段中她将这种在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舜帝与湘妃巡游中得到的乐趣,这种欢快,活泼、喜悦的心情表达的真实有力。在乐段末尾的“夜不归”字将其情感慢慢的转向。第三乐段中的“破”、“崩”、“魄”,巧妙地运用了喷口力量细腻而准确的表达了作品的情感,使声音有了很深的感染力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第四乐段中所有的情绪都非常紧张而激动,自然速度就比前面乐段快很多,特别这一乐段的“飞”字她巧妙地运用了甩腔,这其悲痛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最后一个乐段中为全曲的主题思想,其高音的处理、情感的表达,非常到位,哭腔的运用将全曲的主要思想推向音乐的最高,此段的演唱要有熟练的歌唱技能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例如:《斑竹泪》中作品的第一部分速度每分钟都控制在60拍左右,旋律平稳而流畅,音乐非常柔美,旋律起伏不大。简单的来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美好的爱情。第二段,紧密的节奏将音乐情绪进行转换,有原先平稳的旋律转变为欢快、活泼的情绪。第三段,调式和节拍的变化将全曲推向高潮,音乐速度缓慢,音乐色彩发生改变,修饰音的加入是音乐进入了深沉、悲痛的情绪中。第四段,音乐以快的速度和密集的节奏将音乐一步步推进,使音乐的情感变得紧张、激动。
咬字体现了对气息的控制,吐字是歌唱发声的关键。“咬”指的是利用唇、舌、牙等的运动把字音发清楚,“吐”是指把字清楚的而又准确的吐出来,就是把歌曲的每一个字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而又准确地唱出来。吐字的过程是保持呼吸,扩大音量、增进共鸣、美化音色的过程。深度呼吸,《斑竹泪》如“翔”字的处理,吸气时如惊叹,用气似呵欠,兴奋从容两肋开的状态,保持好气息,将“翔”字徐徐的吐出来。扩大共鸣腔的空间,在第四乐段中可以非常鲜明的体现出来,整个音乐都是非常紧凑而又激动的。字头夸张字腹延长,第三乐段每一句都押韵在中“o”母音上,母音的延长对歌曲悲伤意境的抒发表现得更为感人,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所以说正确掌握歌唱时的吐字规律,对歌唱发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前提是有一种良好的歌唱状态,它建立在成熟的技术之上,正确的运用声音和气息,在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再加入表演及深厚的情感,才能把歌曲唱“活”,给听众展示完美的声音艺术。就是说,一个歌唱家掌握发声技巧终究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只能是完美地表现歌曲内容。反之,如果发声技巧掌握不好,基本功不扎实,音色不好听,音域不够宽广,不能控制有素,驾驭自如,他的歌唱也不可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声与情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
歌唱发声三要素:“歌唱的呼吸法,正确的使用声带,歌唱的共鸣,三者组成发声的主体缺一不可。”以声传情,“声”即歌唱的技术,概括来讲包括发声、咬字、吐字、呼吸等。以情带声:歌曲的作者对其作品的构思、意图和所倾注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表现都已有所设想和处理。演唱者首先要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歌词所具有的文学性使它表现的内容具体明确,而这个具体内容往往是歌词的情感基础。例如:“山重重,水茫茫,”其次要从感性上把握好歌曲的曲调,音乐艺术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精神。因为想象是进行情感体验最重要的途径,音乐是通过声音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比拟象征,以及模仿关系来实现的。另外,最最重要的是应融入歌唱者有个性的歌唱,对于同一首歌,由于演唱者有自己的喜爱和个性特点,由于每个演唱者的审美意识,观点、情趣、习惯,能力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形成了在感受、反映、理解和好恶上的千差万别。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既要忠实作者原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还应注入自己的理解,即平日里说的“二度创作”,最终在演唱中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总之,唱歌要发挥到最好,要熟悉作品,成熟的演唱作品,了解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抓住作品的中心思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形象的表现作品,做到“忘我的演唱”。在平常中,有些歌唱者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满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在舞台上要做首先调整到兴奋地歌唱状态,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当一首歌曲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这部作品,怎样在学会歌谱的基础上去做到完整的表达,这是需要我们从歌曲的各个不同层面,各个不同角度去体验,去提炼,直到将作品了解到一个更深的层面,这样才能将作品演唱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
[1]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2]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3]雷礼著.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
[4]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
[5]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